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有人匯報:“黃河發生決堤,百姓流離失所,懇請修繕”
李傲想這是好事啊,誰知孔賢上前稟報說:“修繕河堤事關重大,懇請三思”
皇帝說:“修繕河堤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趁早去辦吧”
孔賢無奈退下。
退朝的時候,李傲找到孔賢,孔賢嘆口氣,看看周圍說:“現在人多嘴雜,你跟我回去吧”
李傲進了密室問:“修河堤是救百姓的大好事,你為什么反對?”
孔賢說:“李兄有所不知,那些人表面上是修河堤,實際上是想撈一把,國庫早就沒錢了,哪里弄錢修河堤呢?只能盤剝百姓,而且絕對要盤剝好幾倍,這樣上上下下才能吃得腦滿肥腸,而且百姓不僅要出錢,還要做免費的勞役,這樣百姓哪有時間種地,如果不去勞役,又要給錢。百姓只有死路一條”
李傲說:“是我想的太簡單了”
孔賢說:“是你低估了人性的惡,當上上下下都穿同一條褲子,他們就會為所欲為”李傲說:“看來我真的不適合官場,更適合真刀真槍的戰場”
孔賢說:“恐怕你又要去戰場了”
李傲說:“怎么回事?”
孔賢說:“傳聞邊關告急,鎮守的將軍陣亡了,你現在功勛卓著,前面又說要減免賦稅,得罪了人,不派你去誰去”
李傲說:“也好,這里烏煙瘴氣的”孔賢說:“恐怕邊關也不干凈”李傲說:“那邊怎么了?”孔賢說:“你去了就知道了,今晚我們喝點酒,就當為你踐行,我們不醉不歸”
李傲說:“不醉不歸”
孔賢出去,端回來一個托盤,放下兩壺酒和一碟花生米,兩個人喝到半夜。
李傲回去躺了一宿。到了天亮,上朝時,龐太監讀了一道御旨,“前朔北將軍熊毅與蒙古匪徒作戰時不幸犧牲,追封護國公,指派將軍李傲為朔北將軍,即日啟程,欽此”
李傲跪下接旨,收拾了行李,告別了孔賢,去拿了護符,即日啟程去朔北。
越往北走,越見荒涼,不變的是百姓面有菜色,瘦骨嶙峋的樣子。
到了朔北,李傲迫不及待的想去軍營,整訓部隊,地方的官員卻一再邀請他去酒樓相聚,實在推卻不過,只好去了。
剛進酒店的雅座,就看到一個大桌子,坐滿了肥頭大耳的官員,桌子上擺滿了菜。
邊境的飯菜倒是和內地不同,基本上是大塊的牛羊肉,只有一盤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鴨子,大概是怕李傲吃不慣。
李傲一落座,便有人殷勤的勸菜,李傲吃了一口牛肉,確實和內地不同,更有嚼勁。但他一想起沿途看到挨餓的百姓,也沒多少胃口。
各位紛紛介紹了自己,其中最大的地方官員是朔方的知府,李傲虛與委蛇了幾句,就想告辭。
知府把李傲拉到一個小房間,遞給他一個包裹說:“將軍遠道而來,小小禮物,代表朔方百姓的心意”
李傲打開一開,金燦燦的黃金,至少相當于他三年的俸祿,說:“我初來乍到,怎么好意思”
知府諂媚著說:“我們渴慕將軍已久,將軍來了,我們就好像干旱遇到大雨那么高興,聽說將軍現在是紅人,回京之后替我們多多美言”
李傲再三推辭,但沒辦法還是拿了幾個金條。
知府還想叫幾個本地有名的歌姬助興,還暗示可以直接送到李傲房間里。
李傲說自己長途跋涉實在太累,想早點回營休息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