咸陽宮,秦王書房。
秦王將蒙恬傳來的書簡扔了出去,一邊的王辰移步過去將書簡撿了起來,看了一遍。
他蒙了,什么情況,成蟜謀反是趙國李牧之計?樊於期也沒有發檄文譴責呂不韋,現在成蟜和蒙恬又合兵一處,這怎么搞?王賁確實表現出了卓著的軍事才能,不至于冤枉成蟜,可歷史會被改變吧!這個秦國,這個歷史有點詭異啊!。
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給秦王所講是成蟜和呂不韋勾結,而且成蟜會謀反,可現在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這可咋搞?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蒙恬他們也沒有做錯,對面可是李牧,如果最后不是李牧被冤殺,趙國也不會那么快的滅亡。蒙恬他們是李牧的對手嗎?從蒙恬傳來的消息來看,李牧確實攻于謀略,如不是樊於期和王賁,秦國二十萬大軍真的有可能自相殘殺,最后被趙軍收割。
成蟜不謀反,小杜咋辦?
頭疼,真的很疼,王辰看完蒙恬傳來的書簡,想到這些,現在的表現只剩下頭疼,
秦王胸腹由于生氣一起一伏,王辰也不知現在秦王的想法,這可全是自己造成的啊!每一步走錯都有可能導致秦國橫掃六合失敗,那我豈不是回不去了?
“老師這是怎么回事?”秦王問道。
終于還是來了,秦王這一問王辰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并沒有很快的說話,而是皺著眉頭在想這些事情的聯系。
王辰還是開口了,不過他要先清楚秦王的想法:“大王,我看您非常生氣的樣子,為何啊?”
秦王也是一愣,說道:“現在蒙恬和成蟜兩軍合一,蒙恬起到了監督作用,成蟜就沒辦法謀反了,我們怎么能找到仲父和成蟜勾結謀反的證據。”
“還有嗎?”王辰繼續問道。
“老師推演的不是成蟜會謀反,然后對大秦橫掃六合有利嗎?現在他沒機會謀反,是不是對我大秦橫掃六合有害無利啊?”秦王回答。
王辰暗自慶幸,秦王沒有追責自己,他關心的是橫掃六合,那這么說的話,我還會是大秦的御史大夫,還有機會幫助與見證他完成橫掃六合。
了解了秦王的想法之后,王辰說到:“大王,您還記不記得,辰每次給人卜卦都會說上一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小道所言,僅為先生作參考,望知悉!’其實這句話完整的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這句話相當明確的告知我們,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么力量決定的。”
“改變命運的力量有很多,所以,推演出來的東西被改變之后,都是會往好處發展,而不是往壞處發展。這次成蟜沒有叛變有眾多因素所致,第一,他身邊有一個樊於期,第二,李牧所謀之事就是要成蟜謀反,恰恰暗合卦象,這件事也許就這么過去了。”
“什么意思?難道說成蟜不會謀反了?那么仲父怎么辦?他現在在朝中權勢依然很大,好多事情,孤還需要通過他的認可。”
王辰聽完,暗自心驚,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反映出,帝王之事,為了扳倒呂不韋竟然希望自己的弟弟真的謀反,謀反可是要死人的,秦國強大,但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雖不知曉,這個秦國到底怎么回事,跟歷史上完全的不同,但也不能自我消耗自身力量啊。
王辰勸導秦王:“大王,等到朝廷一心之時,就是大秦橫掃六合之日,好事多磨,雖然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呂相和成蟜有勾結,但我相信以后呂相不會再那么囂張,成蟜沒有謀反,我們的力量不會因自身問題而削弱,這也是好事。而且二十萬大軍在秦趙邊境集結,怎么也能先將趙國的軍事力量虛弱。”
聽了王辰的一番話語,秦王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
王辰這才將心放了下來,長長舒了一口氣。
……
王賁和小杜回到軍營,便徑直進了將軍帳。
“怎么樣?劫營是否成功?傷亡如何?”蒙恬問道。
“挺不錯的!對方也要來劫我們的營,結果和我們在半路遇到了,我家老二一個回合就將對方領軍之人砍落馬下,起到了震懾作用。以后趙軍再見到我家老二定會嚇得屁滾尿流,哭爹喊娘。”小杜說著情況。
“那么殺敵幾許?我方傷亡如何?”蒙恬再次問道。
“沒有傷亡,對方也被我放了回去。”小杜說道。
“什么?放了回去?你可知私放敵國俘虜是何罪名?”蒙恬有點不理解小杜的做法,便如此說道。
“什么罪名?我做錯了什么?非要打打殺殺才能起到作用嗎?我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小杜說道。
蒙恬一聽小杜這么說,氣消了大半,除了第一次相遇,御史大夫幫忙解釋了一下小杜的兵法主張之外,從沒有主動聽他談起過兵法之事,現在聽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便主動問起這兵法是怎么用的。
小杜也是聽王賁說起過不戰而屈人之兵,雖說自己不了解什么情況,為了不受罰便將這些話說了出來。
可是現在蒙恬問起,自己卻說不出,這就尷尬了,他轉身向王賁說道:“老二,根據我教你的向蒙大將軍解釋一下。”
王賁也不知小杜的兵法造詣有多深,他唯一一次聽到小杜的兵法也是御史大夫解釋的那次,可現在自己的老大讓自己解釋,一定是想要考自己,看看自己的兵法水平,有可能會被老大教上幾手。
于是,他便上前一步,開口說道:“真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通過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注),我們此次所為是大哥王翦所授意,王賁愚鈍,略有了解,不知是否正確,如有誤,還望大哥和蒙將軍指正。”
蒙恬點了點頭,小杜則直接說道:“說吧!”
王賁說道:“我想大哥的意思是,我一刀將他們的主將砍落馬下,對敵方起到震懾作用,沒有殺他們,是讓他們回去在自己的兵營中傳說,秦軍中的副將王賁有多么厲害,連副將都如此厲害,主將就更不用說了,會更加厲害,以后和我們再次遇見,報上名頭就讓對方畏懼,先從氣勢上壓過對方,如果我們接受對方投降,對方一定會投降!”
說這話的時候,他故意將自己是副將而蒙恬是主將說出,讓他也感覺到受益。
蒙恬睜大眼睛看著小杜,說道:“都怪本將軍魯莽,真不知兵法還能如此妙用,請王翦副將見諒,原諒本將軍。”
小杜一看,堂堂大將軍都向自己道歉了,便得意說道:“小意思,不用放在心上,本副將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呢!以后跟著我好好看,好好學,定對你有大幫助。”
【注】: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兵法)
譯文:因此,真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通過打仗就能使人屈服,不通過攻城就能拿下敵人的城池,即使是摧毀敵國,也不需要長期作戰,他們一定會用“全勝”的策略去爭勝于天下,這樣一來,不僅國力不會受損,兵力不會疲憊,而且還獲得了全面的勝利,這就是最好的謀攻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