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
萬丈懸崖之上,一個少年拉著兩個中年男子跌落深淵。
張家兄弟沒想到,這安樂竟然如此剛烈,就算是死也要拉著自己兩人墊背,所剩氣力就不多,一時不察竟然拉了下來。
“嘭!”
三人自以為死定了,卻沒想到剛落入深淵之中,就落在了地面上。
抬眼望去,這里竟是一片綠蔭環繞之地,離那所謂的懸崖不過兩個成人左右高。
地上滿是蕨草,還有一個半畝大小的小湖泊。
這片地的四周是一片虛無,還閃著雷電,噼里啪啦的響,看得人心里發寒。
“哈哈哈哈,我沒死!”
張大爬起身來,劫后余生,興奮大笑。
“沒想到這深淵暗藏玄機,這里還有吃的,喝的!”
兩兄弟欣喜若狂,跑向湖泊一頓狂飲。
而旁邊的安樂卻是被兩把菜刀砍在身上,菜刀很鈍了,只砍出兩道半寸的口子,卻把他的氣力勇氣全都砍沒了。
“為什么,為什么這深淵之中竟是這樣!”
安樂躺在地上,心生絕望,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他已經沒有力氣了,這老天爺為什么要在他走到絕望之時,讓他遇到這片寶地。
如果自己能夠把這些帶回去,自己和弟弟就能活下來了!
兩行清淚從他臉上劃過。
“該把這小子收拾了,這個地方不能讓其他人發現。”
張家兄弟興奮之勁過去,想到了還在躺著的安樂,走了過來。
“老二,你去把他解決了,這里只有蕨草,我們加加肉也不錯。”
張大推了推張二,示意他把安樂殺了。
“好。”
張二答應了一聲,提著菜刀上前。
“哈哈,老二,別怪我了,大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過去,這里的食物我是不會和你分享的,我家中還有妻兒,也不知道這些夠不夠!”
張張大等到張二背對自己之后,一把提著菜刀就朝著張二的頭砍去!
“早就防著你了!”
張二卻是一直防備著他,料到他早會偷襲自己,閃身躲避,一刀砍在就張大的脖子之上。
“嗤!”
菜刀入脖,鮮血噴發,因為刀鈍,卻沒有直接砍死張大。
“沒想到你一直防著我!”
張大惡向膽邊生,張二雖然比他聰明,身體卻沒有他強壯,兩人就這樣你一刀,我一刀的對砍起來。
兩人不知砍了多少刀,身上滿是傷口,最后一刀雙雙砍向對面的腦袋,一同倒下。
雙鳥爭食,卻落到一個同歸于盡的下場,臨死之前,兩人看向對方的眼睛皆滿是惡意。
安樂看著這一幕的發生,沒想到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又燃起生存的希望。
他直接抓起一把蕨草,扔到嘴里,狠狠地咀嚼著,補充水分,然后躺在原地休息。
待他恢復力氣之后,先是跑到小湖邊大飲特飲。
“這下我和弟弟可以活下來了!”
安樂看著這才三四米高的懸崖,喜不自勝,先是爬上去查看一下情況。
他爬上懸崖,頭顱離崖頂還有一米左右的時候,周圍的景象全部變了,又變為那個深淵。
只見他頭在深淵之中,身子離地又不過兩米遠,很是神奇。
安樂又試了幾次,確定了這所謂的深淵就是一道障眼法,看著是深淵,其實就是一道三米左右的坎子而已。
他把張家兄弟的尸體扔進山中,主要是怕尸體腐壞破壞了下面的水源。
然后用在張二身上找到的水壺裝滿清水,拔了許多蕨草揣在懷里。
“弟弟,弟弟!”
安樂回到家里的地窖之中,搖醒沉睡的安生,滿臉喜色。
“哥,你怎么這么高興。”
“你看這是什么!”
安樂搖晃手中的水壺,里面傳來嘩啦啦的水聲。
安生咽了咽口水,顫顫巍巍的說:
“這不會是水吧?”
“哈哈,正是甘甜的清水!給你,快喝。”
安樂把水壺甩給安生,笑道。
安生趕緊打開水壺,喝了兩口,卻又停下,把水壺蓋好,舔了舔自己嘴邊遺留的水珠,說道:
“不喝了,少喝一點,留著以后喝。”
“噗,不用如此節約。”
安樂笑了出來,又從懷中掏出蕨草。
“這里還有蕨草呢!”
他把今日自己的所聞所見告訴安生,安生一邊很是高興,一邊而是有些黯然。
這次哥哥運氣好,險死還生,但下一次就不一定,只恨自己無能為力,反而還拖累了他。
“這下我們可以活下去了!
如果我們能夠早些發現這個地方,也許父親和母親就不會死了。”
……
大慶歷144年,這場持續了兩年多的大旱終于過去,天降大雨,連續下了兩天兩夜。
地窖中,安樂和安生本來正在睡覺,兩兄弟靠著那塊土地之中的蕨草和清水一直挨到了現在。
“啪啪啪。”
一陣水滴落地的聲音傳入了兩人耳中,然后是無盡的嘩啦啦之聲。
兄弟兩人聽到這聲音,一陣激靈,醒了過來,對視一眼,卻沒有說話,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難道是下雨了?
安樂起身抬起水缸,確認了兩人是猜測。
“是雨!真的是雨!下雨了!”
安樂把水缸全部搬開,兄弟兩接受著這場生命之水的洗禮,眼睛里不知道是淚水還是雨水。
天空中,無盡的大雨傾盆而下,滋潤著這片干枯已久的土地,萬物再次復蘇。
這場雨打濕了安樂和安生,也打濕了無數的人們。
大家走進家中,在大雨中狂歡著,又哭又笑的。
“老天爺,你終于開眼了!”
災荒終于過去,地上再次出現了綠色,土里的種子也能發芽了。
據后來統計,這次受旱死于逃亡、饑荒的達三千多萬人,約占大慶朝人口的百分之十,如此慘狀,可以說是大慶恒古未聞的大災難。
長山全縣總人口五十萬人,餓死十多萬人,加上逃荒未回來(許多死在外地)的幾萬人,總共餓死差不多二十萬人,近乎長山全縣總人口的一半。
據長山縣的筆官記載:
“青州長山之地,索稱缺糧,且時逢苦旱,野絕青草,縱有金錢,何由獲食。當此之時,天災人禍,重重慘迫。
以致全縣人口五十萬零丁,遭餓死二十萬余人,通衢大巷,尸骸枕籍。當時人窮財盡,死者潦草收埋,一經風雨侵襲,暴露原野。讀古人詩: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昏鬼守尸’。當時情況,有過之無不及也。
十室九空,絕戶之村數不勝數,實乃人間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