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科幻

天堂的偉大征程之烈焰征程

第八章 超級工廠

天堂的偉大征程之烈焰征程 高丞天 4917 2021-10-21 13:45:45

  就在“BJ區”的C區,這里位于“緯一路”北部,南部靠近“天堂號”的南極區,西鄰“經一南路”,再往西就是“莫斯科區”,而在它的東部,就是“長安路”。這個區域有著“BJ區”最為奇特的建筑,它們有的呈長方體,有的是立方體,還有圓柱體、球體與連體等結構。這些建筑高的大約在50米,矮的也有十幾米,上面沒有任何窗戶,外表也沒有明顯的特征,初看還以為是孩子們散落在這里的玩具。唯一不同的是,這里的每棟建筑都被涂上不同的顏色,并被標上不同的數字,代表著它們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這樣的建筑有近百棟之多,它們錯落有致的分布于這個區域。

  這里白色的建筑占了大部分,藍色、黃色的,綠色的占了一半,還有一小部分被涂上醒目的紅色。有些建筑之間有管道相連,出于安全原因,這里大部分的管道都深入地下數米至數十米處,有的向東、西方向延伸至“莫斯科區”與“華盛頓區”的工業園,還有一些甚至延伸至8公里外的南極零重力區。同樣,在“莫斯科區”與“華盛頓區”的工業園的管道也連接著北區的“巴黎區”,“圣保羅區”與“柏林區”。因此這些工業園雖然位于“天堂號”內的不同區域,在它們之間同樣存在著分類、分工、協作的關系,形成復雜而有序的生態布局。

  因此這里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工廠。

  在靠近“未央路”的地方,則是一座十幾米高的獨立白色異形建筑,它就像一個張開的貝殼,被下面的一個圓形全玻璃結構的基座襯托著,基座前面有十幾級臺階延伸到路面,路的兩側是修剪的整整齊齊的低矮灌木,從路延伸到幾十米外的“BJ工業區站”。

  這棟異形建筑就是這個工業園的“管理中心”。

  這個區域的設備都高度智能化,它們通過各種傳感器、監控器與工業區的“管理中心”相連,“管理中心”又通過遍布“天堂號”的網絡與其他區域的工業園相連,最后這些數據全部匯集到“中央行政區”的“指揮中心”,因此這里任何一個數據的變化都會反應到各種監控器上,從而使“指揮中心”的管理人員對各種設備的運行有著清晰、準確的判斷。

  即使這樣,一個工業園仍然需要數千人才能維持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

  吳敏德剛到這里的時候是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年后他通過考核成功的升級為巡檢員,像他這樣的巡檢員在這個工業園總共有數十位,他們的職責就是不定時的對某些區域的敏感設備進行巡檢,因為人體有著任何傳感器都沒有的靈敏性,可以對一些工況復雜的設備提前進行風險預判,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因而他們的工作遍布工業園的每個角落,并且擁有很高的權限,也因為各區域間的分工與協作關系,他們與遍布“天堂號”內的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交集。

  這個“管理中心”的技術主管叫陳克瑞,是山西陽泉人,現年45歲,是清華大學化學系的教授,他與妻子盧瓊是作為夫妻通過層層篩選才進入到“天堂號”的高級知識份子,在“天堂號”內是屬于年齡偏大的群體。喜歡吃飯前喝上半碗陳醋,也可能是吃面食的原因,他身材高大,聲音宏亮,一張剛勁有力的臉,粗大的八字眉,銳利的眼神,一頭烏黑的與其年齡不相稱的頭發。走路有些佝僂,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記憶,這里的每項數據他幾乎都可以倒背如流,簡直讓人懷疑他的腦袋里是不是裝了CPU。

  但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足球的主裁判,他之前就屬于清華大學足球隊的隊長,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各種比賽,具有豐富的經驗,退役后又去國際足球學校學習深造,后來就成為了“天堂號”足球賽事的主裁判。

  “管理中心”也有塊大屏幕,但與“指揮中心”的相比明顯要小得多,大屏幕前也沒有“指揮中心”那么多的操控機構與按鈕,但龐大的數據則毫不遜色,這是作為一級管理機構必須要面對狀態,這些數據還要經過篩選才能進入到“指揮中心”的數據庫。

  在這個“管理中心”還有32人,他們分別負責監控不同的工作區域,其中男性21人,女性11人,這些人來自于中國不同的省份,年齡在25到35歲之間,都屬于朝氣蓬勃的一代,大部分還未婚,很多人也都將因此而組成新的家庭。

  工業園內的設施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綠色建筑屬于大型立體種植農場,主要承擔糧食與水果蔬菜的種植,生產,加工,并通過光合作用生成人類需要的氧氣。立體種植農場里種植的植物因不同的區域居民飲食結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在“BJ區”的糧食主要以水稻為主,在“華盛頓區”則以小麥為主,其他蔬菜為輔。黃色建筑為食品加工場所,主要承擔各種食品的再加工,其中包括各種肉類食品的合成,這類建筑在工業園里占比最少。藍色建筑屬于廢物品的循環再處理場所,在“天堂號”內只有兩個區域具有這種設施,那就是“BJ區”和“巴黎區”,具體負責垃圾分類,廢物品的再生處理。紅色建筑為危險品儲存加工場所,比如有些危險的化學物品,燃料的制作、合成、輸送都在此場所中完成。工業園中的白色建筑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它們有的負責制作生活用品,比如服裝,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工具,甚至是交通工具,航天器中的某個零件等等。但由于工業產品的類別成千上萬,要在“天堂號”內完成全部制程幾乎沒有可能,這得益于先進的3D打印技術,因此這里所有的單一的小產品大部分是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的,而部分大型產品則是通過不同區域間的工廠協作來完成。

  王佳妮一年后再次受到“天堂號”管理委員會的邀請,這次就是參加位于“BJ區”C區的工業園。

  這一年王佳妮已經就讀于高中,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這是因為她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刻苦的努力,她與趙海霞商量著要連跳兩級提前完成學業,直升大學。

  說來令人側目,整個“BJ校園區”的高中部就她一個學生,大學里學生也寥寥無幾,這些所謂的大學生就是還沒有完成研究生或博士學業的“天堂號”居民,而整個幼兒園與小學、中學都空無一人。那些百無聊賴的老師到是有數十個,他們天天都圍著王佳妮,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恨不得把全部的知識硬塞進王佳妮的大腦。但王佳妮卻偏偏不信這個邪,她除了正常的學習其他的一概不理,始終保持一份良好的學習心態,這讓那些老師既無奈又敬佩。不過,她現在一有時間就如癡如醉的閱讀那本《CGGS-1操作流程作業指導書》,她開始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

  “我嘞個天!這里這——么——大——啊!”

  這是王佳妮跨入3號立體種植農場時發出的驚嘆。

  這個3號立體種植農場是“天堂號”內最大的水稻種植基地,其承擔了“天堂號”內幾乎一半的水稻種植任務。這棟綠色的建筑就在離“管理中心”不到數十米遠的地方,它的整體外形就像一個超級長方體,外面沒有任何窗戶,前面只有一扇8米寬的玻璃門,其中只有兩扇可以進出。玻璃門的上面有個廊檐結構的遮陽棚,再上面就是一個數米高的“3號”白色大字。大門進入后是一個長15米,寬5米,高度5米的大廳,兩側各有兩部電梯,大廳中間是一個1.2米高5米長的白色接待臺。接待臺兩側各有一扇門,上面寫著“1號大廳”,后面的墻上用液晶顯示器顯示著“袁高科—29號實驗基地”,兩側距電梯數米的位置還各有兩張三人沙發。

  這次帶領趙海霞與王佳妮的卻是吳敏德,這一年他可謂喜事連連,一方面是他成功的升級為巡檢員,這出于他與生俱來的他天性——好奇心,同時也是付出艱苦努力的結果——這里的每一項工作都富有挑戰。另一方面是他與周梅琳的關系升級——他們已經成為一對情侶,正準備步入婚姻的殿堂。

  “管理中心”后面有一條蜿蜒彎曲的小路通往“3號”建筑,兩邊都是綠油油的草坪,就在他們經過的時候,看到左的草坪上有一個人正在練習足球。這是因為“管理中心”允許工業園的員工在空閑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哦!這是我們‘BJ區’足球隊的隊長,叫趙磊宇。”吳敏德給她們介紹道。

  “你說的人就是他?”王佳妮一眼就認出了這個人,就是那個經常在“長安路”東側的草坪上練習足球的男孩子。

  “你認識他?”吳敏德帶著好奇的表情看著她。

  王佳妮搖搖頭說:“只見其人,因為經常看到他在草坪上練習足球,但不知道其名,人雖不認識,但名字已經聽你說過很多次了。”

  吳敏德這才想起經常在“桂花園”談論的“BJ區”足球隊。

  趙磊宇舉著球過來打招呼:

  “敏德,來客人了?”

  趙磊宇來自于中國西安,身高1米8以上,光潔的前額,挺值的鼻梁,臉型俊朗,在他身上還有一股淡淡的冷漠。

  “是啊!”吳敏德用手指了指王佳妮與趙海霞說:“這是王佳妮!這是趙海霞!有機會到‘桂花園’吃飯。”接著又關切的問:“你之前的論文通過了沒?”

  “還沒通過,可能就這幾天吧?”

  “天堂號”內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競爭,無論的職業還是學業,因此論文考試就成為競爭的必要途徑。

  “好的,通過了請我們吃飯啊!”

  “好咧!”

  說完趙磊宇又顛著球走向草坪,繼續他的練習,他們之間就此匆匆別過。

  這是王佳妮與趙磊宇之間的第一次正式見面,那個時候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但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邂逅的背后都是一次重要的選擇,至于怎么走,一切都交由命運安排。

  他們三人首先進入大廳,接著從右側的電梯到五樓,電梯門打開后王佳妮發現這里有一個與樓下一樣的大廳,大廳兩側各有兩扇門,上面寫著“5號大廳”,進入“5號大廳”后,一股熟悉的沁人心扉的稻花香撲鼻而來,眼前出現的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綠色稻子,一種橙黃色的燈光彌漫在這個區域。

  這樣王佳妮就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之前的驚嘆。

  這里的水稻長勢良好,株高有1.7以上,與王佳妮的身高相當,稻穗挺拔飽滿,上面開滿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下面是肉色的根部,它們被固定在一個“腕”狀物中,肉色的根須在透明的營養液中肆意的伸展著,“腕”狀物中間有鉸鏈相連,延伸至目力不及的地方。

  他們順著一條步道向前走,步道的寬度在1米左右,在這里行走就像在地球上農村的田間地頭行走一樣充滿溫馨愜意。

  “這是袁高科—029號。”吳敏德邊走邊用手輕拂著水稻的葉子,葉子發出同樣熟悉的“嗦嗦”聲,接著他回頭說道:“這種水稻就是我們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先生研究的雜交水稻,經過數百次的基因改良,無論是產量還是口感在同類中都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一畝能產多少斤水稻?”趙海霞環顧一周后問道。

  “這個品種可以達到2300斤,還有些可以達到2500斤,但口感會有所下降。”

  這時王佳妮插話問道:“吳叔叔,那它們產一季要多少時間?”

  吳敏德摸了摸王佳妮的頭發說:“一般52天就可以收割了。”接著他又指了指頭上:“不過時間還可以再縮短到47天。”

  “什么意思?這個也可以調節嗎?”王佳妮抬頭不解的問。

  “當然。”吳敏德仰起頭,柔和的燈光照在他的臉上,好像春天明媚的陽光般溫暖舒適,他吸了一口這里芬芳的空氣接著說:“這里的光線強度還可以再增加百分之三十。”

  他們繼續向前走,看到前面有幾個穿著黃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前面忙碌著。王佳妮伸長了脖子好奇的問:

  “吳叔叔,他們在做什么?”

  吳敏德淡淡的說:

  “他們在做采樣工作,我們要經常對水稻的基因進行推行性分析,因為每一種通過基因改造的水稻都會隨著時間或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這樣它的性能就會降低。”

  在經過幾個工作人員的身邊使,他們相互打了聲招呼,然后繼續向前走。

  王佳妮東看看西看看,突然她想到了一個問題,她轉頭問吳敏德:

  “吳叔叔,那他們怎么收割啊?”因為她相到這里有限的空間沒有辦法用大型收割機進行收割作業。

  吳敏德笑著說:“這個簡單。”他指了指營養液中的“腕”狀物及連接機構說:“在稻子成熟的時候它們會被棘輪卷起來完成收割,收割后的稻子還要經過篩選、去雜、烘干,然后自動輸送到倉庫儲存,最后完成收割后的‘腕’就會自動恢復到原樣,重新進入到下一個周期。”

  他們在沉默中感受現代科技帶來的輝煌,但這對她們來說還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

  半小時后,吳敏德帶領著趙海霞與王佳妮來到“7號”建筑,這棟建筑在“3號”建筑的后面,其外形就是一個標準白色的圓柱體,圓柱體的直徑在50米以上。與“3號”建筑不同,“7號”建筑的大門幾乎與整棟建筑一樣高,也就是說一座開放型的建筑,有兩條并列的軌道從里面延伸出,然后合并入左側的“經一南路”。

  進入大門后,只見里面空蕩蕩的幾乎空無一物,只有一個像“大圓規”一樣的機械臂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不停的在地板上一個型似“橄欖”狀物體上進行著有規律的運動。

  “這……是啥東西?什么也沒有啊?”王佳妮不解的回頭看吳敏德。

  “這就是3D打印機。”吳敏德笑著示意王佳妮仔細察看。

  王佳妮走近幾步,看到“大圓規”每運動一周那個“橄欖”形狀就發生微小的變化。

  “這是一艘船的底座,一個月后這里就可以生產出一艘游艇。”

  王佳妮和趙海霞吃驚的睜大了眼鏡:“游艇?游艇就是這樣造出來的?”

  她們想象中的游艇應該是由成千上萬個零件組成,這些零件由不同的企業設計制造,然后在總裝車間完成組裝。

  “是的,用碳元素生成的同素異形體可以制造出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體,任何復雜的結構都可以在這里完成設計、制造,并且通過改變同素異形體的結構來實現它們不同的功能,因此傳統的供應鏈模式都被3D打印取得,這是現代技術的一次大變革。小的尚且如此,像大的如我們的CGGS-1及里面的所有建筑都是通過三臺三D超級打印機完成的。”

  “原來碳元素的用處有這么大啊!”這方面的技術雖然王佳妮在《CGGS-1操作流程作業指導書》里有所了解,但直觀的面對還是第一次。

  “甚至我們吃的也可以通過碳元素來合成,比如它可以被合成淀粉,再制作成面條,面包,饅頭還有肉制品。這也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改變碳分子的結構而制作成燃料與是化學制品,甚至還可以被制作成像“天堂號”或火箭發動機這樣的東西,因此其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范圍。”

  由于趙海霞與王佳妮時間另有安排,接下來她們就匆匆忙忙的參觀了一個大型物品加工廠與廢物品循環處理工廠。大型物品加工廠就是小型板的3D打印車間,雖然3D打印機的規模沒“7號”建筑內那么大,是由很多臺小的3D打印機組成的流水線,每臺打印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把碳元素轉換成不同的碳元素同素異形體而制作成不同功能的物體。而廢物品循環處理工廠就是把“天堂號”內的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重新進行分類、分解、歸類后再次投入使用。雖然聽上去好像區別不大,但在“天堂號”內面對的問題則要復雜很多。

  參觀結束后趙海霞和王佳妮與吳敏德匆匆告別,然后兩人返回到“BJ工業區站”,接著乘坐由西向東方向的小列車順著“未央路”向東,到達“經二南路”,再轉乘由“經二南路”由南向北的小列車,跨過“麥哲倫海”到“經二北路”到最北部的“緯四路”,最后在“經二北路”與“緯四路”的路口向左轉乘由東向西的小列車,到達“巴黎區”的D區。

  還沒等她們下車,遠遠的就聽到了前方傳來很大的聲音,有歡呼聲,尖叫聲等各種嘈雜的聲音匯集在一起。

  這個地方就是“天堂號”內最大的游樂園“鐵腚溜溜”。

  “鐵腚溜溜”位于在“天堂號”內的北部區域,在“巴黎區”的D區,再向北就是“天堂號”北極區的峭壁。這里屬于“巴黎區”的教育區域,但出于便捷性與生活習慣及意識形態等問題的考慮,“天堂號”管理委員會決定初期在不同的區域成立獨立的教育機構,以適應各個區域居民的需求。因此在各個區域的教育設施的規模相對較小,從而給每個區域的D區都預留了大片的空間,各個區域也因此在這里建設了不同的設施。比如“華盛頓區”和“圣保羅區”就建設了高爾夫球場,而“BJ區”與“柏林區”就建設了原生態的大片草坪、小型湖泊與小山丘等自然景觀等設施。實際上只要視力足夠好,無需借助望遠鏡,任何一個“天堂號”內的居民都可以仰望“天空”而發現不同區域的不同景觀。

  “鐵腚溜溜”實際上就是滑道,就像在“天堂號”內的每個小區每臺電梯旁的逃生通道一樣,只不過這里的“鐵腚溜溜”被設計成一系列長度由數百米到上千米的由高到低、蜿蜒彎曲、錯落有致甚至是旋轉翻滾的滑道。滑道由特殊的強度較高的碳纖維材料制作,人只要坐在一塊由同樣材料制作的滑板上,就可以沿著通道由高處以一定的速度一直滑落到低處。由于在經過旋轉滑道時需要獲得足夠的速度與動能,因此滑板上還有安全防護設施,由一根呈“Y”型結構的安全扶手把乘客牢牢的固定在滑板上,以防止出現意外。

  在這里你就可以想象當初王佳妮第一次在“桂花園”小區一棟二單元五樓不帶任何護具的情況下順著逃生通道往下滑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了——屁股外的褲子在高速的滑動摩擦中熱量會急速上升,嚴重的還會燒傷皮膚,因此你需要一個像鐵一般耐熱且耐磨的屁股。

  “鐵腚溜溜”的名字由此而來。

  一進入“鐵腚溜溜”這里早就有幾個不同區域的朋友等著王佳妮,她們分別來自于“華盛頓區”的安妮·約翰和黛絲·白蘭,還有來自于于“莫斯科區”的安娜·卡列妮娜。

  這幾個朋友都是在王佳妮在環游“天堂號”的時候認識的,她們的年齡平均都比王佳妮大7到8歲,在“天堂號”內是屬于比較年輕的一代,其中安娜與王佳妮最情投意合,她們兩個只要在一起,簡直可以像橡皮糖一樣的粘在一起,其中黛絲的情感則稍微含蓄。

  安娜在15歲的時候獲得過奧運體操的冠軍,身高與王佳妮相當,有著一頭微黃的長發,一張圓圓的臉蛋,臉上有些小雀斑。黛絲·白蘭則一頭金色的長發,身材是凹凸有致,一雙藍色的大眼鏡,兩顆小虎牙很是可愛,是奧運會花樣滑冰的冠軍,因此她們的身體都有著驚人的柔韌性與平衡性,那些對別人來說驚險刺激的滑道在她們眼中則顯得稀松平常,但仍然不失為一種假日消遣的娛樂活動。而安妮則性格活潑開朗,你很少能在她臉上看到憂郁的一刻,她總是能在生活中找到積極向上的一面,她是兩屆奧運柔道的冠軍。

  見面后她們四個就熱烈的討論怎么玩,而完全忘記了趙海霞一個人在旁邊,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相對于喜歡安靜的趙海霞來說,這些游樂場所過于嘈雜,這個時候她就找個安靜的地方喝喝咖啡,然后看看書,等待王佳妮盡興的那一刻,做好一個監護人應盡的職責。

  自從來到“天堂號”后,她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圍繞著王佳妮運轉,她的心中也是思慮著,等下卸下這個重任的時候,也許該考慮自己的生活了。不過,因為生活圈的問題,趙海霞還沒有合適的人談戀愛,身邊的林樂樂與陳夢婷都開始關注起身邊的男孩子了,因為“天堂號”內有的是出色的男孩子,小區里也開始出現成雙成對的情侶。而現在“BJ區”、“華盛頓”及“巴黎區”等中心區域兩邊的商鋪、咖啡館更是給每個區的男女提供了各種約會的場所,空氣中都彌漫著荷爾蒙的氣息。

  那個時候“天堂號”內的居民恐怕誰也想象不到“天堂號”管理委員會的良苦用心:這些滑道就是為了能使居民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安全的從居民樓逃生的適應性訓練器具,甚至在極端情況下還將承擔不同的使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依安县| 湘潭市| 石家庄市| 江北区| 康保县| 娄烦县| 常宁市| 宜城市| 灵丘县| 勐海县| 甘洛县| 望城县| 上饶市| 渭源县| 扎兰屯市| 文安县| 陈巴尔虎旗| 柳林县| 阿勒泰市| 西昌市| 达孜县| 五指山市| 嘉荫县| 共和县| 凉山| 湖口县| 伊川县| 普定县| 留坝县| 宝应县| 台山市| 六安市| 湘潭市| 东港市| 舞钢市| 余干县| 紫阳县| 桐城市| 三原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