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于瑤變了。
她身邊出現了很多很多的“朋友”,或者,更準確的說法,姑且可以稱得上“朋友”的同學。
不是真心。
我看著格式化的笑容逐漸代替她原本的無憂無慮,嘴角的僵硬掩飾不了眼底的疲憊;她不再是形單影只,身邊的人換了又換,背影卻平添幾分孤獨。
我看著她眼中的光逐漸抽離消逝,就像夏天總會離開,冬天總會到來,人們眼中的螢火蟲也總會在寒冷和孤獨中死去吧。
也是,瀟灑太累又太不合群,她不是神,她也不過是一介凡人,又怎么能一直保持那個模樣。
這樣的改變,于她其實是一種成長吧,一種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理想走向現實的成長吧,我看到的血和淚,不甘與受傷,不過是我眼中的景象。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她就是她,她的成長是她一個人的事情,無需他人的指指點點,我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只是,想了這么多的理由,卻像是風雪中薄薄的被,一層層疊加覆蓋,暖不了心中的嚴寒,掩不了眼底的落寞傷感。說來可笑,淡薄如我,卻將所有的期待寄托給一個沒有任何交流的陌生人。
可惜生活不是小說,理想改變不了現實,神明太忙,聽不到我虔誠的希冀。一腔期待終究錯付,她毫不猶豫地和我擦肩而過,不加停留。于瑤不知道,曾經,在她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個人,非常非常想變成她的模樣;有一個人,非常非常在意她,熱切地想要傍近她……只可惜,這一切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而這所有的因果,都源于那一次回眸,那一次記憶,那個人的懦弱。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說來好聽,不過是又一個膽小懦弱者的乞求。那時的孟浩然,也像現在的我一般吧,祈求“張丞相”的救贖與幫助,那么渺小,那么可憐可悲。
兜兜轉轉,時光飛逝,懦弱膽小的只是我自己,原地轉圈的只留我自己,徒勞等待的只余我自己,禹禹獨行的也一直只有我自己……
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胡語,旁觀了那么多別人的成長,你是不是也該成長了?
是呀,我早就該成長了,只是需要、只是需要,一個擺脫孤獨、擺脫懦弱的契機。
可誰來給我這個契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