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都市

孩子是你生命的箭矢

第三章

孩子是你生命的箭矢 輕輕吹散迷霧 634 2020-11-27 20:07:07

  二十九

  一晃,又一年開學季到了。李小朋拿著戶口本和身份證給小明報名上學,已經來了很多家長領著孩子排隊,他在排尾站好,等候叫自己。小明說:“這得等到什么時候叫我們呀。”小朋說:“不要著急,一會就到了。”他們一點點往前移動。小梅領著孩子來學校領書,正好經過,“你們干嘛呢,小明去年沒來上學啊?”小朋笑笑說:“沒有,我和馬月覺得讓他晚上一年好。其實就是正常上學,沒有提前。”“你干啥?”“我幫孩子領二年級書。劉紅叫叔叔,還有小哥哥。”小女孩嬌滴滴叫一聲,“李叔叔,小哥哥好。”“好,真乖。”小明不好意思地拽著爸爸的胳膊低下頭。李小朋說:“大海怎么樣了?這段時間我忙忙活活,也沒去看他。”小梅把手里的書捋一捋無奈的說:“還那樣唄。”她顯得那樣惆悵。小朋說:“過幾個月后他出來我再去看他,現在我幫他注意一下有沒有私人企業辦公室招人。”小梅,嘆了口氣,“哎!”“你也不用愁,慢慢會好起來的。”“嗯,我們先走了。”“走吧,你先忙。”

  前面還有一個孩子,一會兒就到他們了。小朋把小明推到身前,說:“這孩子叫李一明,我是他的家長,叫李小朋。”說著話,他把證件遞給招生老師看。老師是個老太太,有五十多歲,頭發大部分都白了,沒染。她說話和藹可親,她問孩子,“幾歲了?”小明童聲童氣的回答,“七歲了。”“以前學過拼音和算數嗎?”“學過。”老師抬頭對李小朋說:“下個月四號開學來吧,他分到一年一班,到時候,家長帶他去一年一班報道。下一位。”

  李小朋和小明離開學校,直接去了商店,給孩子買上學用的物品。

  三十

  孩子第一天上學,特別興奮。早晨幾次提醒爸爸媽媽別遲到了。小朋和馬月帶著孩子早早來到學校,以為會是第一個呢,沒想到還有不少孩子比他們還早。小朋和馬月為小明上學,昨天都和單位領導請好假,今天不上班。學校門前早晨特別熱鬧,孩子和家長都是這個時間到學校來,本來擁擠不堪的街道還有不少小商小販,賣書本和小食品,吵吵嚷嚷的,非常熱鬧。小明看別的同學吃小食品,他也饞了,鬧著讓媽媽馬月給他買棒棒糖。馬月說:“不衛生。”小明非要不可,馬月只好給他買。

  終于到了7.30分,老師來了,同學們可以進教室了。小明和爸爸,媽媽再見,李小朋和馬月還有一點擔心。操場上沒有學生了,家長都隔著圍欄看著空空的操場,他們又等了一會,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今天是開學日,老師講講規矩,讓學生做好聽課準備,并沒有講課。學生半天學,早早回家了。晚上開家長會,老師要給新生家長講些注意事項,小明一再囑咐爸爸開家長會不要去晚了。小朋來到一年一班,已經有幾個家長來了,他找到貼著李一明名字的課桌坐下,閑著沒事和鄰桌同學家長說閑話。“你家男孩女孩呀?”“女孩。”“女孩懂事,省心。”“誰說的,都一樣操心。你家一定是小子了?”“是兒子。”兒子多好呀,咱們想要要不來呢。”“現在不像以前了,男孩女孩都一樣。男孩大了費錢,得買房子娶媳婦啊。沒房子誰給你呀。”那個女家長笑了笑,又說,“你孩子補文化課了嗎?”“沒有。”“現在不少新上學的孩子都提前補文化課,怕開學老師講課快,跟不上。”“我還不知道有這事兒呢。”“我女兒補了,人家補我們就補唄,管它有沒有用的。”這時老師走了進來。她看家長都到齊了,說“應該是5.30準時開會,現在家長都到齊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我姓趙名艷,趙艷,是一年一班班主任,以后孩子有什么事兒找我。我的電話大家記一下,我寫在黑板上。開學了,你們是新生家長,要配合我督促孩子學習……”

  三十一

  馬月去學校接孩子放學,孩子還沒有下課,她在校門口等著。一個家長也來接孩子,站在她旁邊,和她搭訕說:“你是李一明媽媽吧?”馬月轉過頭態度和藹的說:“是,你是?”“我兒子和你兒子是同班同學,我看你接李一明好幾次了,我想你可能是他媽媽。”“你兒子叫什么名字?”“他叫陳頌,你回家問問你兒子,他知道。你兒子最近成績怎么樣?”“我覺得還行,能在班里排十多名吧。”“前幾名的孩子家長可上心了,他們開個小班,把他們班老師都請去補課。你要是想去的話別說是我說的,沒公開,是偷偷補課的。”“你孩子去了嗎?”“在里邊呢。你兒子和我兒子是好朋友,我才告訴你,別人都不知道。”“謝謝你!”“不客氣,都是為了孩子。”大門開了,小明背著書包走出來。“孩子出來了,我走了,哪天再聊。小明,和阿姨說再見。”“我兒子也出來了,好。”“阿姨再見,陳頌再見。”

  晚飯在飯桌上,馬月說:“今天我接孩子,遇見小明同學媽媽了,嘮了一會兒。他們班前幾名孩子都偷著補課呢,你說咱孩子用不用補?”李小朋把嘴里的飯咽下去說:“不用,現在就補,補到什么時候是頭。以后別和小明同學家長聊學習的事兒,相互比較成績好壞,容易焦慮。和咱們孩子大幾屆的家長聊可以,他們是過來人,有得失經驗。我們上課后班,要是還學課本上知識,那還上學干啥?可以學課外知識。比如英語,語文閱讀,奧數……學這些,學校不學的。”

  小明第一天脖子上掛著鑰匙,中午自己回家,馬月早晨把小明中午的飯準備好,小明自己用微波爐熱熱吃。小朋不放心小明自己過馬路。中午快放學了,他躲在一棟樓后偷偷摸摸觀察小明。放學了,小明出來了。小明在前面走,他在離小明后面五十米左右跟著,不讓他發現。小明過馬路了,他先觀察馬路上有沒有車,看沒有車才走過去,李小朋放心了。他又這樣跟蹤兩次,看小明自己能安全的過馬路,他才結束了暗中保護。

  三十二

  街道上車水馬龍,燈光明亮,夜色淹沒在燈光里,月亮和星星都沒了蹤影。城市的夜生活才剛剛拉開帷幕。李小朋和劉大海坐在一個小飯店的角落里,四個菜沒吃幾口,啤酒每人喝下一瓶。開始誰也不說話,又喝了一瓶啤酒,李小朋說:“你要適應現在的你,不要老想著過去的輝煌。你出來了本身就是好事兒,不要總想你過去如何如何。”大海干了一杯啤酒,咂咂嘴說:“一時很難轉過彎。”“我講個故事。”“你說吧。”“有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雨傘,小兒子賣鞋。晴天,她擔心大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了,雨天又擔心小兒子的鞋賣不出去了,她很焦慮。后來她反過來想,雨天她想大兒子的雨傘好賣很高興,晴天她想小兒子鞋好賣很高興。事情看怎么想,那么想就愁,這么想就高興了。”大海苦笑了一下“那是自欺欺人。”“是不是自欺欺人,事情都客觀存在了,想開點,起碼心理好受。”“道也是這個理兒。”“你這幾天干嘛?”“我在家先呆幾天,心情好了,也得找點事干干,總在家呆著也不是事兒。”“我也幫你想著了。我認識幾個私人老板,和他們說了,我一個哥們是公務員,出點事兒,不干公務員了,他素質挺高的,你們辦公室要是有位置,看他行不行,都還沒給我回話呢。找工作不著急,慢慢碰。”“是,我不急。對了,郭奇現在怎么樣?”“他挺好的,前幾個月生一個兒子,也當爹了。在公司發展的也不錯,現在是中層了。生孩子時,我們一家去深圳看他了。”“哎,這兩年我錯過多少事情啊。”“他還打聽你的情況呢,讓我多勸勸你。”他們邊喝啤酒邊說著閑話,一直喝到夜深人靜,飯店沒幾個人了,才離開。買單時,發現沒喝多少啤酒,竟說話嘮嗑了。

  三十三

  今天李小朋送小明學奧數,他下班后先去快餐店買一份吃的,而后來到課后班占坐。座位不固定,隨便坐,來晚了就沒有好位置了。小明放學后,直接趕過來,在課后班講課前吃點快餐。小明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小朋要求也不高,不一定讓孩子每道題都會,有奧數思維就行。他還給小明報了其他兩個課后班,英語和閱讀寫作。都不是小明在學校學的。小明上課,他和其他家長在走廊等,說閑話。有時遇到比小明大一兩年的家長,他也問問學習經驗。課后班效果很好,一次學校學科競賽,出得題比較難,小明發揮的很好,數學是年級第一名,語文是年級第二名,比班級考試還好。家長接孩子看到小朋和馬月,紛紛問,小明在哪學的數學?找誰補的課?馬月說:“我們沒補課,是學的奧數。”他們都不信,以為不告訴他們。李小朋還給小明買一本奧數書,讓他像讀小說一樣讀那本書,讀完例題,做三道練習,這樣鍛煉了他自學能力,雖然當時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到大學很有用處。

  課后班下課已經晚上八點了,李小朋拉著兒子的手,往家走。這樣做親密了父子關系,另外小明也放松一下一天學習的大腦。小朋會和兒子說說話,聊聊學校發生的事情。路上來來往往車很多,走路的人卻不多,也許是天氣冷的原因。小明繪聲繪色講學校發生的事情,誰和誰吵架了,誰和誰借本不還了,誰紅領巾忘記帶了,讓老師批評了。小朋不喜歡聽,也裝作愛聽的樣子。課后班離家不遠,走路半個小時就到家了。這時馬月已經做好飯菜,放在鍋里,熱著呢。他們進屋,小明寫作業,李小朋和馬月吃晚飯。吃完飯,等小明做完作業,休息一會,十點他們睡覺了。

  三十四

  這一天是星期天,李小朋和馬月領著小明去逛街。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很多,接肩擦背的。小明和他們逛兩個商城就不愛走了。他們想,怎么辦呢?還有東西沒買到,還有幾個商城沒去看,現在回去不白來了。李小朋抬頭看見書店,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他放在書店看書?等我和馬月逛完商場再去找他。他想到這里,問小明,“你去書店看書行不行?我和你媽媽再逛逛,一會來接你。”小明說:“行。”李小朋把小明送到書店,讓馬月在商場門口等著。他們來到書店,看到有不少大人小孩買書或看書。“你就在這里等我。”他想起上次孩子差一點丟的經歷,還是心有余悸又叮囑一句,“你哪也別走,誰領也不要去,一直等我們回來。”小明點頭答應,“嗯。”

  李小朋走出書店,去商場門前找馬月。他們又去了家商場看看有沒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小明一個人在書店里走了幾圈,看見很多人在看書,小孩特別多,他也找一本傳記看了起來,他看進去了,聚精會神,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四個小時過去了。他看完一本書,第二本剛看幾頁,李小朋和馬月進來了,馬月說:“兒子,著急沒?”小朋看看多少頁,把書放回書架上,說:“沒有,我一直看書呢,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大一會你們就回來了。”“是嗎?你看什么書,看了多少?”“我看了一本牛頓傳記,愛因斯坦傳記我看了幾十頁,你們就回來了。”李小朋覺得這個方法好,他們以后去商場就把小明留在書店里,不用人看著,也不影響他們逛街。書店還有讀書氛圍,容易看進去。這樣小明看了十多本喜歡的書,豐富了視野,增加了閱讀量,節省了時間。

  他們覺得逛街太累,回家不愛做飯。便在街上找一家飯店吃飯,吃了一頓便飯。休息一會,三個人拿著買的東西回家了。

  三十五

  劉大海在客廳看電視,他什么也看不進去,過一會調一個臺,過一會調一個臺。他岳母在廚房做飯,進屋拿東西,看了一眼坐在沙發上的大海,“你得自己找點事忙活,不能一直在家里看電視。”說完又去廚房了。小梅領著孩子放學回來了,她把兜子放在鞋柜上,把外衣脫了掛在衣架上。女兒劉紅丟下書包,喊一聲,“爸爸。”跑到坐在沙發上劉大海的懷里,“哎。”他一把把女兒抱進懷里。小梅不高興的說:“你也不幫我媽做飯,也不幫我接孩子,天天在沙發里尾著。”大海不高興了,放下劉紅說:“三個人的飯還用兩個人做啊,孩子你下班順道就接回來,還用我特意去一趟啊。”小梅也不高興了,“我是說你天天在家呆著不是個事兒,和誰也不接觸,好人不也呆完了嗎?”大海不愛聽,“行了,行了,回家就聽你嘟囔,你能不能讓我靜一會兒?”“說你還不對了,現在你能耐見長了,說還不許說了。”你說吧,你隨便說。”大海披上外衣,把鞋穿上出去了。他來到室外,把胳膊伸到衣袖里,向前走了一會兒,上哪去,找小朋喝一杯?算了,別沒事就找人家。他漫無目的的往前一直走,不知不覺來到附近的河邊。河岸上,有不少吃完晚飯遛彎的老人。他在河岸上,站了一會,看著靜靜流淌的河水。幾只叫不出名字的水鳥,在水里暢游。河岸上的柳樹已經發牙了,有了點點綠色。他收回思緒,在岸邊甬道上慢慢溜達,不時有人從他身邊經過,怎么辦呢?也不好意思和熟人見面啊,見面說啥啊?多尷尬啊。這樣總呆著不是個事兒。哎,不想了,過一天算一天吧。劉大海往家的方向走去。

  三十六

  李小朋在辦公室里改一個文件,電話鈴響了,他看著文件對電話說:“你好,哪一位?”電話里是郭奇的聲音,“是我,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呀。”李小朋放下手里的文件,“是你呀?在哪兒呢?”“在家呢。”“上班時間怎么在家呢。”“在我媽家,我回來啦。”“呦,你怎么回來了,晚上我請你吃飯。”“我們公司和這邊公司有業務,我是借出公差回來的,我打電話就想和你們聚一聚。你告訴大海一聲,我們晚間在一起吃個飯。”“行,我打電話告訴他。”“什么飯店?””還在聚客酒店吃吧。”

  晚上,郭奇和李小朋先后到酒店了,他們熱情的寒暄幾句,找一個安靜的桌子坐下來。服務員說:“先生點菜嗎?”郭奇說:“有一位客人沒到,過一會他來了點。”李小朋笑著說:“你胖了。”郭奇無奈的說:“天天喝酒能不胖?對了,大海怎么樣?”李小朋吐了一口嘴里的茶葉說:“不怎么樣,小梅給我打電話,說他們總吵架。他除了我,誰都不見,天天在家悶著。”“這也不是個事兒,沒找個工作?”“不好找,我幫他找了,人家聽說他是從里邊出來的,都不愛用。”“我給我這個客戶打電話,他們前一階段招人,看看招沒招滿。”郭奇拿出手機打了一個電話:“黃老板,是我,郭奇,嗯,我和說一件事,我向你推薦一個人,是我朋友。你們要是沒招到合適的人,你看他行不行,那太感謝你了,我明天讓他去一趟。謝謝你,給你添麻煩了,太給我面子了,好,再次感謝。好,我掛了。”郭奇高興的說:“成了,他明天讓大海去一趟,他說,看在我的面子上,盡可能用。”李小朋說:“你可幫大海一個大忙,他來了讓他多喝幾杯。”大海走進來樂呵呵的說:“干嘛讓我多喝幾杯?”郭奇站起來和大海擁抱了一下,大海說:“好久不見,你胖了。”“你可瘦了,剛才小朋還說我胖呢。我和他說天天喝酒能不胖嗎。”小朋說:“你倆都坐下,點菜。”“剛才你們說什么吶,那么開心?”小朋說:“郭奇給你找到工作了,能不開心嗎。”“是嗎?那是我得多喝幾杯。今天我請啊。”郭奇說:“你請什么,也沒掙錢。今天我請客,我拿錢。服務員過來,點菜。”

  三十七

  李小朋覺得孩子長大到了大學,參加一個野營,或者參加一個聚會,同學讓你出來表演一個節目,你說什么都不會,是個很尷尬的事兒。他知道小明不是搞文藝和體育的料,可是不能一點都不會。文藝他讓小明學一個好學的葫蘆絲,吹得用不著專業,能吹一兩首曲子,關鍵時刻能上來表演就行。體育會打一打乒乓球。平時和同學,同事玩一玩。小學課程不是太緊張,他讓小明盡可能小學多學一些課外課程,初中以后就沒有時間了。

  今天吃完晚飯他又陪孩子上乒乓球課。上課地方不遠,就是他家隔壁幼兒園體育游戲教室,晚間出租給乒乓球教練辦班。他們來到教室,已經有其他同學到了,他們在練習發球。一筐乒乓球放在乒乓球案子一角,乒乓球打得滿地都是。李小朋在墻邊一個凳子坐下,拿著小明剛脫下的外衣。小明找一個沒人的空球臺練習正手擊球,他也端來一盆乒乓球放在球臺上,打到對面網兜里。他打第三盆時,教練喊:“上課了。”教練說話是公鴨嗓,聲音沙啞,長得又黑又瘦,三十多歲。他讓隊員排成一隊,一個隊員打一百個球,就讓他下去。有兩個隊員沒有打到一百個球,中間掉了,也下去。教練脾氣很急躁,他糾正隊員動作,有的隊員做的不對,他會用他公鴨嗓大喊大叫,對隊員輕輕打幾下。李小朋來學習時,李小朋和教練說:“我們不想孩子搞專業,孩子也不是那塊料,不用像搞專業運動員那么嚴厲。”教練說:“好。”教練開始時他還注意,時間長了是忘了,還是扳不住,不知道。他對小明也和其他隊員一樣,連批評再打。打不是真打,輕輕的打,李小朋也心疼。回來的路上和小明商量,“咱不學了。”小明學出興趣來了,不學還有點戀戀不舍。

  三十八

  小明在家玩電腦發現一家網絡舉辦電腦繪畫大賽,他參加了,并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這家網站給他寄來兩本書作為獎品。這次獎勵使他對電腦更感興趣了,李小朋為了培養他這種興趣,給他請來了剛畢業的計算機系的大學生教他電腦繪畫和電腦動畫技巧。今天大學生老師第一天來家里上課,馬月特意準備了些水果。小明學習新鮮事物很快,兩個星期基本掌握了。而后他參加了省教委組織的電腦動畫大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被他們學校電腦老師發現,并引導他學習簡單的編程,參加一年一度的小學生計算機編程奧賽。計算機編程,對計算機輸入要求很高,輸入快慢影響編程速度。李小朋在計算機市場給他買來了計算機打字練習軟件,小明通過兩個星期的練習,能做到全鍵盤盲打。這種技巧在參加小學生計算機奧賽中起到積極作用,他在編程輸入上沒有浪費時間,在考試結束前,完成了所有題目的編程。成績出來了,他第一次取得了國家舉辦的賽事省級一等獎。因此,小明走上奧賽這條道路。

  李小朋非常注意了解教育前沿信息。他經常瀏覽國家教育部的官網,還看一些教育平臺上的網站。網站上有對奧賽的不同看法,專業人事爭論很激烈。他分析國家為了穩定起見,一時半會兒不會取消各種學科競賽。參加競賽,取得好成績,不用參加高考,可以被大學直接錄取。這個城市省重點高級中學,已經有孩子這么做,被大學錄取了。這是一個新鮮事物,大多數家長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做,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人數不是很多。因此,他決定讓小明參加學科競賽,走這個獨木橋。

  三十九

  李小朋去銀行取錢,出門迎面正好碰上小梅,小朋和她打招呼:“干嘛去啊?”小梅說:“我取錢,買房子交首付錢。”小朋笑了說:“行啊,以后自己有房子住了。”小梅苦笑著說:“我們再和我媽一起住,她和我得上火死。”“怎么啦?”小梅嘆了口氣說:“大海天天回家什么也不干。不接孩子,不做家務,不做飯。我說他,他就和我吵,天天這樣。我媽看我們這樣跟我們上火,我想自己買房子住,別讓她看見,眼不見心不煩。”“租房子不行嗎?”“我想了,租房子租金和還貸款錢差不多。租房子得月月交租金,交多少年房子也是人家的。買房子交了首付,月月交貸款,交幾十年,房子是自己的了。”“也是。錢夠嗎?”“差一點,這不和我媽借點,來銀行取錢來了。”“我再借你點,你們還能少還點利息。”“那也不好意思啊!”“我們兩家什么關系啊,也不是別人。走,進里面取錢去。”“給你添麻煩了。”他們取完錢走出銀行。李小朋說:“你自己拿這么多錢,我送你一段。你和大海現在怎么樣?”“嗨,我們最近總吵架,不吵架也不能買房子搬出來住。”“你倆怎么回事,以前不是挺好的嗎?”“他自從出事兒以后心態變了,變的比較敏感。有時候我說點事兒,不是說他,他以為說他呢。他愛發火,愛生氣。我也不能總忍著。”“哪天我說說他。”“就你說行,他不許別人說。”“我到了。謝謝你,借錢,還送一程。”“這不應該的嗎。”“我進去啦。哪天你開導開導他。”“一會兒我就給他打電話,再見。”

  李小朋撥通了劉大海的電話,“干嘛呢?”“小朋啊,我寫材料呢。”“你還寫材料?”“在私營企業干,就得多面手。”“晚上,你下班了,我們在咖啡廳坐一會?”“有事兒?”“沒有,閑著,嘮嘮嗑。”“行。”

  李小朋和劉大海坐在一家咖啡廳的角落里,小朋用勺攪拌咖啡,說:“最近怎么樣?”大海喝了一口咖啡說:“還行,在私營企業干不像當公務員,什么都得干。”“今天在銀行我遇見小梅了,說你們要買房子了。”“啊,是,她要買,我也拗不過她。”“她說你們總吵架?”“老娘們,總嘟囔,我不愛聽。”“你回家幫她干點什么,她忙完單位的事兒,又忙家里的,也挺不容易的。”“誰不忙?”“你也體諒體諒她。”大海沒說話,喝一口咖啡。小朋繼續說:“你回家少和她發點脾氣,幫她干點家務。家里就那點事兒,倆人忙活快,一會就完了。”“我不是一點不做,主要不愛聽她嘟囔,她一嘟囔我就煩。”“互相理解唄,兩口子過日子,哪能舌頭不碰牙的……”他們聊到晚上十點多鐘才分別回家。

  四十

  李一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如果他沒寫作業而是干別的事情去了,李小朋會提醒他完成作業后再干別的事情。有一部分家長不把小學完成作業當回事,認為到中學重視了就趕趟,李小朋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對,學生養成習慣就不好糾正了。小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高中家長會很省心。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和孩子會經常在這件事上產生沖突,雙方都會搞的焦頭爛額,因而影響學習成績。

  這一天,小明回家情緒低落,李小朋問了才清楚。音樂課考試,他由于緊張,選了一首不熟悉的歌曲演唱,沒有唱完整,老師給了他很低的分數。李小朋覺得這件事是孩子一生中很寶貴經驗,如果經驗是負面的會是他一生的陰影。如果是正面的,會對他以后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李小朋覺得應該把這個負面的影響讓他變成正面的影響,使小明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經驗。他鼓勵孩子主動找老師給老師重新唱一首熟悉的歌,老師可能會改變成績。第二天,小明主動到音樂老師辦公室找老師,老師在辦公室備課。她有一頭披肩發,帶一副近視眼鏡,眼鏡擋住了她水汪汪的大眼睛。小明說昨天唱了一首不熟悉的歌,沒有唱好,老師能不能給他機會讓他重新唱一首,老師為了鼓勵孩子欣然同意了。李小明很好的完成這首歌。老師笑了,答應他會重新給他一個很好的分數。多年以后,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經驗教訓,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他遇到失敗或挫折都會盡最大努力爭取,挽回了部分損失。

  四十一

  馬月去學校接小明放學,又一次看到陳頌媽媽,她客氣的和她打招呼,對她微笑說:“你好。又看見你了。”陳頌媽媽穿一套黃色花裙子,顯得特別活潑。“你好,好長時間沒看見你接兒子了。”“是啊,大部分時候是他爸爸接。”“我和你說點事兒。他們班班主任要換了,聽說她把這個班成績帶的挺好,被他們校長看上了,去教校長侄女那個班。”“是嗎?”“可不是嗎。我們幾個家長想去找去,不讓學校換,你去不?”“應該去,多好的老師,不能讓學校換。”馬月感到氣憤,她接到孩子然后和陳頌母子告別,領著孩子回家了。回到家里還是感到生氣,她和李小朋說:“聽小明同學陳頌媽媽說,小明他們班主任要換了,家長們要去找校長不讓換老師,他們讓我也去。”李小朋說:“你不能去。學校組織上做的決定,不是誰找一找就會改變的。換班主任我看也挺好,以前的班主任教學是一種風格,換了新的班主任會是另一種風格,應該讓孩子適應不同教學風格的老師才行,不要因為不同的老師教學風格而使孩子學習成績受影響,說不定新老師對孩子們更好呢!”經小朋這么一說,馬月打消了去學校找校長的念頭。下學期果然換班主任了,以前在老師眼里紅人的學生,失去了原班主任老師的呵護,現在失勢了,一些同學有了新的機會,新老師又喜歡一幫新學生。新班主任老師更喜歡小明,從原來的學習委員提拔為班長。

  四十二

  幾十個孩子聚在一起打打鬧鬧,馬月和小朋坐在操場邊凳子上看著他們,有一句沒一句說閑話。這時一個家長也湊過來,和他們坐在一起,她胖胖的,黑黑的,和他們說:”你們也是參加比賽的,參加幾年了?”“三年了。”“我孩子參加一年。耽誤學習不?我尋思,馬上上初中了,上初中不想讓他參加了。”“會耽誤一點課。但是高中競賽有名次可以保送。看你怎么想了,搞競賽是有風險的獨木橋。”“還有這事兒呢,這個競賽成績好可以直接上大學?”“是,不用參加高考,不用重復學文化課。那個比賽叫全國信息學聯賽,得到一等獎就有保送資格,可以進C5這種學校。”“什么是C5?”“就是上海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是好大學,高考可不好考。”“是呀,競賽有它的優勢。”“一等獎好拿不?”“得下功夫。”“你們想孩子學這個?”“我們想。”這時,考試鈴聲響了,孩子們都進考場了,家長也來到考場外的走廊。開考十多分鐘,小明舉手說他的電腦不好用,老師給他換了一臺電腦。同學都進入考試狀態,教室里安靜下來。那個家長又走過來說:“學競賽是不是得找人教?”小朋說:“我只是了解一點,具體不知道怎么學。”“你家前幾次考的怎么樣?”“還行,兩個二等獎,一個一等獎。”“那考得很好了。”考試兩個半小時,說說話一會到時間了。小明出來了,小朋問:“考得怎么樣?”“題我都做過。”這時監考老師過來了說:“李一明,你的電腦怎么沒有數據。”小明緊張的說:“不可能,我都答了。”李小朋說:“剛才李一明,說他電腦不好用。他換了一臺電腦。是不是電腦搞錯了?”老師說“我去看看。”過了一會,出來了,告訴他們,“換的電腦有數據,是電腦搞錯了。”他們虛驚一場。

  四十三

  李小朋去學校接孩子,家長都擠到門口,他退到一邊等。這時,計算機老師走過來對他說:“我找你半天了,以為你在門口呢,沒想到你在這呆著。”李小朋說“我不愛和他們擠。齊老師有事兒嗎?”“我找你有兩件事。一個是告訴你李一明這次考試的分數。”“他考的怎么樣?”“他考的很好,滿分,一等獎。”“謝謝你,是你教得好。還有一件事是什么事兒?”“李一明還打算學電腦編程不?”“想學。”“我給你推薦一個老師,他是市教師進修學院信息科劉老師,教pascal語言的人不多,他也是新學的,不過教孩子沒問題。他教有一個好處,他是信息科老師,你們以后報名,考試他會幫你們辦比較方便。你看行不行?”“聽你的,行。”“行,你星期日晚上去一趟,和他見見面,我和他說一聲,你領孩子過去。”“好。謝謝你,為我們李一明這么上心。”“跟我三四年了,我能不管嗎?”

  劉老師他們家在三樓,李小明晚上六點敲開劉老師家房門。劉老師是一個三十多歲婦女,白白凈凈,戴一副眼睛。劉老師熱情的說:“你們來了,進屋。”李小朋說:“你好!”小明也說:“老師好!”他們來到一個小房間,劉老師孩子和愛人在另一個房間里。大家都坐下來,劉老師說:“今天不上課,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李一明小學參加信息學奧賽,我一直關注他,是一個好苗子。還有你這么上心的家長一定能有好成績。”李小朋說:“謝謝你關注我孩子,我們想走奧賽這條路,還請你多費心,爭取能成功。”“我們一起努力,我也是剛接觸教pascal語言,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們什么時候來上課?”“學這個不是急事兒,過幾天放假來吧,我提前給你打電話。你電話是多少?我們互相留個電話。”“我孩子還準備什么?”“買一本信息學競賽方面的書,了解了解。你也看看知道怎么回事。”“好。那就這樣,我們假期再來。”“就這樣。”李小朋和孩子起身離開了。

  四十四

  李小朋和馬月送小明一個人去北京一家英語教學機構學英語。小明一個人上了火車,雖然拿了手機,也覺得孤單,無依無靠。他爬上火車的臥鋪,來到車窗前,看著車下站臺上和他送別的父母覺得心理空嘮嘮的。他長這么大,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外出,以前干什么事兒,都是父母陪著,不用自己想,自己一個人出門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想了。他感覺自己在成長,一瞬間成熟了不少。李小朋和馬月看兒子一個人,還是有些擔心。感覺心中不踏實,空空的。他們有些不舍,有些心疼,孩子一直在自己身邊由他們呵護,可是為了他的成長必須要這樣做啊。李小朋想起來電影(狐貍的故事),父母要讓孩子快速成熟,就得狠下心來,讓他獨立。經歷坎坎坷坷,風風雨雨,才能得到鍛煉,以后在社會上才適應。馬月看著火車離開,強忍著的淚水,流下來。

  小明一個人坐在車窗前,看著窗外快速遠離的樹木,顯得落寂,孤單。鄰居坐的旅客是一個五十多歲老大媽,和他搭話:“多大了?”小明說:“六歲多了。”“誰和你外出?”“我自己。”“這孩子真行。”小明感覺挺自豪,洋洋得意。小明突然想,我不能全說實話,她也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壞人,“到站有人接我。”實際并沒人接他。

  四十五

  小明坐十四個小時火車,來到北京站,按爸爸寫的紙條,換乘幾次地鐵,來到教育基地。學生們從全國各地陸續來了,背著書包,拿著旅行包,在報名處排隊。小明報完名,來到宿舍,選了一張床,把書包放床上,他坐在床邊想,應該做什么呢?不知道。等了一會,宿舍其他七張床來人了,他們熱情的和他打招呼。他們把東西放下去買生活用品,小明也跟著去了。他看大家買什么,他也買什么。大家在離他們住的旅店不遠的小賣部買一些生活用品。小明買了一個臉盆,一條毛巾,一套洗漱用品,肥皂,拖鞋。他覺得夠了,把東西放在臉盆里端回去。其他同學回到旅店又出去了。剩下小明一個人,他想應該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平安。小明撥通了爸爸的電話,李小朋說:“怎么樣,報道了吧?”小明說:“報道了,住上了。”“住的怎么樣?和你一個房間的同學他們是哪的?”“其他同學是山東的,七人是一起的,他們出去吃飯了。”“買生活用品了嗎?”“買了。”“買什么了?”“我看他們買什么我就買什么,東西準備齊全了。”“什么時候上課?”“明天。”“注意安全,出門在外,安全第一。”“我知道。”“還和你媽媽說話不?”“也沒什么事兒了。”馬月在電話里說:“兒子吃飯吃點可口的,不要心疼錢,要吃好。”“我知道。”“每天晚上給你爸爸打電話,報個平安。”“嗯,我掛電話了。”

  小明早晨七點起床,洗漱,而后吃飯,和同屋的同學在一家離旅店很近的小飯館吃飯,他吃了兩根油條,一碗豆漿,一碟小菜。而后回旅館休息一會,準備去上課了。八點上課,他每天會早來十分鐘,找個好位置坐。二十一天很快過去了,小明買不到回來的臥鋪票。李小朋給在當地的朋友打電話幫他買到了一張。他告訴小明自己的朋友的電話,小明給他朋友打電話約好時間,在車站見面,見面后取票坐火車回家了。

  看到小明安全回來了,李小朋和馬月別提多高興了,李小朋笑著說:“兒子你安全到家了。”馬月興奮的抱著小明左看右看:“你可把媽媽想壞了。”

  小明回來李小朋送他上奧數課,孩子去教室上課,李小朋在走廊長凳上坐著等。一個家長坐過來說:“怎么好幾節課沒看見你們?”李小朋說:“李一明去北京學英語去了。”“是嗎?我過兩天也讓孩子去。”“好啊。”過一段時間又看見那個家長,她興奮的說:“我女兒去北京學英語了。”李小朋說:“怎么去的?”“總共去五個人,一個同學家長開車送去的。”“我讓小明去,是讓他一個人去的。主要是鍛煉他獨自在社會上生活能力,鍛煉他獨處時的心智,一個人的心智在獨處時才能成長。你們去五個人,家長送去的,幾個同學在北京一起吃,一起玩,一起上課,和在家不一樣嗎?”“自己去啊?那我們可舍不得。”那個家長看著李小朋,不解的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城固县| 逊克县| 纳雍县| 汉沽区| 那曲县| 阿勒泰市| 密山市| 定结县| 都江堰市| 犍为县| 桦南县| 昌邑市| 彭水| 南宁市| 北宁市| 湄潭县| 承德市| 星子县| 怀宁县| 弥勒县| 分宜县| 丹棱县| 涪陵区| 大连市| 阿拉善盟| 金寨县| 西丰县| 万盛区| 牙克石市| 柞水县| 莱西市| 辽阳市| 九寨沟县| 黑龙江省| 黑水县| 时尚| 隆回县| 泾源县| 诏安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