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我去過BJ,還沒帶姐姐去過。”
這是一個塔吉克族小男孩,含著淚水,用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低聲說道。
他的名字叫做拉迪爾-拉齊尼,是護邊戰士拉齊尼-巴依卡唯一的兒子,此時,他已接到父親去世的噩耗,悲痛欲絕。
“爸爸沒帶我去過,我不怪他,他是為了救人才犧牲的。”
這個女孩就是拉迪爾的姐姐——都爾汗-拉齊尼。
拉齊尼有一兒一女,而此時,這兩個孩子卻要面對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情——父親的離世,一切都像一場夢,一場噩夢。
就在幾個月前,一切都很正常,可誰也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爸爸陪我們的時間很少,經常幾個月不回家。”都爾汗說。
拉齊尼工作忙,又危險,經常回不了家,父親回家對于都爾汗和拉迪爾便成了一種奢望。
沒錯,拉齊尼舍了小家,顧了大家,為了保衛祖國他失去了很多:他幾乎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家人時常為他擔心受怕、巡邊路上不知累死凍死了多少牦牛……他也愛家人,想陪孩子,但現實不允許。
被救孩子的母親叫陳曉琴,當天帶著孩子在人工湖邊玩耍,結果失足落水。
事情發生后,她放下了正在搶救的兒子,去送恩人最后一程。之后,她又把拉齊尼的孩子接過來,她要像親生的一樣對待他們。
“一開始我還有點怪小弟弟,就是因為他爸爸才犧牲的,現在不怪了,我就把他當作親弟弟。”都爾汗說。
如此的懂事,善解人意。
可理解并不代表接受,在沒有人的地方,他們同樣會傷心,會抱怨世界的不公,為什么好人沒有好報?
一個人的離開,足以摧毀一個家庭。在接到丈夫去世的阿米娜當場暈過去。
阿米娜是拉齊尼的妻子,塔吉克族人,她與拉齊尼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同村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十分恩愛。曾經,她是村里最幸福的人,丈夫愛她,兒女懂事,可是上天嫉妒她,就在這一夜間,天翻地覆,現實往往就是比戲劇還荒誕。
拉齊尼是家中的頂梁柱,他走了,一家的精神房屋也變得搖搖欲墜。阿米娜整天以淚洗面,痛苦不已。
受到了巨大打擊的還有巴依卡,巴依卡是拉齊尼的父親,他看著兒子一次次出任務,一次次平安回來,堅定的說要戍邊四十年的。
可如今卻要飽受白發人送黑發人之苦,心中的痛楚,只有自己知道。
拉齊尼一家住在高原上的一間小房子里,看起來孤單卻又倔強。
“爸爸還沒有跟我們拍一張全家福,就離開了。”都爾汗頗為遺憾的說,“以前以為拍一張全家福很簡單,一家人坐在一起,拿起手機拍一張就可以了,但沒想到……”
也許,她又想到了那一天——拉齊尼已有三個月沒有回過家,當她聽說爸爸回來了時,滿懷欣喜的去找爸爸,但這次不太一樣,她去的是醫院,她以為爸爸這次和之前一樣,只是出任務時受了傷,然而她看到的卻是冰冷的尸體,無論她怎么呼喚,爸爸都沒有醒過來。
都爾汗的媽媽坐在一旁,本就不善表達的她更加沉默寡言,許久,她對著都爾汗小聲的說著話,說的是塔吉克語,都爾汗給記者翻譯。
拉齊尼已經犧牲的事實不可改變,為了讓遺憾最小化,他們決定拍一張特殊的全家福。
都爾汗叫來拉迪爾,三人并排,拉迪爾端著衣服的兩個角,阿米娜的頭挨在衣服邊,就像她依偎著拉齊尼一樣,都爾汗站著拉迪爾的旁邊,一起看著鏡頭。
這件衣服就是前文提到的“新衣服”,是拉齊尼打算去BJ開會穿的,現在,就讓這件衣服來代替拉齊尼吧。
拍完后,阿米娜小心翼翼的將衣服疊起來,輕輕放進柜子里,一舉一動,都好像捧著一個易碎的瓷器。
拉齊尼在生前,還有一個愿望,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夠將器官捐獻給別人。
“與其被地下的蟲子吃掉,還不如去照亮更多需要的人。”
但是拉齊尼的器官在經過冰水摧殘后,已不符合器官捐獻的要求了。
這也成了一家人的遺憾。
拉齊尼的離去,使得一個父親失去了兒子,一個妻子失去了丈夫,一對兒女失去了父親,一個大中國失去了一個英雄。
再痛苦,再難,生活還要咬牙繼續。
好在,國家注意到了西北角的這家人,帶來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