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又看到她了。
人潮涌動的走廊上,那個雙手插兜,略微駝背的拽拽的背影,被我一眼檢索出來。
(二)
第一次看到她,也是在茫茫人海之中,視線沒有目的地掃過烏泱泱一片人頭,定格在某一個點,一個似乎沒有什么特點的女生身上。
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緣分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存在,我沒有什么緣由,就是想看她一眼。跑過她身邊,帶起一陣簌簌的風,裝作不經意地回頭一瞟,蓬松的短發,白皙的臉龐,金絲邊眼鏡下明亮靈動的眸……被臉盲的我一下子記住。
遇到她,記住她,所以開始注意她。青春不需要那么多理由,就是這么簡單。
(三)
隨著日子一天天溜走,我對她的了解逐漸加深。
我將這個稱作“了解”,其實不過是自己一廂情愿的說法而已。
我是一個內向膽小的人,想要認識了解一個人,只會偷偷摸摸的觀察分析,而怯于交流。所以,我朋友很少,很少的意思是,約等于零。
算了,不說我了,談一談我對她的“了解”吧。
她叫于瑤,她總是獨來獨往,不論是去食堂還是回寢室的路上,在總是三兩人并行的人流中十分顯眼。令我費解的是,盡管她是一名資深的“獨行俠”,她卻從未給我留下蕭索孤獨的印象,她的眼睛總是那么明亮耀眼,像是螢火蟲攢了幾輩子的燈火,從未熄滅,從不落寞。
系鞋帶從不下蹲,走路從不低頭,說話從不扭捏作態……她鮮明而有趣的個性,卻被她的同學,本該互幫互助互相信任依靠的同學,稱作“特立獨行”。
這是我某次活動結束后偶然聽到的。
他們說:
“欸,就那個于瑤,她自己能力不行舉什么手啊,回答的磕磕巴巴的,就會給咱班丟人!”
“還不是為了出風頭,天天拽的跟什么似的,真賤!”
“就她會裝,那么特立獨行,不知好歹。”
……
是什么活動什么時間已經記不清了,只是那些粗魯的句子一點一點順著聽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發麻戰栗記憶猶新,寒意從地板滲入腳底再蔓延到心臟,不過一瞬間的事情。細密的汗水滲出額頭,我隱下眼中的憤怒、難受、惡心……以及一絲不知是什么的情緒,面無表情地離開。
在某個瞬間,我明白了那些毫無緣由的對她的關注的由來,如醍醐灌頂。在潛意識里,在我的內心深處,也想成為像她一樣的人吧?
那樣肆意灑脫,自由自在,沒有人際關系的枷鎖,不受他人閑言碎語的侵擾。
可是,我和她不一樣。現實的限制,父母的期望,同學的評價……無數無數的枷鎖,將我的靈魂束縛在體內黑暗的一隅,不見天日,無法掙脫,無法逃避。
臉上總是掛著得體而疏遠的微笑,對于他人的靠近既恐懼又渴望,因為害怕傷害背叛所以很少真心相待;面對同學的否定謾罵甚至侮辱也只是靜靜聽著,因為生氣反駁太累太麻煩;委曲求全妄想贊成每一個人,到頭來只得個“沒有主見”的名聲;從不大笑,從不反對,從不發怒,從不肆意……一直活在生活的圈套中,這就是我啊那樣地懦弱膽小。
這樣的“我”有多么討厭,我便有多么羨慕她的瀟灑。
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
只是,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時間,卻發現不過是徒勞,我沉浸于自己的假面,營造著歲月靜好,并且樂此不疲,痛不可抑,甚至沒有一個違心的腳印。
盡管新傷加舊痛。
太累太累了。
不如,就這么看著她,看著她肆意灑脫的模樣,心中總會有那么幾分慰藉,便沒有這么落寞寂寥了。
如果有可能啊,于瑤同學,你能不能永遠永遠這么灑脫。
我在心中祈禱,自私而又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