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清徽渡

第171章 春潮暮落

清徽渡 池敘稚魚 3109 2025-07-25 17:53:50

  蒲月時節,薄雨初霽。

  檐下卷簾裹在濃厚的水汽里,金絲竹篾邊緣泛著一層白霜,階前積雨剛掃,半開的支摘窗內,隱約可見錦繡堆疊的軟榻一角。

  塌前擺著一雙玉色的緞面云頭錦履,鞋尖綴著米珠攢成的山茶,明珠生韻,花如積雪。

  暖閣內的光線,濃稠像是化不開的墨,更漏聲穿過紗帳,檐下水珠滴滴答答。

  夜幕剛落,闃無人聲。

  這時,一道匆遽的腳步聲打破了原有的肅寂,裙角翻飛,舉步甚急,在蕭蕭風中繞過層層宮宇,匆匆而行,直奔重華殿。

  進了暖閣,尚未待得喘息平穩,已然喚出聲來。

  “太子妃!”

  銀色珠簾內側,茶蓋掉落在杯盞上,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

  隔著簾幕,一道嬿婉倩影慌張地站起,撥簾迎出。

  女子不過二十余歲,挽云鬢,著華裳,眉若新月卻縈愁霧,眼似秋水只含凄霜,不難看出此時內心惶恐驚慌,粉嫩的指尖因著過于用力,被她捏的微微泛白。

  “如何?”

  余錦鳶上前兩步,語聲急切。

  珠卉幾近帶著哭腔:“太子妃,是真的,昨夜的事!老爺已經下獄,被大理寺的人帶走了,夫人親眼瞧見老爺被扒了官服,急火攻心,昏了過去,到現在……到現在人都還沒醒……”

  腦中“轟”地一聲,消息得到證實,最后的希冀破滅,余錦鳶身子一僵,臉上當即沒了血色,口中斷斷續續地發出聲音….…

  “怎……怎么會……?”

  余錦鳶面色灰白,腦中往事盡旋。

  她自幼溫婉柔順,貞靜嫻雅,是當年汴京出了名的賢德淑女,十六歲初入宮闈便頗得圣意,十七歲侍奉東宮,此致經年,德行淑蕙,未敢逾池。

  自前朝始,她余家便跟隨先皇征討天下,現如今其父兄皆封爵受祿,輔弼朝堂,究竟是出了什么事,能叫皇上連她父兄當年勞苦都不念了。

  如此滅頂之災,滔天大禍,余錦鳶如何還能受得住?

  雙腿一軟,一聲輕吟,人當即便有些站不得了。

  “太子妃!”

  身旁的兩名宮女與珠卉一起扶住了她。

  “太子妃,身子要緊。”侍女蹙眉心疼道。

  “太子妃,你怎么樣啊?

  宮女三人皆忍不住哭了出來,想著往昔風光無兩的余家與溫室中長大,無憂無慮的小姐,如今落得這般人命危淺,朝不保夕的局面,心中何止是酸楚?

  余錦鳶單薄的身子晃了幾晃,手扶住額頭,有些暈眩,心中翻江倒海了般,但沒讓眼淚落下,非但如此,緩緩抬手,截斷了宮女幾人的話。

  屋中變得安靜下去,唯剩下三名宮女抽噎的余音。

  余錦鳶心間冰涼,不由得攥緊了顫抖的手。

  “太子妃,不若求求殿下吧!”珠卉猶豫半刻,還是試探著開了口。

  余錦鳶扶額輕嘆一句:“求殿下也尚能頂用,殿下仁和閑逸,素日不喜插手朝堂之事,況……”

  余錦鳶搖首戚嘆:“況……東宮歷來于圣前也說不上話,若因我之緣故害累的殿下觸怒圣上,反遭圣上愈加厭棄那便更得不償失了。”

  珠卉垂首墜下兩滴清淚,吞下腹中悖逆怨懟。

  如今余家之事會不會牽連太子她并不知曉,她只知道,太子無能,累的她家姑娘經年遭人白眼冷待,皇后總以孕遲施壓,王侯貴婦也多暗里輕蔑譏諷。

  好好的東宮之主,竟也活的這般困苦。

  “那……這該如何是好!”另一侍女倉皇抹淚哭道。

  “為今之計,只有……”余錦鳶眼里猶豫難堪在一陣沉默中換做三分堅定:“只有求見母后了。”

  雨夜濕悶,夏雨來得猛,也褪得急,很快只剩潮濕又細小的雨點打在地上。

  余錦鳶裹著披風,心亂如麻,此刻她已等不得傳轎輦,只攜著幾名宮女,朝著仁明殿匆匆急行。

  暮色四合,燈輝次第亮起,燈籠的紅暈在蜿蜒積水水中暈成胭脂色的連漪。

  仁明殿內,皇后已卸下釵環鉛華,身著金絲軟錦里衣正攬鏡自照。

  光華流轉,韶光不復。

  皇后抬手意欲將眼角細紋撫平,卻無意中觸到眉尾那顆小痣,皇后按著那顆小痣,滿目憐愛痛惜。

  “吾兒……”皇后對鏡啟唇輕喃道。

  這樣的小痣,皇九子袔彥自降生時便同有。

  立侍宮女見此情形皆垂首哀切,不敢發一言。

  這時,殿外傳來宮人通報:

  “皇后娘娘,太子妃現于殿外求見。”

  “哦?”皇后斂了心神,將目光從銅鏡移開。

  “怕不是為了益伯侯之事前來。”榻側年歲稍長的姑姑上前一步躬身提醒。

  “叫太子妃于偏殿待候。”音色冷緩,難辨情緒。

  “是。”宮人得令告退。

  側殿內,珠卉伸手上前侍候。

  “太子妃娘娘,還是將披風褪去吧,水浸潮重,恐生病氣。”

  余錦鳶點了點頭,她心中煩難,現已分不清到底是是脊背寒涼還是心間驚冷。

  未幾,便有宮人入殿通傳。

  “太子妃娘娘,皇后娘娘有請。”

  待宮人言罷,余錦鳶便隨之入殿。

  大殿之上,融融金盞,滿室瑩黃。

  皇后復又上妝戴冠,著絳紫常服踱步致大殿鳳座。

  “太子妃。”皇后并無他言,只側目瞥視她。

  “太子妃”三字如粟芒搔于臂背,余錦鳶軀體輕顫,指緣已深深壓進掌心。

  余光瞥見一道頎長身影跨過門檻,便立刻隨眾人一同伏拜下去。

  “母后,母后救命!”余錦鳶伏于地上,抽抽噎噎,哭了幾聲。

  “你母家之事本宮已知曉,凡遇大事且須心定,身為主子,當著滿宮奴才的面哭哭啼啼,成何體統!”皇后冷哼一聲,語調盡是不滿。

  余錦鳶身形顫動,止住了抽泣,垂著頭不敢抬起。

  余錦鳶對這個母后無疑是懼怕的。

  甚是懼怕到極致,只消想想便周身上下如沁冰水,毛骨發寒,怵得很。

  “兒臣知罪,事發突然,兒臣……兒臣實在無法……求母后垂憐兒臣,救救兒臣母家吧!”余錦鳶抬起頭顱,淚眼婆娑地望向皇后。

  “你父兄虛發鹽引,中飽私囊,證據確鑿,你叫本宮如何救得?”皇后無奈搖首反問。

  “若母后處不得救,那兒臣父兄命休矣!”余錦鳶忙叩頭求情。

  “欸,你且去吧。”皇后輕嘆一聲擺了擺手,言罷便要起身。

  見皇后擺駕欲走,余錦鳶跪步上前挽留:“母后!母后留步!”

  “求母后垂憐與我!母后!”余錦鳶眼瞼皇后袍襟自眼前劃過,卻不敢伸手扯留。

  “母后,昌平候主管鹽務,其子任榷鹽院判官,兒臣兄長只暫任轉運司,如今務有疏漏,卻將兒臣父兄下獄,那昌平侯一家康泰安樂,是何道理?”余錦鳶滿腔憤懣,咬牙申屈。

  “太子妃!”皇后聲音驟冷,出言打斷:“你身在內闈,豈敢私論朝堂事宜,此事自有官家決斷,你言辭激烈,甚有怨懟之意,這是天家兒媳該有之?”

  “母后!”余錦鳶心間大駭,忙措辭道:“兒臣忽聞母家遭難,一是方寸大亂,才脫口不敬之言,可兒臣父兄之忠心,天地可昭,此案定有冤隱,只求母后垂憐,于御前進言一二。”

  “太子妃今日憂思過慮,殿前失儀,且回東宮將養思過去吧。”皇后撩裙下階。

  “母后!”余錦鳶昂頸挽留,兩行清淚映得面頰愈發青白。

  未行至內殿,皇后的腳步突得頓了頓,回首轉身又道:

  “你父兄性命無憂。”

  余錦鳶長呼一口氣,忙接連叩首:“兒臣謝過母后!”

  “若真要謝,便好生想想你能為本宮做甚。”皇后臨下而視,滿目高深。

  余錦鳶咬緊了唇,滿腔委屈未敢言語,哀默良久,終是叩首應道:“兒臣謹遵母后教悔。”

  一路渾渾噩噩,也不知怎的走回寢宮。

  她浸在浴桶之中,祛著被潮雨侵染的寒氣,心中五味雜陳,雖已不再覺得冷,身子卻還是時而有些發顫。

  余錦鳶闔眸細思,她又豈能不知皇后安得是何居心?

  太子袔冗庸弱無能,空有儲君名號,實為官家所棄,如今儲君之爭,乃宣王桓王二虎相斗,自皇后失了幼子,她日夜所念便只存于東宮眾妃之身,可惜數年,東宮皆未有出。

  這些年來林林總總御醫修士見了不少,丸劑湯藥灌了不少,可腹中皆不見動靜,東宮合妃盡是如此,又以太子殿下平日并不溺情欲酒色,侍寢時日并不算多,只堪堪稱得上相敬如賓,為皇后解憂之日又待何時?若她未能盡心,那她余家生境又在何處?

  仁明殿

  侍女跪坐于榻前動作輕緩地替皇后褪去屢襪。

  “娘娘,您可要替太子妃進言?”陶姑姑稍一思量上前詢問。

  “此鹽案不待問詰,草草結案,欲蓋彌彰,只究益伯侯之錯而不遷怒昌平侯一家,實怪矣。”皇后斂眉沉思。

  “依娘娘之意,是誰人要害益伯侯一家?”

  “益伯侯獨大,是以東宮視為仰仗,東宮之依仗便是本宮之依仗,同屬一氣,即使太子妃不來相求,本宮也不會袖手旁觀。本宮原以為如此和東宮作對的,定是老三老七,可如今細細想來,宣王遠在定西,桓王仍在臨川,如何操此大計?若非他二人,又是誰人在暗搞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肥西县| 江陵县| 灵宝市| 中宁县| 华蓥市| 衡南县| 白城市| 石景山区| 扶风县| 攀枝花市| 陆良县| 肇庆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阿巴嘎旗| 通道| 宜兰市| 固始县| 辽中县| 乐陵市| 汉源县| 成安县| 恭城| 广州市| 安塞县| 永年县| 黎平县| 绥江县| 偏关县| 工布江达县| 永新县| 秦皇岛市| 锦州市| 宜州市| 铁力市| 雷州市| 高安市| 紫云| 玉田县| 宁强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