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云霧繚繞的蒼闌山。上面松柏長青,奇石從立,遠遠望去如同一把利劍直指蒼穹!
蒼闌山下依山傍水有三個湖,分別是天魔湖,琵琶湖,曹寺溝,在這三個湖邊住著蒼瀾七脈。
蒼瀾宗在山下小城,文城設有蒼瀾學堂,城里面的孩子,和方圓百里的孩童或者通過修仙測試,或者通過繳納學資能進學堂學習。學堂是蒼瀾在世俗的門面。
文城西北方離文城,大概有五十里路的山下有個小鎮,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城里的富戶們出游的好去處。
小鎮有個名字“玲瓏鎮”名字是因為蒼瀾山北面的一座小山“玲瓏山”得名。玲瓏山南邊就是天魔湖,湖寬十余里。湖水綠的發暗,深不見底。也有附近的魚民在湖上打魚,鎮上的老人告誡孩子們不要下去洗澡,說水里有怪獸。十幾丈長,口大若盆。一口能吞個牛!
其實常年在水下蟄伏的所為“怪獸”是蒼瀾宗的護山神獸,不會傷害附近村民。聽說是蒼瀾宗祖師爺以無上法力從莽荒帶回的異種。其名曰“鯤”!
鎮上有戶姓張的人家,一個兒子名喚“張小路”,十歲的孩子,長的中規中矩。三分伶俐,七分憨厚。壯壯的每天去玲瓏山下的山坡上放牛,一公牛被小路稱為“大黃”。一頭母牛稱為“阿花”,還有兩個半大的牛犢子。
孩子每天最喜歡的就是把牛趕到山坡下,牛去吃草。小路就躺在草地上看著碧空萬里如洗,看著天上飛過的鳥。想著隔壁李家的小姑娘,癡癡的傻笑。暗道“牛啊,你快點長大。阿爸說等我十五了就把牛賣掉給我娶李二花做老婆。”這日子倒也悠閑自得。想到這里小路從背后拿出阿爸給自己做的竹笛,放到嘴邊吹了起來。雖無章法倒也委婉動聽。碧水,藍天,青山,牧童,黃牛。一切如畫一樣靜靜存在而又那么的遵從自然之道。
李二花作為小路的鄰家小妹,兩個孩子經常一起玩耍,一起出去撿柴。有時候你來我家吃飯,我去你家喝湯。只是最近一年,可能是年齡大一些,加上大人的打趣。就有點臉皮薄。見了面說話都少了,這讓小路很是郁悶。
鎮上有個學堂,“玲瓏書院”學堂里有幾個孩子在學習,爸爸沒讓小路去他認為。認識那幾個字沒啥用,有時小路和二花也趴在學堂外聽夫子搖頭晃腦的念著“之乎者也。”有時也羨慕學堂的孩子們能有書念。但是也不想被學堂的規矩約束。
小路的世界里,就是放牛,賣錢,娶媳婦,生娃,阿爸似乎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小路: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簡單快樂,且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