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派人通知張衛盡早渡江北上,并安排部隊將相應的糧草、黃金運輸至張衛營中。與此同時,由于曹休、徐晃二人病逝,曹丕令大將軍曹真率領二十五萬大軍進駐濡須口,準備剿滅張衛和攻破建業。
東吳聽說曹真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入駐濡須口,朝中文武大亂,投降曹魏的聲音越來越高,但陸遜等人堅持不降,愿領兵去春谷阻擊張衛,孫權見文武百官意見不一,他十分為難,心里想投降,但是看著陸遜等人仍愿意拼死一搏,他倒是覺得可能還有一線生機。最終,他打算再搏一次,令陸遜領軍前往春谷縣阻擊張衛。張衛、陸遜兩軍在春谷縣南北兩側分別扎營,形成對峙之勢。雙方圍繞春谷縣激戰多日,春谷縣也是多次易手,難分勝負。
在張衛、陸遜二人激戰的時候,曹丕秘密派遣使者前往了東吳游說孫權投降。使者離開后,張昭對孫權說:“主公,如今陸遜和張衛激戰多日仍未取勝,而今曹魏主動派人來詢問投降一事,如果我們一拖再拖,恐怕曹魏會覺得我們不愿意投降,他們一定會掃平我東吳,東吳百年以來昌盛之基業將會被戰爭所毀啊。”“子布所言極是,但我等不戰而降,我難以咽下這口氣。”“主公,我如今早已過不惑之年,悟透這人世百態,我說說我個人愚見。如今曹魏一統天下得大勢難以阻擋,我等不可和天運、命運抗爭,正所謂抗逆天命者必亡。我觀曹魏統一西蜀后采取蜀人治蜀的政策,所以就算我等投降曹魏,曹魏不會將我等屠殺殆盡,反而會重用我等管理江東。這和現在唯一的區別就是主公您不能稱王,只能在曹丕面前稱臣。大丈夫能屈能伸,為了江東百年昌盛基業,我以為這不算什么,況且我等還可繼續掌管江東,再無外戰之憂,百姓安居樂業,我們也能繼續安享現在這種生活,所以投降曹魏是利大于弊啊。”見孫權沉默不語,張昭繼續說:“如主公執意抵抗,我建議五日為限,如五日內不能擊潰外敵,則主公要立刻投降曹魏,以免招來殺身之禍。”孫權聽后,點了點頭,于是下令給陸遜,如果五日之內不能擊潰張衛,他將下令全軍回撤建業。陸遜得令之后,非常遺憾,他已明白孫權的目的,但他不愿意就這么投降,于是他準備組織部隊拼死一戰。
次日,令部隊全軍出擊攻打張衛大營,張衛一聽陸遜竟然全軍出動,趕忙組織部隊反擊。陸遜、張衛二人迎面相對,陸遜擺出了八門金鎖陣,張衛知道陸遜精通兵法布陣,自己在戰法這塊遠不及陸遜,正在他猶豫之時,凌統主動請纓前去破陣。可凌統縱然勇猛,但卻難以突破陸遜的八門金鎖陣。張衛、鄧芝在一旁研究了半天也沒看出如何破解此陣,陸遜借鑒了曹仁當初的布陣方法,融合易經八卦之術,完善了此陣陣法部署。凌統在陣中左突右沖,最終敗退下來,張衛見狀只好鳴金收兵。陸遜見張衛撤退,隨即下令全軍追擊。張衛沒想到陸遜此役用兵竟然如此剛勇,指揮用兵的風格大不一樣。他于是下令部隊分批分兵回撤大營,凌統、鄧芝各自帶兵回撤。陸遜見張衛、凌統、鄧芝兵分三路撤退,便下令部隊分三路追擊。凌統的部隊很快被陸遜追上,一時間數萬東吳士兵趕來,凌統見狀且戰且退。陳武、韓當二人早已在凌統撤退的路上設下埋伏,凌統帶著殘余部隊一路回撤,進入一片樹林,但樹林之中好多樹木早已被陳武提前砍倒,堵住了凌統逃跑的方向,凌統只好在不知不覺中朝著東吳設伏的地方逃竄。陳武、韓當見凌統進入伏擊范圍,于是一聲令下,樹林中數百名弓弩手突然站了起來,眾人亂箭齊發,凌統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招架,最終死于亂箭。張衛回撤到營中見到了鄧芝,但遲遲未見凌統,他擔心凌統有閃失,便騎馬帶兵又折返回去。途中張衛見到了凌統帳下士兵,聽說凌統在樹林里面中了陳武、韓當二人奸計被害,張衛十分憤怒且悲傷,凌統如張衛左膀右臂,如今凌統已死,如斷張衛一臂膀,張衛憤怒地帶領部隊便飛奔沖向了樹林之中。很快,怒發沖冠的張衛便追上了正在收兵回營的陳武、韓當二人,二人還沉浸在設計謀害凌統的喜悅之中,侃侃而談軍功、獎賞之類的話題,不曾想到張衛竟然追了過來,韓當還沒反應過來,便被張衛一箭射中咽喉當場斃命,陳武見狀,拍馬沖著張衛沖了過去,二人交戰不過三個回合,陳武便死于張衛手下。
與此同時,郭淮、劉曄二人向曹真匯報了戰場的情況,曹真一聽張衛未能取得勝利,而且凌統戰死,想到曹丕的密令,于是組織大軍渡江向張衛大營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