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年,父親知道慧麗離婚了,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我想父親可能也經過了復雜的內心斗爭,終于在一個夏夜,父親鄭重其事地告訴母親他要離婚。母親當時驚住了,父親之前一點要離婚的跡象也沒表露出來。母親流著眼淚問父親:“是因為那個慧麗嗎?”父親沒想到隔了幾年,母親還記著這個名字,他低著頭不說話。那個時候爺爺奶奶和我們一個院生活,母親咆哮的哭聲驚動了爺爺,爺爺走進屋來,問怎么了。母親當時正對著父親厲聲說:“孩子和這房子歸我。你既愿意為了那個女人拋棄這個家,那這個家也就跟你沒關系了!”母親說完繼續大哭起來,還沒等父親說話,早已明白事情大概來由的爺爺便啪的一聲給了父親一個嘴巴:“混賬!想離婚,除非我死了!”爺爺拼盡全身的力氣把這話扔給父親。
父親一向孝順,自知這件事自己理虧,于是也不敢忤逆父親,從此想離婚的心思便被壓在了心里,不敢再往外說。
可是沒過多久母親卻主動提出了離婚。那天母親從田里澆園回家,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女人和父親坐在屋里。那個女人正是慧麗,不知母親從哪里見過慧麗,她一眼就認出了慧麗。母親站在門口,看了一眼那女人,又看了一眼父親,她的眼睛想要噴出火,于是她破口大罵:”不要臉的東西!”母親在我的眼中一向溫和善良,我從沒聽她說過臟話,也很少見到或聽說她罵人,這是唯一的一次。母親罵完,便從學校接上我回了姥姥家。舅舅聽說了此事,頓時火冒三丈,氣不過想要上門打父親一頓,但被母親攔下了。母親說:“我可以忍受他心里想著那個女人,但我無法接受他把那女人領回家,他當我是什么?專門伺候他的老媽子?”她對舅舅說:“既然他已經領那個女人上了門,你打他又有什么用?”
過了一周,父親騎著自行車,拎著餅干、罐頭上門來接母親回家,但他沒能進屋。母親冷冷地對父親說:“離婚。”扔下這兩個字母親便回了屋。父親覺得自己的臉掛不住,當時就轉頭騎上自行車回了家。
第二次來接母親回家的是爺爺和父親,父親一臉不情愿地站在爺爺身后。爺爺對母親解釋:“那女人不是父親領回去的,當然兩個人更沒有發生茍且之事。是那女人自己找上門來,她孩子生了重病,實在是到處籌不到治病的錢,這才找到咱家來管父親借五百塊錢。”母親知道爺爺從不撒謊,這才松了口,同意回家。同意之前母親放下話:父親和那個女人必須斷了,以后不管什么原因,父親都不能再見她。爺爺拿眼睛瞪著父親,父親也只好承諾再也不見慧麗。
回到家里,父親和慧麗相好的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后來才知道,慧麗受不了村里人的說三道四,帶著孩子走了,至于她去了哪兒,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