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兒,此去燕地山高路遠,刀劍無眼,定要多多保重......“長樂郡主的聲音輕柔,目光卻緊緊鎖在謝瀟身上。
燭火搖曳,映得滿桌珍饈泛著溫潤的光。謝瀟正埋頭用膳,聞言動作一頓,隨即咧嘴一笑,露出少年人特有的意氣:“母親放心,兒子又不是第一次出征了!“說罷,又夾起一塊炙羊肉塞進口中,吃得滿嘴油光。
長樂郡主忍不住伸手,指尖輕輕拂過他束發的玉冠,替他拂去并不存在的灰塵。她眸中含著慈愛,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憂慮:“陛下也真是......偏要趕在你大婚前派你去燕地,也不知究竟是何要務,連婚期都要推遲。“
謝瀟咽下口中食物,滿不在乎地擺擺手:“母親不必憂心,不過是去巡視邊防,快則一月,慢則兩月,定能趕回來迎娶婉妹妹!“
長樂郡主望著兒子明亮的眼睛,終是沒再多言,只是又替他盛了一碗熱騰騰的莼菜羹,輕聲道:“多吃些,路上可沒家里這般精細的吃食了。“
窗外夜風拂過,廊下的銅鈴叮咚作響,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某種未明的牽掛。
長樂郡主倚著代國公府門前的朱漆廊柱,望著謝瀟策馬遠去的背影。秋風卷起幾片枯葉,在她繡著金線的裙裾邊打著旋兒。她纖細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柱上雕花的紋路,直到那抹身影徹底消失在長安街的盡頭。
“早知如此...“她朱唇輕顫,聲音散在風里,“當年就不該讓國公帶他習武。“一滴清淚滑過描畫精致的妝容,在陽光映照下宛如朝露。身后侍女捧著狐裘欲言又止,只見郡主云鬢間的金步搖在風中輕輕搖曳,像是也在嘆息。
回到空蕩蕩的國公府里,長樂郡主抹了抹眼角的淚水,不由得想起十三年前。
“堂妹——”長樂郡主鬢發微亂,珠釵斜墜,提著裙裾便闖入了新晉公主朱菁菁的殿閣。她淚眼婆娑,撲到堂姐跟前,聲音里滿是凄惶與不甘:“我與他成婚數載,膝下猶虛……他倒好!竟拋下一切,躲到那朔風如刀的燕北邊塞去了!他寧可守那苦寒關隘,也不愿……不愿見我么?”淚珠滾過她精心描畫的胭脂,在錦袖的金線刺繡上洇開點點深痕。
朱菁菁望著眼前這位哭得梨花帶雨的堂姐,一時竟不知該作何表情。長樂郡主朱婉寧此刻發髻散亂,珠釵斜墜,哪還有半分皇室貴女的端莊模樣。她不禁輕嘆一聲,這位在父皇極力撮合下與前朝涼國公世子謝愷結為連理的堂姐,如今倒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堂姐,“朱菁菁柔聲喚道,親自上前將人扶起,又示意身旁的宮女過來幫忙整理儀容,“你且先平復心緒。謝世子雖說是武將出身,可涼國公府與我們朱家淵源頗深。當年涼國公與父皇同朝為官時,曾與你父王并肩作戰,共歷生死。這份情誼,難道還抵不過你對武將之家的那點成見么?“
她說著,取過宮女遞來的絲帕,輕輕為朱婉寧拭去淚痕,“更何況,謝世子年輕有為,在軍中威望日盛。堂姐身為皇室郡主,更該明白聯姻之事關乎朝局。這份氣度與胸襟,才是我們朱家女兒該有的風范。“
朱菁菁話音方落,殿內一時靜默。窗外春色正濃,幾片緋紅的花瓣隨風卷入,悄然落在織金地毯上。她凝視著朱婉寧漸漸舒展的眉宇,溫潤的嗓音又添了幾分懇切:“阿姊且聽我一言。謝家世代將門不假,但謝世子自幼師從大儒,詩書禮樂無一不精。你若肯放下成見,未必不能成就一段良緣。“
她說著抬手替朱婉寧理了理微亂的鬢發,指尖在鎏金護甲下若隱若現。“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姻緣?總要互相體諒著過日子。“話音未落,自己卻先怔了怔,眼底泛起一絲漣漪。
朱婉寧接過宮女奉上的雨前龍井,茶湯清冽,映出她猶帶淚痕的妝容。她忽然抬眸:“那你呢?“茶盞與案幾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響,“抗旨拒婚,就為守著...守著那個殉城的駙馬都尉?莫非真要孤單一世?“
“阿姊!“朱菁菁廣袖下的手猛地攥緊,珊瑚珠串應聲而斷,殷紅的珠子滾落滿地。她望著四散的珊瑚珠,恍惚間又見那日城頭血染的戰袍。
朱婉寧見狀慌忙起身,繡鞋不慎踩碎了兩顆珠子。“菁菁...我...“她手足無措地站著,看著妹妹單薄的身影在春日里微微發顫。殿外一陣風過,吹得珠簾叮咚作響,仿佛那年上元節的玉佩琳瑯。
朱菁菁緩緩蹲下身,指尖輕顫著去拾那些散落的珊瑚珠。每一顆殷紅如血的珠子,都像是從她心口剜出的記憶。
“阿姊不必道歉,“她聲音輕得幾乎消散在春風里,“是我自己……放不下。“
朱婉寧望著她單薄的背影,忽然想起那個雨夜。那時秦軍圍城,烽火連天,駙馬都尉陸晉率兵死守城門,最終以身殉國。而朱菁菁就站在城樓下,眼睜睜看著他的戰旗折斷在血泊之中,卻連最后一面都未能見到。
“可他已經走了,“朱婉寧蹲下身,握住妹妹冰涼的手,“菁菁,你不能一輩子活在回憶里。“
朱菁菁抬起眼,眸中水光瀲滟,卻倔強地不肯落下。她輕輕搖頭,低聲道:“阿姊,有些人……不是時間久了就能忘記的。“
殿外落花紛飛,一片花瓣沾在她的鬢角,宛如當年大婚前,他親手為她簪上的那朵海棠。
朱婉寧沉默良久,終于長嘆一聲:“罷了,我不勸你了。可你總該為自己打算,難道真要這樣孤獨一生?“
朱菁菁微微一笑,笑意卻未達眼底:“或許吧……有些人,一生遇見一次,就夠了。“
春風穿堂而過,珠簾輕響,仿佛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