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薄利多銷
還邀請陳光耀共進午餐,放松娛樂。
場所是西河大酒店,西河縣最好的酒店,沒有之一。
酒店高層,據說還有高檔服務。
服務員全是大學生,顏值高,長得嫩,很多老板都愛去。
陳光耀婉拒。
在他心中,高顏值一詞,在新南,只配一人。
那就是對A。
其余的,不過胭脂俗粉。
“陳總,真不去?”
昌建剛錯愕,年紀輕輕最愛玩,可他呢,居然拒絕。
“不去。”
陳光耀晃腦,轉身揮揮手:“走了,昌總,公司還有事,得趕緊回去。”
然后攔下輛的士,鉆入把門關。
路邊,昌建剛笑著贊:“不近女色,阿正不剛,心懷夢想,90后這群孩子,倒還蠻出息的。”
…………
上午十一點,陳光耀來至一家網吧。
目的,在招聘平臺發布招聘信息。
飲料行業他懂得不多,所以需要找一位職業經理人。
他出錢,別人出力,這樣才能把活干好。
要全靠自己摸索,等他熟悉飲料行業,廖師傅肯定已上線,風口早沒了。
網吧網管是一位小妹,爆炸頭,粉毛,小小的個子,可愛的臉。
著裝,殺馬特。
下面粉,上面也粉,鞋子也是粉。
“帥哥是會員嗎?”
可愛妹笑容甜,聲音嫩。
難得有位著裝正經的帥哥,她不自覺的多添三分熱情。
“不是。”
陳光耀拿出五塊放收銀臺:“幫我沖三塊就行。”
“好的,您稍等。”
把錢收,可愛妹彎腰雀躍操作,衣領稍開,隱約有溝。
看幅度,應該是B。
口罩也是粉。
沖好錢,可愛妹遞出網卡,還有兩硬幣:“給。”
“謝謝。”
“不用。”
目送帥哥走遠,入臺開機,可愛妹把笑收,入座身后的電腦椅。
隨手拿起臺前那面圓鏡,懟臉照,小手折騰了一會粉毛,笑容又浮現:“嗯,不錯,挺美的。”
發布招聘信息,陳光耀只用了十分鐘。
電腦他也不愛玩,索性坐著等待,反正有空調,不吹白不吹。
之后半小時,陳光耀接了至少八個電話。
都是上門找工作。
五個是小白,飲料行業,一問三不知。
其余三個,一個干了半年。
剩下兩個,經歷有兩年。
這兩人,對于飲料行業,還算熟悉,能說出一堆專業術語。
比陳光耀還懂。
他做出決定,準備見見這兩人。
正要回電話時,手機再次響起,是個陌生號碼。
不用猜,肯定又是被高新吸引。
職業經理人,陳光耀給出的月薪,為三萬。
年底還有獎金。
年薪近四十,這種崗位在新南,屈指可數。
陳光耀接了電話。
“陳總,您好。”
對方很客氣,聲音成熟穩重,年齡預測在四十加。
“你好,你叫什么?”
“陳總,我叫陸人博。”
對方語氣謙卑,做自我介紹:“今年三十六,畢業于夏大,學的經濟管理,曾有過創業經歷,跟陳總一樣,做的是飲料,不過只堅持兩年,因為缺少資金,就轉手了。”
聞言,陳光耀眸光閃。
陸人博!
這個名字,他有印象。
是前世廖師傅飲料品牌的總經理。
在12年,他的采訪視頻,還多次登上過新南當地電視臺。
因為不俗的顏值,再加總經理的身份,他的視頻一經推出,就受到許多當地人的轉載。
風頭和熱度,甚至一度蓋過了廖師傅的CEO。
“陳總,您在嗎?”
電話那頭傳來聲音,陸人博沒急,依然沉穩。
“我在。”
陳光耀回神,沒舔的心思。
對方是個商才不假,可這個世界缺商才嗎,不缺。
缺的是資金和風口。
“陸先生,畢業于夏大,還有過創業經歷,重新捯飭捯飭,你其實可以另起爐灶,為何非要出來找工作呢?”
陳光耀問。
“是這樣的,陳總,上次創業,其實我自己投入并不多,而是找的投資人。”
陸人博:“一開始,聽完我的商業模式,幾個投資人都非常認可,便投了錢。結果飲料一經推出,上線實踐,銷量卻慘不忍睹。”
“折騰了兩年,投資人再也頂不住,紛紛跑路。轉賣公司后,我也有再次創業,可有過一次失敗,投資人就會將你拉入黑名單,再讓他們投錢,比登天還難。”
“哪怕商業模式再好。”
這些事情,在12年的電視采訪,陸人博也講過。
而且,當年廖師傅的商業模式。
從農村包圍城市。
模仿康師傅。
貼大號標價圖,搞低價競爭。
他也說過。
不過是不是出自于他,還不清楚。
當然,模仿康師傅這條,被記者問起時,他是含笑帶過,并沒提。
并且始終堅持,廖師傅走的是原創,符合法律法規,正當競爭。
“如果我請你來管理,推出新的飲品,你會用什么商業模式?”
陳光耀問,想確認一下。
“陳總,我們可以當面談嗎?”
“可以。”
陳光耀:“你來西河縣,天嬌網吧。”
“啊?”
稍愣,不過馬上反應過來,點頭答應:“哦,好的,陳總,我這就趕過去。”
“嗯,待會見。”
…………
一個小時后,陸人博趕至天驕酒吧,一番尋找,見一年輕人沖他不斷招手,當即趕了過去。
“您是陳總?”
他確認,陳光耀實在太年輕,會懷疑很正常。
“對,是我。”
陳光耀帶笑:“全名陳光耀,陸哥可以叫我光耀。”
“陳總叫人博就行,陸哥太重,不敢當。”
直呼老板名字,陸人博覺得不妥。
即便對方年輕,現在還不是老板。
“坐吧,陸哥。”
陳光耀拉過一張椅子,推至身旁,叫陸哥順口,他不想改。
況且人家年紀大他十六,稱一句哥,也不為過。
陸人博入座,雙腿并攏,稍緊張。
畢竟不再是老板,低調謙虛點,總歸要好。
陳光耀開始問話。
主題依舊,推出新飲品,陸人博會怎么做。
陸人博斟酌一會,才娓娓道來。
結果很遺憾,他提出是老套方案。
農村包圍城市。
模仿康師傅。
做自制品牌冰箱,貼大號標價,搞低價競爭。
每一樣,通通沒有。
他的想法是,做一款全新飲料,價格對標可樂和紅茶,然后推出同時,找明星在電視臺打廣告,搞宣傳。
說至最后,他神色微凝,也不是那么自信:“陳總,說不比做,當下的飲料市場,全國人民皆知,四分天下。”
“要真實踐,搞全新產品,一系列方案全部落實,能賺錢的把握,我的真實想法是,不足兩成。”
不足兩成,賠的幾率,也就是八成。
聽完,陳光耀很想回一句。
大哥,你想多了,真要照你說的做,百分之百賠,根本沒得賺。
不等陳光耀開口,陸人博繼續,從身上拿出張銀行卡,放置電腦桌:“陳總,這張卡里,有我所有的存款,一共三十萬。如果您愿意試一試,我愿意全部投入。”
“……”
不愧是夏大畢業,自信這方面,確實值得佩服。
全部身家,三十萬,賭一個未知,現如今的新南,恐怕也找不出幾個。
陳光耀不看卡,盯著他:“你想要股份?”
“百分之十就行。”
陸人博眼眸堅定:“工資可以減半,只要夠我吃住。”
工資減半,他倒不在乎,陳光耀更在意的,反而是那入股的三十萬。
當下,他可是非常缺錢,瓶裝原料、品牌設計、包裝、自制品牌冰箱、水費、電費、研發、人工、伙食、業務員、貨車
每一樣算下來,都得不少錢。
而這三十萬,可以解燃眉之急。
起碼能供工廠開業,開始生產。
加快西河縣的布局。
至于之后用錢的地方,陳光耀有服裝為他賺。
雖然賺的少了,但一天維持五六萬,也不是問題。
“我可以答應你入股,給你百分之十,但我也有條件。”
陳光耀回。
人家做過飲料,有能力,還有錢,只是沒有好的商業頭腦,招他進來,從事職業經理,完全沒問題。
當然,他還得具備一條,要聽話。
“陳總您說。”
陸人博坐如松,眼都不眨。
“你的商業模式,我不能用,也不會用。”
陳光耀直言:“我得按我自己的方式來。如果你覺得可以,這三十萬,我收下,如果不行,陸哥請出門右轉。”
陸人博面色凝重。
沉吟十秒,才開口:“陳總,您的商業模式,我能聽聽嗎?”
陳光耀點頭:“可以。”
然后,一字一句,娓娓道來。
農村包圍城市。
模仿康師傅,創唐師傅飲牌。
自制品牌冰箱,放自家飲料。
貼大號標價,搞低價競爭。
聽完后,陸人博久久不語。
半天,才憋出一句話:“陳總,這樣做會被起訴吧。”
陳光耀搖頭:“不會,康和唐,差距還是蠻大的。”
“可飲料賺的本來就少,降至兩塊五,哪怕有銷量……”
陳光耀打斷:“我走的就是薄利多銷。你要覺得不妥,把卡拿上,出門右拐就行。”
前世賣礦泉水都能當上首富,何況還是飲料。
只要銷量好,根本不愁沒錢賺。
當然,靠賣飲料當上首富,陳光耀自認為,希望還是不大。
但賺大錢肯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