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363 知心愛人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2430 2021-01-27 23:31:00

  《燕召公世家》·燕國·大秦·知心愛人

  很奇怪,燕國據現有的歷史史料看,整個燕國史上竟然沒有一個可靠的大臣或者將領,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那個高筑黃金臺的燕昭王。縱觀燕國歷史,最鼎盛時期便是燕昭王在位的幾十年,在這期間,燕昭王卑身事賢,蘇秦、樂毅等人先后來到燕國,君臣一致,臥薪嘗膽,終于國力興盛,而且在國際上縱橫捭闔,聯合趙韓魏秦楚,五國攻齊,一雪國恥。

  之后惠王即位,與樂毅不睦,致使樂毅出奔趙國。燕國從此開始衰落,曇花一現。究根溯源,燕國真正的敗落源自于與趙國的恩怨。燕國東有強齊,西有強趙,后五國攻齊,齊國漸漸衰弱,不復有霸天下之心,而趙國在“胡服騎射”以后,逐漸顯露出大國態勢,趙地百姓習武成風,彪悍勇武,其時天下秦國最強,其次有齊,其次有趙,齊國的衰落讓秦國更放心的開始對六國的蠶食,但是沒想到趙國的強勢崛起,成為阻礙秦國東進的強悍壁壘。

  燕國復仇齊國的戰爭,客觀上讓秦國得益,燕國雖然一戰成名,終究功虧一簣,三十年精心謀劃夢一場,而秦國實實在在在這這場戰爭中更加強大,而且這次戰爭幫助秦國削弱最強大的對手齊國,秦國自然非常高興。因此,秦國看燕國的眼光總是那么親切,有情。燕國距離秦遠,間隔趙國,其時齊國已弱,對燕不再具備威脅。一時膨脹的燕國居然開始打趙國的主意,事實看,燕國真是自不量力,以為當年偌大的齊國都不在話下,何況趙國呢?這種野心蒙蔽了燕國上下的眼,殊不知伐齊成功,純粹是五國聯盟的結果,燕國自信心爆棚,以為天下燕國也可一戰。齊國雖衰,畢竟老牌大國,五國攻齊后,齊國開始韜光隱晦,固然如此,燕國也不敢憑借一國之力輕易攻齊。齊不能攻,趙國可以。為什么呢?攻齊的話,找不到更好的聯盟,攻趙則不同,趙西有強秦,如果燕國伐趙,聯絡秦國,趙國腹背受敵,燕國開始有了夢想。

  燕國太高估自己的實力了,燕趙相爭的幾十年,敗多勝少,趙國隨隨便便就把燕國揍的體無完膚,幾欲亡國者數次,可憐得很。秦國這邊樂見燕趙相爭,天下除秦國外,只有趙國這個硬骨頭,燕趙爭鋒,正好做漁翁。燕國真是蠻配合秦國的,屢屢騷擾趙國,等趙國騰出手來,三下五除二,燕國就潰不成軍。

  田單攻燕

  燕武成王時候,高陽君榮蚠(宋人)率兵攻趙。趙孝成王以割讓濟東令盧、高唐、平原陵三城予齊的代價聘請齊人安平君田單為將,由他率軍還擊燕人。田單此次還擊,一舉拔燕之中陽。

  燕國聘請宋人,趙國聘請齊人田單,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真有趣。

  燕拔昌城

  長平之戰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終,趙括戰死,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余萬。趙國元氣至此大傷。而就在此時,趙國抵抗秦國的HD保衛戰尚未結束,燕國誘降趙國將領,率軍叛趙歸燕。此舉無異于落井下石,見死不救。

  這時候的秦國開始加緊蠶食六國的步伐,目標直指三晉韓魏趙,趙國最強。于是遠交近攻,燕國在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幫手作用,燕國于趙非但“不義”,而且“不仁”。燕國或許是想趁火打劫,派兵進攻過趙國的昌城,五月而拔之。昌城去燕下都有數百里之遙,業已深入趙國腹地,逼近沙丘宮。

  秦王任用范雎為相,并采納了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即先進攻鄰近的三晉,暫時置遠方的齊、楚不顧。而燕國在這之后發動燕趙戰爭,業已落入秦人之彀,無異于幫秦之忙而砸己之腳。

  趙敗燕師

  燕王喜時,燕相栗腹至趙約歡,以五百金為趙孝成王祝酒。栗腹在趙國耳聞目睹了趙國長平之戰后的“凋敝”情景,認為有機可乘,返國后稟報燕王:“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為壯,可伐也。”燕王召見昌國君樂閒,樂閒勸燕王不要進兵趙國,“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燕王說:“吾以五而伐一。”樂閒仍然認為趙國不可伐。燕王怒火中燒,執意要伐趙;而群臣也都認為趙可伐。但大夫將渠仍然忠言進諫,先與人五百金通關約交,后又起兵攻伐,這是不祥之兆啊,出兵必不成功;但燕王不聽。

  這一年,燕起二軍60萬、車二千乘伐趙,一支由栗腹統帥攻鄗,一支由卿秦統帥攻代,燕王也自將偏師隨其后。趙國也隨即起兵13萬迎擊,廉頗擊破栗腹于鄗,樂乘擊破卿秦于代,燕軍大敗而逃。廉頗率軍一路追擊,趙國大軍挺進五百余里,直至圍困燕都。

  以60萬敗趙13萬,可算奇恥大辱,燕國招架不住,派人請和。趙不答應,說非得讓將渠來“處和”才肯罷休。而此時樂閒已奔走趙國,燕王便以將渠為相以處和。這樣,趙軍才解圍而去。

  燕趙三戰

  燕國兩度進攻趙國,大大激怒了趙人;而趙國一戰得手,便連年反攻。趙將廉頗、樂乘再度進圍燕都,燕饋以重禮求和。趙將樂乘又圍攻燕都。趙派廉頗、延陵鈞助魏攻燕。

  燕趙易土

  燕趙連年交戰,秦國樂不可支,相繼拿下韓國的上黨,又“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初置太原郡”。趙國迫于秦的壓力,不得不于燕王喜八年與燕易土。

  李牧攻燕

  李牧,趙北方良將,曾經駐守代和雁門備匈奴,平素“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趙邊。李牧攻燕,拔武遂。

  龐煖攻燕

  劇辛曾經居趙,與龐煖友善,后仕于燕。燕見趙數困于秦,廉頗奔魏,龐煖為將,欲乘趙弊而攻之。燕王喜問于劇辛,劇辛說:“龐煖易與耳。”于是,燕王派劇辛攻趙。趙派龐煖還擊,擒殺燕將劇辛,取燕師二萬。《鹖冠子·世兵》對此評論說:“自賊以為禍門,身死以危其君,名實俱滅,劇辛能絕,而燕王不知人也。”

  此事對燕國危害甚大,《韓非子·飾邪》直截了當地說,“劇辛之事燕,無功而社稷危”。不知人而用之,禍莫大焉!同一年,秦拔魏二十城,置東郡。

  趙派龐煖攻燕。秦以救燕為名,派王翦、桓齮、楊端和伐趙。由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三十年中,燕趙之間的戰爭就有九次之多。燕國在關鍵的戰國后期,出于“錯誤的決策”,發動了數場“錯誤的戰爭”,可悲可嘆!而與趙為戰,燕國是敗多勝少,常常是得不償失,空耗國力。燕國在戰國后期的迅速衰落,與這數次燕趙戰爭不無關系。

  燕趙爭鋒,秦國得益,蠶食天下自三晉始,在秦國心中,燕國譬如最美麗的情人。而燕國自昭王以后,自以為是,見秦趙相斗,也趁火打劫,被一個殘廢的趙國揍得找不著北。秦滅三晉,轉身就將燕國拿下,輕而易舉,燕國一幫君臣真是可憐又可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太湖县| 南京市| 云龙县| 博客| 左云县| 香河县| 修水县| 金平| 万宁市| 独山县| 茂名市| 高邮市| 巍山| 叶城县| 水城县| 黄梅县| 永康市| 南丹县| 定安县| 达日县| 梧州市| 墨玉县| 溧阳市| 黔南| 中方县| 阿克陶县| 新昌县| 古田县| 康定县| 哈密市| 卢龙县| 胶南市| 恩施市| 淮阳县| 绵竹市| 定西市| 高邮市| 肇源县| 怀化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