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車夫后,李光華遠遠的看著山坡道:“不會有人發現吧?”
李光義道:“可拉倒吧,這底下的蛇窩,整個海游鎮誰不知道?”
“再講這家伙眼生的很,估計是陶家從外地找來的,怕什么?我反而是擔心那個車夫。”
李光華看著心事重重的李光義,“那要不要回去把他也弄了?”
李光義搖了搖頭,“算了,他又沒有親眼看見我們殺人,再說,這個車夫在海游鎮有家有口的,他如果死了,肯定會惹麻煩的。”
“走吧,光為和光重還昏迷著呢。”
一路急行,趕在中午時分到了三門縣城,城門的兵卒對李光義很熟悉,沒辦法,誰讓李光義的三叔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呢。
靠著刷臉進了城,一路直奔李家現在的住處。
這是一間類似北方的四合院,據說是早年一位京中大人物被貶三門縣,親自蓋的房子。
李和生剛做巡檢時,只是租了其中的一間房子,到李和成進縣做巡捕又租了一間。
不久,房子的主人爛賭成性,欠了一屁股債,李家便出面把這個院子盤了下來,作為李家在縣城的落腳點。
剛進門就碰到了李光義的三嬸夏梓,看到臉色發白的李光華問道,“光華,你們這是怎么了?”
李光華道:“媽,光為和光重被人打傷了,你趕緊讓人找郎中。”
夏氏轉頭對著身后的人道:“六子,你去把前街的吳郎中請來,要快!注意別聲張。”
“你們趕緊把人抬進去,放慢點。”
都安頓好后,吳郎中也來了。
與夏梓見禮問道:“李夫人,又是李大人受傷了嗎?”
夏梓道:“不是,是家侄年輕氣盛,與人起了沖突,被人打傷了。”
吳朗中沒有多問,直接進去給李光為和李光重看病了。
出來后對夏梓道:“兩位公子受傷頗重,要不是身子骨好,只怕有性命之憂。”
“好在都是斷了肋骨,沒有傷及內臟,就這也要修養一年半載才能好轉。”
夏梓道:“麻煩吳先生了。”
剛送走了吳郎中,李和生和李和成就回來了。
聽聞情況,李和生怒道:“豈有此理,邪術傷人,陶家不是自謂書香門第嗎?怎么也敢收這樣無法無天的人?”
李和成道:“三哥,世道變了,各種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李和生道:“你就是怕這怕那的,男子漢大丈夫,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慫什么?”
夏梓在旁邊生氣道:“你少逞能,要不是他四叔,你都死多少回了,也不知道是誰在床上一躺就半個月?”
李和生生氣的用手指了指夏梓,到底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嘆了口氣。
“夫人說的有道理,前次剿匪受傷,縣爺送我的人參拿給他們倆吧,這段時間又要麻煩夫人了。”
話音未落,李和根夫婦、李和平夫婦也從米店回來了。
李光義的二嬸看著躺在床上的兩兄弟一下子就哭了出來,李和平怒道:“哭什么哭,人不是沒死嗎?”
平常溫婉大方的二嬸這會也有點上頭了,怒道:“要是我兒子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夏梓連忙過去解釋,“已經找郎中看了,接了斷骨,只是要修養個一年半載的。”
安撫住二嬸,李和平看著昏睡的兩兄弟,點頭道:“不錯,有點做哥的樣子。”
以為要挨揍的李光華這時才松了一口氣,當著四家大人的面,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經過又說了一遍。
李和成聽完道:“這事怨我,要是上次我回鎮,把你們都接出來,光為、光重也不會受傷了。”
李和平道:“誰能想到陶家的膽子那么大?幾年不回去,陶二德子都開始欺男霸女了,真給他陶家漲臉。”
李家的人還不知道,陶二德子此時已經死了,還在想著如何應付他的下手。
吃了人參的李光為和李光重,當夜就醒了過來,沒有出現吳郎中擔心的發燒,命算是保住了,讓李家的人松了口氣。
當夜,李和成又拉著李光義詳細詢問了老周的情況,當李光義拿出令牌時,李和成臉色凝重。
對李光義道:“你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個令牌,一定要記住,不然李家全家性命難保。”
李光義疑惑道:“這是什么?有那么嚴重嗎?”
李和成道:“你別問那么多,一定記得要把這件事爛在肚子里,光華那邊我也去交代,切記!”
李光義見李和成說的嚴重,只好點了點頭,心里憋屈道:“這真給穿越人士丟臉,混的這么差勁,唉!”
李和成看李光義興致不高,就轉移話題道:“想必你也懷疑這呼吸法是長春功,周應看的不錯,只是我資質愚鈍,難以大成,你一定要堅持下去,看看能否達到當朝太祖的地步。”
“傳聞太祖把此功練的登峰造極,可以踏雪無痕,以一敵百,兇猛的一塌糊涂。”
“這原本是皇室秘傳,只是近年朝廷動蕩,秘傳也變成大路貨了。”
“我也是偶爾獲得,不過你放心,這卻是真秘,和大夏皇室的傳承并無二致,這個功法的最大的優點就是壽命悠長,本朝的皇帝除了遭遇不測,大都在位極長。”
“最大的弊端就是如果不練到一定境界,子嗣不昌,這點你可以看看今上。”
拿過水杯喝了口水,李和成再道:“李家能有現在這個地位,完全是靠你三叔在縣里打出來的。”
“早年家里窮的叮當響,連給你看病的幾個銅板都拿不出來,可喜最近幾年稍稍有了點氣色。”
“但是世道變了,軍中好友多次給我來信,言及各處民變,朝廷卻拿不出一兵一卒,各路府軍現在都只知將軍,而不知發其俸祿的朝廷了。”
“再者說,我與你娘約定,給你時間從文,但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顯然你不是這塊料子。”
“光義啊,為人父母的,不希望你能有大出息,可是卻希望你能自保,不要再發生今天白天的事情。”
“如果你們出了事,要讓李家怎么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