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記制傘向匯豐銀行貸款購買機器設備,很快傳遍整個工廠。
員工們開始議論紛紛,公司經營好好的,為什么要購買生產設備,這是要發生什么事情…?
梁智誠決定果斷,把部門精簡的人數,立即地通知財務部和人事部,
要求在一天內完成,精簡員工當天辦好離職手續,同時也當天結算工資。
當然,這是在外人看來,是沒有人情味,畢竟員工在公司工作數年,甚至是10年,至少讓員工多呆一個小時!
但是對公司來看,這是很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心態,是非常消極的,所以快速決斷要好一點。
由于按照目前港島勞工法對各個部門員工進行精簡,所以,沒有出現什么問題。
一切是按照所制定目標完成,從700人精簡到500人,完成了梁記制傘所指定的輕裝上陣,年輕化,
工廠員工的均年齡從42.3歲,一下子就降到達到29歲,為梁記制傘的機械化生產提供有力地支持。
當然,隨著業務增加,明年梁記制傘還會大規模招聘,以年輕和中年人為主!
快速完成各部門人員精簡,梁智誠召開員工會議,穩定心態:
先是向員工們簡單說明了制傘行業的狀況,由于制傘不是高科技,沒有什么技術門檻,所以同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利潤也十分微薄。
如果公司不盡快機械化生產,提高效率,梁記制傘很快被市場淘汰。
這么一說,讓員工們理解了公司的處境,雖然說現在利潤尚可,但是,與同行相比,沒有競爭力,危危可及。
接著,梁智誠向員工表明梁記制傘的未來發展,
公司斥巨資購買生產設備,就是為了讓梁記制傘走向全球,讓任何一個角落,都有梁記雨傘。
員工心情受到影響,非常激動,從一家地方區域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到制傘公司,也算是職業中的一種榮譽。
最后,梁智誠向員工們保證,梁記制傘的未來發展越來越好,待遇在同行數一數二的。
并且當場承諾,在明年1975年1月,全體的員工加薪90元。
甚至在業績好,公司不光有年底雙薪,還有季度生產獎。
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讓員工們看到了梁智誠的態度,是非常真誠,想把梁記制傘做好最強,真得想帶著員工們一起致富。
同時,也看到梁智誠的能力,在鋼鐵原材料上,避免了公司高價購買。
所以在商談快要結束時,員工們陸陸續續地熱烈鼓掌,十分地支持,也對梁記制傘的發展充滿著期待。
確定了員工,梁智誠就立即購買生產設備,
包括開布大裁機、高速縫紉單線車、傘頂機、珠尾機、自動焊管機、傘槽骨自動模成型…等等制傘設備。
關于傘布加工,在成衣有相同之處,所以,裁剪機器,縫紉設備…等采購是非常方便。
由于在70年代,港島成衣業發展十分迅速,曰本juki工業縫紉機械制造商在港島有辦事處,直接夠買即可。
關于傘桿生產設備以及傘桿沖孔,傘骨架成型設備…等設備,只能從曰本,德國…等國外公司購買。
由于以上的設備都是很普及,并不是最新的技術設備,在德國和曰本公司都有,
梁智誠很直接發出一張傳真給對方的公司,給出初步的訂單需求,要求對方報價。
經過初步價格對比,再考慮運輸時間,梁智誠選擇曰本的生產設備廠商。
以上全部設備合計是花費了35萬美金,與當初預估價格相差無幾。
生產設備從曰本運會港島這一段時間,梁智誠還需要許多準備工作,
例如生產工藝,這不可不同于手工作業,
在這次機械化生產,那些工序是機械完成,那些工序是需要人工完成。
梁智誠把工業設備名單,以及設備的作用交給生產部劉海山,要求在設備運會之前一定要完成。
當然,還要重新對生產車間的布局。
一樓是用作傘桿和傘架加工車間,部分原材料。
二樓是用作傘布加工車間,部分原材料。
三樓和四樓是用作雨傘成品組裝生產線。
五樓雨傘成品倉庫,以及辦公室。
經過7天裝載和航運,生產設備陸陸續續達到梁記制傘的廠房。
經過調試和安裝,總算是順利運行,開始大量生產。
看著傘桿生產設備將1mm低碳鋼原材料,通過設備的第一組滾輪的滾壓,原材料的兩邊往上,變成彎曲U型,
接下來再通過滾輪兩次的滾壓,一步步將卷成圓管,成型為空心的傘桿。
而成型的傘桿,在結合處是非常粗糙,不能使用。
必須讓圓管變得更加光滑,就需要下一步的電極金屬環處理,也就是說通過五萬瓦特的電壓,讓電流穿過鋼材,可以把鋼材加熱到華氏2500℃,邊緣會被融化,
再通過冷卻液使得滾論的溫度降低,防止損傷滾輪,再通過滾輪壓制成型,使得邊緣完全壓和,達到所要求的傘桿…。
完成了傘桿加工制作,還要進行切割符合傘桿長度的要求,一般80厘米左右,
最后就是沖孔,用來托住小金屬彈片,讓雨傘保持張開。
…
這讓員工們驚嘆機械生產設備的速度,產品如同復印件一樣,快速簡單。
這可是完全拋棄了人工生產,全部采用自動化。
目前在PLC技術普及之下,基本上實現了全自動化。
PLC技術是在60年代發明的,目前廣泛用于工業控制設備。
按照目前的機械速度,一天生產多少把雨傘?
以前每天2~3萬把雨傘產能,
現在考慮到人員的精簡,以及生產設備需要一定磨合,至少是在第一個月維持現狀。
再逐漸達到21世紀天堂雨傘在3500人,可到達年產雨傘2億把…。
也就是目前梁記制傘是500人,年產雨傘3000萬把,才能是及格的水準。
不光是要求產能,還要求質量,一定是保持不變!
梁記制傘機械化生產正在穩步提升,同時銷量也要同步進行,
否則大量生產的雨傘,沒有市場,到時候堆積到倉庫,這是一種嚴重的損失。
梁智誠召開會議,商談公司經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