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四歲的時候被媽媽送去學跳舞,那個時候的唐昭還是圓潤可愛型,手腳臉都胖乎乎的,媽媽想的是增加她的運動量,加上媽媽自己小時候也學過民族舞,可以很好地舒展體形。
一起學舞的小孩子年紀三到七歲不等,大多數還是都比較瘦。里面有個女孩子五歲,已經學了兩年了,長得好看,跳得還好,還去參加過市里面的比賽,獲得少年組一等獎,被稱作“小天鵝”。
唐昭最開始進教室的時候就看到這只小天鵝穿著練功服在旋轉跳躍,仿佛一只漂亮的小天使。
輕盈的舞姿,優美的動作,都緊緊抓住了唐昭的眼神。
只是后來知道平時她并不會和大家一起練習,在老師的另一個班里面,里面都是一些更大個姐姐,嗯,還有兩個哥哥。
和唐昭一起練習的都是一群新學的小孩子。
有個七歲的女孩子壓腿,因為身子骨硬,前幾天一直抹眼淚還哇哇叫,其他年紀小的聽著都覺得害怕,但是老師很嚴格,課堂上面的話不會放一絲水。
唐昭就開始的時候感覺還好,雖然肉多,但是精骨身子這些都很靈活。
不由得很自豪自己幼兒園里面還是投籃小能手,玩積木也玩得最快,在媽媽的監督下已經看了很多書了,看來跳舞也很很有天賦。
芭蕾舞四個基本要素:開,繃,直,立。
但是漸漸地隨著后面的訓練,繃腳背,壓腳背,把桿聯系,拉腿之類的進行,每次上完課都是渾身酸痛,大汗淋漓。
一年兩年三年,也漸漸習慣了這種疼痛。
然而在訓練過強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生理淚水,習慣了不代表不痛,也不代表不會為此流眼淚,只是不會和自己媽媽爸爸還有外婆叫嚷自己這里哪里痛了。
三年過去,唐昭個子長了一些,身材還是依舊圓潤,但是她每次跳舞的時候就會帶著一種莫名的自信,動作流暢利落不拖泥帶水,用老師的話來說有種靈性在里面,似乎表現得不是僅僅柔美,而是柔中帶剛的一種氣度。
就像用舞蹈來傳達內心,不技巧,自然而然的感覺。
或許小孩子也不懂氣度吧。
班上的小孩子就覺得唐昭和大家不一樣,比人胖,還有點矮,跳舞就是好。如果一起出去,說是學芭蕾的,大家都會看著唐昭多問一句:“她也是嗎?”
聽到這個,小朋友們驚訝了,他們覺得這有什么值得驚訝的呢,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唐昭跳得多好啊,只要跳芭蕾舞,就和大家都不一樣,老師都說過呢。
所以即使唐昭不想理會,旁邊的小孩子就會一臉不服的樣子說:“是,我們班的,跳得可好了。”
哼!大人的眼睛根本就看不清楚小孩子呢!
這年,老師推薦她參加省里面的舞蹈大賽,奪得了少兒組的特等獎。
第二年,參加由北城舉辦的全國性芭蕾舞大賽,獲得少兒組第一名。
也算一戰成名。
本來大家都以為唐昭會走這條道路,就算不是,也會繼續跳舞,但是唐昭就在參加北城的比賽后回來的幾天之后,因為不小心從樓梯上面滾下去,直接摔斷了右腿,因為發現得比較延遲,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好在年紀小,愈合能力不錯,但是后來出院痊愈半年,做跳躍踮腳旋轉等動作需要使勁就很痛,動作容易偏,也是咬牙堅持,只是再一次拉傷跌倒進醫院之后,唐昭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放棄了繼續跳舞。
高燒,腦子迷糊,然后不小心跌下樓。
但是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很好,出院之后,偶爾可以練一下跳舞,或者和媽媽一起練一些比較不費人的舞蹈動作。
只是,這種日子也只到十歲。
可以小驕傲小自豪,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不怎么長腦子的小孩子。
可以驕縱一點,可以肆無忌憚一點。
但是唐昭一直都很乖,內心偏早熟,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就只有跳舞的時候專注全身心投入,讓人或許窺見過她的內心。
此后再亦不敢放縱肆意。
**************************************************************************************************************
在高三上期校園文化節的時候,唐昭他們班表演的民族舞“彩云之南”,由班里面的十位頂梁柱表演,其中民族舞舞齡長達十年的歐陽恩菲做的領舞,九位伴舞都或多或少有些基礎,表演說得上整體都非常不錯。
最后是高三年級組的一等獎之一,入選三天之后校級表演晚會上面表演。
當然后面還有舉著的布景,兩把很大的類似于孔雀彩色華美的屏這種裝飾,來映襯主題,由唐昭和其他三個人一起來,為了表演效果,還要穿上綠色的衣服蹲下來才行。
表演完之后大家都去后臺換衣服,外面傳來主持人報幕的聲音:有請我們高三二班帶來的芭蕾舞和現代舞的碰撞表演“丹鳥”!
外面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前面的幾個人也在談論。
“高三二班,芭蕾舞,就是那個叫申瓷的吧,平時跟只小天鵝一樣高傲,切,還不是仗著自己家里面有錢罷了。”
“還好啦,人家以前還得過獎呢,很小就跳得很好。”
“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萬一是黑幕呢?”
“記得是北城兩年舉行一次的全國性芭蕾舞比賽,她還沒有滿十歲就參加了,還是第一名。”
“是嗎?真的假的,真的話,那,她挺厲害。”
“哼!”一道不屑的聲音傳過來,打斷了幾人。
幾個人立馬噤聲了,看著歐陽恩菲化了濃妝顯得妖媚但是臉上的表情很不快,顯得有些強勢和咄咄逼人的樣子,都要悻悻的想要走開。
“站住!”
幾個人停著,轉過頭,有個人叫了一聲:“學姐。”其他人也附和。
雖然人家降級了,但是還是有威望在那里啊,面上誰都要叫一聲學姐的。
“我只澄清一下,申瓷啊,十三歲才在北城那場全國性芭蕾舞比賽里面拿了名次,不過是少年組第三。”
“幾年前那場比賽我也去了,申瓷因為最后腳扭傷根本沒有名次,具體你們自己去看視頻就好了。”
“以后不要以訛傳訛,這種女的,哼!”
說完歐陽恩菲轉身大踏步就走了,走之前看了一眼穿著一身綠加藍亮色小斑點的唐昭。
后面幾個人聽了連忙點頭稱是,走開了,或許談論內容又會變成這位學姐吧。
唐昭歐陽恩菲離開的背影,心里面想:“沒有了,比賽的視頻全部都沒有了。”
那是那個女孩子的爸爸害怕自己的女兒看到之后心里面受傷,動用關系把視頻撤銷了,還把獎杯之類的都收了起來。
而且,也不會有人想要看了。
事實的真相會有人管嗎?
沒有啦。
口口相傳,繪聲繪色的的演繹只是發生在眾人口中的罷了,那是一個世界,和現實交接,卻和顯示背道而馳,是所有人一起“說”定的事實真相。
外面傳來排山倒海的喝彩聲,有人尖叫著“申瓷,申瓷”透過幾面墻穿透過來,可見本人的激動。
唐昭嘆了口氣,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