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是人物
“啟稟陛下,臣以為,我大宜朝睦鄰友好,應與北突木人議和,方顯大國之威望。”
這是北邊不知道第幾次又起了戰事,前面很多次都被北疆戰士鎮著沒出什么亂子,偏偏這次……
孟俠正站得腿酸疼,無聊得就要打起盹。
他從皇位旁邊看下去,那個被乾歷老皇帝點名出來的老頭正顫顫巍巍,連手里的長板板都快抖得握不住了。
孟俠心想,這個在兵部的老頭真是有意思,又保守又固執還慫得不行,每次一打起仗就想著投降,一點也不硬氣。
可老皇帝每次都非要第一個點他出列,他也每次都是這句話。
“啟稟陛下,臣以為,不可議和,我大宜朝國強兵足,區區突木,怎能議和?!”
兵部尚書霍元華可聽不得這沒出息的主和派胡言亂語,氣得直接站出來反駁。
要不是在朝堂之上,他這暴脾氣簡直就要沖過去打那老頭。
“啟稟陛下,臣也以為不可議和!”
“啟稟陛下……”
“啟稟……”
兵部許多硬脾氣也都跟著他們的頭兒站了出來。
哦,原來老皇帝又在繼續拋磚引玉,‘拋和引戰’的套路,來向滿朝文武表示主戰是所謂民意,他派兵派將也是為了合百官和百姓的心意,絕非自己想借機開疆拓土消耗國庫。
孟俠心里嗤笑一聲,這鍋甩得倒是干凈。
孟俠的瞌睡被這許多“啟稟”趕走了,只好抬眼瞅了瞅下面,估摸什么時候能下朝,順帶看看熱鬧。
一堆人站出來主戰,兵部占了多半。
只有戶部幾個倔老頭主張議和。
不對,還有那個兵部主和的獨苗老頭。
這時又有個戶部的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時我大宜朝國庫充盈,兵強馬壯,此次又是突木先挑起的戰事,于實于理,議和都不是上策。”
老皇帝應了一聲,像是滿意。
這個‘啟稟’在戶部那一堆主和派里,簡直是鶴立雞群,獨一無二。
孟俠一眼掃過去,戶部那堆官里頭站出來的這個主戰派獨苗,好像是張生面孔,以前沒見過。
好不容易熬過一個早朝,孟俠感覺自己的腿又不行了,好在幾天才輪一次侍奉老皇帝上早朝,他可以休息好幾天。
打不打仗關孟俠屁事,他一下朝就趕快使喚人給自己準備了湯婆子和貂毯,使勁捂住自己的老寒腿。
忍著從骨頭里滲出來的疼痛,孟俠坐在房屋里的藤椅上,一手端茶,一手有一下沒一下輕叩桌子。
誒,這要命的老寒腿,多少年了不見好。
“小順,你這腿又疼了?”
柔中帶沙的一聲關切,孟俠知道這是他師父李云利來了,趕緊放下茶,就要起來見個禮。
李云利一聲“不用起來了”,孟俠就繼續老實坐著。
孟俠看著師父走到另外一個藤椅坐下,趕緊呼人上了盞熱茶。
李云利一手抓著蓋子抹茶沫,一手端著茶往嘴里送了一口,又放下茶。
屋里的人都清了出去。
“今天早朝又是老生常談打不打和不和,要不是陛下喊下朝喊的及時,戶部那堆老算盤和兵部那幫倔驢都快打起來了。”
孟俠又喝一口茶,叩桌子的手已經收到蓋著腿的貂毯上。
“兵部想揚國威,戶部又不想燒銀子,沒打起來今天這早朝還算和睦。”
說罷,李云利又喝一口茶。
孟俠不知怎的,突然回想起剛剛朝堂之上那個戶部特立獨行的主戰派大獨苗。
“師父,今天戶部那個新官您知道嗎?這一站,以后怕是不好混了。”
李云利作為掌印太監,又一手管著東廠,耳目遍地,還沒下朝就知道了。
“戶部都是些老儒,頂多使使嘴皮子,真要是個干大事的,這些倒也無礙于他。”
西風從北疆吹到了京都,呼呼地直在耳邊響,連房屋也遮擋不住這嚴寒冷氣。
人坐在屋里烤著火,卻沒什么暖意,像是被西風吞進了肚子。
這還沒入冬,京都尚且冷成這樣,北疆得凍成什么樣子。
戶部尚書錢順昌望著書房外院落里被門窗遮掩的枯木黃草。
“今年冬天必定比往年冷得厲害,在北邊的將士們日子要難熬了。”
宋昀聞言,抬眸看著背手立在窗畔的錢順昌,他鬢上青絲幾乎不見蹤影,被華發蓋得嚴嚴實實。
宋昀記得三年前他離開京都時,錢大人鬢上才有聊聊幾絲白而已。
只得嘆一聲歲月不饒人,抿了一口茶。
“小昀,今天你這一站,往后就站進陛下的眼里去了,陛下已經欽點戶部由你和馮侍郎監送糧草物資,此行過遠,多日不在京城,啟程前務必收拾好細軟,安排好合適的人打理好你府上事務,有事給我寫信,你家中事務我幫你照看。”
宋昀起來,行了個謝禮,坐下,繼續品茶。
今天早朝陛下旁邊那個太監,像在哪里見過,像某位故人,莫名眼熟得很。
可他回鄉丁憂三年,太監又只能在皇城大內里,上哪兒眼熟去。
“錢伯伯,今天早朝陛下旁邊那位公公看著年小,該是沒攢夠侍奉的資歷,怎么就跟著侍奉陛下早朝了?”
錢順昌正負手在窗畔悠悠地踱著步,聽到宋昀疑惑,于是開口答疑解惑。
“你丁憂回鄉的第一年秋天,陛下洪福齊天,宮妃誕下龍子,但由于是不足月出生的,小殿下身體十分孱弱。
于是陛下就跟后妃們一起去南郊香云寺為小殿下祈福,誰知道,當天負責保護陛下和嬪妃的錦衣衛里頭混進去刺客。
當時亂作一團,陛下雖然有些功夫在身上,但寡不敵眾,還要保護受驚的宮妃,多虧這個機靈的小太監敲寺里鐘敲得及時,才呼來守在山下的禁軍侍衛救駕。
后來陛下念他救駕有功,偶爾上早朝也叫這小太監侍奉。
這小太監得勢以后,也一直本本分分,要是其它太監被陛下這樣看重,指不定要怎么在文武百官面前猖狂著耍耍威風,在陛下跟前吹吹耳旁風。
我常被召進宮向陛下匯稟財政要事,每次進了東書房,只要當值的是這小太監,他都恭恭敬敬行禮問安,碰到年長于他的宦官都未必能做到他這樣禮數周全這樣恭敬。”
宋昀聽完,附和一聲“那倒是少見的聰明又本分”。
畢竟,根據史書里記載的那一堆宦官,十個受寵八個囂張,一個要暗地里密謀造反,剩一個狂到明著把持朝政。
聰明的宦官皇宮里不缺,老實本分的卻少見,尤其得勢后依舊老實本分知分寸的,更是少見。
現在這皇宮里頭,掌印太監李云利是獨一個。
可惜宋昀不知道,將來的孟俠就是史書里記載的那十個宦官里頭,獨一個狂到敢明著把持朝政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