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〇)附錄1:天涯詩會創版十六周年紀念訪談古不為(整理版)
天涯詩會創版十六周年紀念訪談古不為(整理版)
2020.6.21,今天是天涯詩會誕生16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個特殊而意義非凡的日子,我們特別邀請到兩位對詩歌有獨到見解的嘉賓,針對詩歌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上期已經在莊曉明先生的采訪中收獲巨大,受益良多!那這一期我們的神秘嘉賓是誰呢?他就是大家熟悉的詩會老朋友古不為先生!
古不為,本名王國珍,曾用筆名北岸舊雪,生于1964年。1988年開始發表作品。中詩論壇2020年度十佳詩人。中詩網第七屆簽約作家。入選中詩網中國詩人名錄。中國文學論壇駐站詩人。作品散見于《中國青年報》《青年作家》《星星詩刊》《時代青年》《長江詩歌》《速讀》《大家》《周口聲屏報》《周口日報》《詩中國》《詩歌周刊》等報刊,入選《當代人隨筆選》《2020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等數種文集。著有長篇小說《那些年路過的幸福》《老夫少妻的婚姻危機》。出版詩歌合集《與己書》《與君書》。
歡迎并感謝古不為先生作為天涯詩會創版16周年紀念日特邀嘉賓接受這次訪談!
浮云ys(天涯詩會斑竹):
我想問古詩兄的第一個問題是:從您嫻熟的現代詩歌創作上,寫詩有些年頭了,為什么會喜歡上用現代詩歌這種體裁進行文字創作呢?
古不為:
我是13至15歲那兩年上的高中,我們那時候初中、高中都是兩年。應該是在高一或者高二的一個暑假里,我從父親的藏書里,發現了一本發黃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版、1958年第四次印刷的《裴多菲詩集》。扉頁上,留有父親俊美飄逸、功力深厚的行草體鋼筆字:購于黃河SMX地勘總隊于一九五九年一月二日。父親是生于1938年,他買這本詩集的時間是21歲,正是一個愛詩的年齡。順便說一句,我曾經看到過父親年輕時候寫給母親的一首情詩,把母親比喻成一朵桃花。從父親的藏書看,父親應該寫過不少詩歌,但是,我只看到過他寫給母親的這一首。我看到這本詩集最早的時間應該是1977至1979年之間,也就是13至15歲之間。那年暑假,我去父親的園藝場看果園,就帶著這本詩集。像是發現了一個新世界,我很喜歡裴多菲熱情如火的風格,吸引我的還應該有詩中神秘的異國情調,和迥異于自己的人生。從此,這本詩集伴隨了我至少20年。現在,它還在我的書架上。
我之所以喜歡現代詩歌,原因有兩點:一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二是個人天性的契合,也就是所謂的愛好吧。
浮云ys:
您堅持詩歌創作這么多年,除了個人愛好,還有哪些力量觸動您一直在堅持寫詩呢?比如,所經歷過的,遇到觸心的事物,是不是就會激發一種自然而然希望用詩歌來表達的潛意識?
古不為:
首先,毫不掩飾地說,不怕您笑話,我從小就有成名成家,成就一番驚天動地偉業的夢想。哈哈,現在看來,確實只是夢想而已。同時,一輩子都有一種無法磨滅的深入骨髓的英雄情結,不愿意碌碌無為虛度一生。大多數時候,都覺得自己就是中國版的唐吉訶德,夢想在現實面前,時時處處都在碰壁。整個人生,就處于不盡的矛盾和糾結之中。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有毅力卻缺乏天賦,有想法卻少有機變,天性浪漫卻又生性固執。滾滾紅塵之中,人生百年,怎樣才能夠躲過平庸、轟轟烈烈過一生呢?最后發現,詩歌或許是自己達成目標的一條捷徑。于是,詩歌作為通往彼岸的一葉白帆,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從心靈港灣啟航了。時至今日,雖然彼岸渺茫,卻依舊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其次,我愛詩歌,詩歌也改變了我的命運;詩歌改變了我的命運,我更愛詩歌。雖然沒有天賦異稟,但是,通過不懈努力,24歲的時候,處女作終于變成了鉛字,并且,陸續有一些文字,見之于報端和期刊。這無疑增強了對自我的肯定和不斷前行的動力。同時,對文字的熱愛,兩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第一次是25歲,企業詩歌朗誦會獲得第一名,被企業任命為副科級的分廠團高官。第二次36歲,參加企業改制競聘的演講答辯,斬獲公司正科級綜合辦公室主任一職。我們廠曾經是省管的大型一類國企,這兩個崗位,至少都是營一級軍轉干部才能夠干得上的職務。
滄海一粟,雖然這些經歷不值一提,但是,通過詩歌創作確實不斷鍛煉提升了自己。我一直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也是一顆努力閃耀著的,為浩瀚夜空增添熠熠光彩的星斗。同時,您所提出的問題就有了的答案:不僅僅是愛好,還有成就感和榮譽感,才是我一直堅持詩歌創作的動力所在。
浮云ys:
請問古兄:在詩歌界,有很多聲音說現代詩歌是屬于“小眾”的,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古不為:
說白了,說詩歌屬于“小眾”,就是說閱讀詩歌的人很少。
按這個定義來對照當今的詩歌現狀,說現代詩歌是屬于“小眾”的,沒有一點問題。進一步說,古今中外,詩歌都是屬于“小眾”的。
為什么呢?
第一,寫詩的人屬于“小眾”。
首先,靠詩歌吃飯極難,就限定了寫詩的人必須屬于“小眾”。詩歌不能當飯吃,詩人得吃飯,完全靠寫詩養活自己的人鳳毛麟角。記得88年我發表的第一首詩歌,稿費10塊錢。雖然那時候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十塊錢,但是作為一般詩歌愛好者,在報刊發表一首詩那是相當地困難,開玩笑地說,不比女人生孩子容易多少。
其次,有詩歌天賦的人能不能靠詩歌吃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發表一首10塊錢,如果你一個月發表10首,就100塊,超過一般人工資了,就可以靠詩歌吃飯養家。但是,應該是萬中挑一的人才做得到。在21世紀的今天,哪怕詩歌天才也不行。許立志應該是詩歌天才,窮得跳樓了。當然,靠一首詩一鳴驚人的余秀華應該能夠以詩歌為生了。但是,中國就一個余秀華,而且,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話能用詩歌的形式說出來,不僅吸引了時代的眼球,還能讓詩歌界奉為高手,著實是需要極大的膽識的。小眾是必然的。
再其次,從詩歌體裁自身的特點來說,詩歌也必須“小眾”。
自古有“詩向會人吟”之說,說明不是所有人都懂詩歌。實際上,在我詩歌創作實踐40年以后的今天,我都不敢說自己百分百悟透了詩歌的真諦。隨著詩歌實踐的不斷深入,我們對詩歌的認識也一定會不斷深刻。如此說來,真正在詩歌的本質層面創作詩歌的詩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小眾”是必然的。甚至有人說,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多,中國寫詩的人有多少?有人估算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有十萬,千分之一都不到,肯定屬于“小眾”了。
第二,讀詩的人更屬于“小眾”。
詩歌體裁的獨特藝術特點,要求詩歌語言不能直白,必須言在此而意在彼,必須含蓄,這就讓讀者讀來有一種隔閡感,像猜謎,甚至有點費勁。很多人說,現在的很多詩歌讀不懂。我在某期貨論壇發表詩歌,就被人罵,你就不能好好說話。詩歌是一種高雅藝術,所謂詩如酒,又如茶,需要品。想要欣賞詩歌的美,需要足夠的耐心。讀詩的人不多,懂詩的人更少,所以,“小眾”是必然的。
其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詩歌界出現了汪國真現象,汪國真的詩歌是大眾能讀懂能接受的,我也很喜歡。后來,詩歌界的風向變了,一些學院派、朦朧派、象征派詩歌,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西方詩歌逐漸流入國內,極大地影響了國內詩人的創作走向。詩歌越發地“小眾”化。這樣的變化,和立于詩歌潮頭者如何引領有密切關系。
第三,愛好詩歌的人,應該都是與生俱來有靈性的人。而擁有詩歌靈性的人,必然是屬于“小眾”的人。
詩歌真的不能讓大眾接受并讀懂嗎?不能“大眾”化嗎?
近些年來,有人提倡口語詩,這是一種好的嘗試。我覺得汪國真的詩,也應該屬于口語詩。一切好懂的詩都應該屬于口語詩。關鍵是,口語詩首先得是詩,不能只有口語的形式,沒有詩的內核。
總之,努力讓詩歌大眾化,應該是一種正確的方向。
浮云ys:
現在好多詩歌寫手創作初期分行碼字只是覺得好玩而起筆的,以您創作詩歌的經歷,初學者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古不為: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講詩歌創作的方法和路徑。
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多讀多寫。
《紅樓夢》里有香菱學詩一章,詳細記載了一代文學巨匠曹雪芹大師借黛玉、寶釵之口,教人寫詩的過程,有心的詩友應該認真學習一下,應能受到不少啟發。
下面我就簡單地來談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是多讀。有志于把詩歌創作做為一生理想的人,博覽古今中外已有定論的著名詩篇,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博覽百家,才能有所對比,有所感悟。繼而選出自己喜歡的詩人和作品,尤其當代中國詩人的作品。不需要太多,有三五個契合的優秀詩人的作品足矣。當然,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的心儀對象。此時,就不必再只顧數量,不顧質量了,慢下來精讀,如飲名酒名茶,慢品細品,多多回味,常常浸潤其間,日久定有所得。另外,我也曾經提倡過,不要過多地用功于太過出名的詩歌作品,那樣容易審美疲勞,不容易形成自己獨有的閱讀體驗。
其次是多寫。開始創作的時候,我不反對模仿。我本人也曾經模仿過余光中的《鄉愁》,創作了一首《希望》,發表在當地一家報紙上。你會發現,我模仿的是他的思路,在語言上沒有一個字雷同。不然,那不叫模仿,只能叫抄襲剽竊。然后,模仿不能太多太久,不能太像,像我者死,超越者生。我們常聽說,誰誰的作品,有某某大家的影子,那就是學習和吸收的痕跡,是把所學對象的精華,融化到自己的骨髓里了。多寫,更重要的是,在博覽百家基礎上的獨創一家,不同于任何一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才是目的。寫了一輩子,寫的只是像某個詩人,沒有創新和超越,那就叫失敗。
浮云ys:
寫詩是否有速成法?比如一個初學者打算花三兩個月寫成有一定水準和深度的詩作,你覺得是否可行?
古不為:
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初學者也有多種情況。
譬如,一張白紙的小年輕,和一個有多年文字功底的散文作者,都同時開始學習詩歌創作,進度肯定不一樣。即便兩個都是一張白紙的小年輕,也會因為天賦不同,而有不同的進階速度。
這個世界肯定是存在擁有詩歌天賦的人的,這些人可以速成,他們可能在一接觸詩歌很短時間內,憑直覺,就能快速進入詩歌創作的正確軌道。我覺得像跳樓自殺時只有24歲的青年詩人許立志,臥軌自殺定格在25歲的著名詩人海子,身縛石塊萬泉河自沉而亡年方24歲的青年詩人戈麥等等,都是詩歌天才,這些人都是速成者。但是,這樣的人很少,應該說罕見。必須說明一點:我們都會羨慕天才詩人的非凡才華,并希望自己能擁有這樣的才華,但是,絕對不會羨慕這些天才詩人的實際人生,因為他們的人生,必定是充滿了難以忍受的貧窮、艱辛、恥辱、冷漠、凄涼、絕望,正是這些地獄般的烈火煎熬,才催生出他們心靈深處的詩歌精華!非凡的詩歌,一定出自于非凡的苦難。杜甫所謂文章憎命達,就應該是這個道理吧!
總體而言,只要不是天才,速成很難。
兩三個月時間,能寫成真正意義上的詩歌,很不容易。
文學是慢功夫。不僅有外在的文字上的功夫,更有內在的思想情感方面的修煉,要達到濟世益人的水準,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任何一項有高超技術含量的行當,都不可能速成。譬如醫生,能速成嗎?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詩人,絕對不會比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醫生更容易。
浮云ys:
寫詩,寫好詩,也是一件對草稿不斷修正,耗時耗力,一點都不輕松的事情。詩歌的魅力是一個來自于字詞不斷選用棄用選用的過程,直至成為一首有生命的詩歌。在連字成詞、組詞成句、列句成詩,并不斷重新組合,重新架構,最終全詩定稿的整個過程,請您結合自身的創作實踐,舉例詳細談一談?
古不為:
現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的交流,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年輕的時候,那可是強的太多了。
那年代交流全靠書信,一封信十天半個月來往一趟,就不錯了。鋼筆字工工整整謄寫好詩稿,裝入信封,寄到你知道的某雜志社編輯部。然后耐心地等啊等啊,滿懷希望等了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終于等到了回信,匆匆忙忙拆開信封,最想看到的是采用通知,或者領取稿費的通知單,但是,往往看到的是一頁退稿通知單。甚至于連退稿通知單也沒有,就石沉大海音信全無了。
現在網上交流多方便啊!
現在很多文學網站都有的推薦、精華,包括天涯詩會的紅臉綠臉之類,都是平臺主持人付出心血給作者作品的反饋。一般文學平臺的主持人、編輯、斑竹們,大多都是創作經驗豐富、比較成熟的作者。他們的推薦就是對作品質量的肯定,對于初學者來說,就是了解自己作品水平的有效途徑。絕大多數的詩歌作者,基本上都是業余的、靠自學摸索進行創作的,有沒有這個反饋,是截然不同的。寫了許久都沒有作品被推薦,某一天,突然有一篇作品被平臺推薦了,那就說明你進步了,作品被認可了。
對于創作經驗相對較多的作者,如果作品沒有被推薦,說明你的作品沒有從靈魂深處打動斑竹,那么,這篇文字或許就是敗筆。要么就廢了它,要么就重新大修。
我講一個自己創作的例子。
前段因為一個念頭或者靈感,我寫了篇習作,在詩會的題目是《泅渡》。發出來以后,詩會靜悄悄的,評者寥寥無幾。我就換個題目《踩在腳下的永遠都不是彼岸》,發在其它欄目。題目不同,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只有一個我常去的平臺給評為特別推薦作品,其余的大多門前冷落車馬稀。于是,我敲定這篇東西應該歸類于敗筆行列。畢竟是自己的心血,又不忍拋棄,就決定回爐重造。后來就有了《彼岸花》的出世。這兩篇文字,后一篇是由前一篇修改而來的,但是內容卻有很大的不同。當然,兩篇文字的命運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國作家網,底稿《泅渡》被退稿了,修改稿《彼岸花》被采用了。
這樣的例子,在我多年的創作實踐中,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泅渡
波濤靠近時,圖謀已久
前后左右,簇擁魔性的花朵
從來,這些有情又無情的存在
在綻放和凋謝的輪回里,來不及轉身
柔若無骨的水啊,深不可測
在冬季,江河懷揣徹骨的冰寒
就為了榨干泅渡者的毅力
手和腳都是天然的船槳,推開牽絆
擊碎沉淪
終于,握住彼岸的手
才發現,踩在腳下的永遠都不是彼岸
再回眸,彼岸花隔著水,隔著一生長嘆,在遠方
瞬間開遍
(2020/05/31原創)
█彼岸花
近距離接觸的波濤,借風之力
變幻出無數魔性的花朵
從來,這些有情又無情的狐妖
在綻放和凋謝的輪回里,毫無節制地
揮霍著自己的冷艷和凄美
柔若無骨的水啊,一如紅塵
深不可測
歲月切換到冬季
江河打開徹骨的冰寒
驗證泅渡者的毅力是否足夠
雙手和雙腳
發揮船槳的功能,推開牽絆
擊碎沉淪
等握住彼岸的手
彼岸花都謝了
隔著水依舊是對岸
彼岸花挑釁似地,高舉著
馨香,明麗,絢爛
(2020/06/01原創)
浮云ys:
從作者的角度,現代詩歌的理性和感性如何把控?從讀者的角度,如何判斷一首詩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或者把理性和感性暫以哲理和抒情區別,請您也舉例談談它們。
古不為:
現代詩歌創作中展現出的理性和感性、哲理和抒情,看似對立的,其實應該是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感性的特點是偏于直接性、形象性、具體性;理性的特點是偏于間接性、抽象性、虛擬性。
感性和理性,都不是事物本身,都屬于對事物的認識范疇,只是階段和程度不同。
這些都屬于哲學問題,說起來都很抽象。然而,詩歌還真的具有哲學性,因為詩性和哲學性有重疊的部分。所以,詩歌分類里就有哲理詩這個分支。
還是舉例子說明一下吧。
█有的人
——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BJ
我認為這就是一首哲理詩。為什么?因為自始至終都在說理,在向讀者說明一個道理。它更符合理性認識的特點偏于間接性、抽象性、虛擬性,而不符合感性認識的特點是偏于直接性、形象性、具體性。
但是,這首哲理詩中,也有形象,也有抒情,不是純粹的說理,不然的話,就不叫詩歌了。
再看一首詩:
█斷章
文/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有人說,這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理由是:他將蘊藉的哲理通過精巧的極具畫面感的詩句表達出來,雖只有短短四行,卻回味悠長。
我認為這是一首抒情詩。道理很簡單,因為它更符合感性認識的偏于直接性、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毋庸置疑,它也蘊含哲理性。但是,它首先是一首抒情詩,其次,蘊含哲理性。許多抒情詩,或多或少地都具有哲理性。二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只是偏重于某一個方面而已。
那么,我們怎樣界定兩個類型的詩歌呢?
我的觀點是:
第一,凡是直接地明白地闡明道理的詩歌就叫哲理詩。譬如第一首《有的人》,作者說的道理很明白;凡是寓理于景、寓情于景的就是抒情詩。說它蘊含哲理,卻又說不清道不明,可以有多種解釋。
第二,偏于概念性語言表達的詩歌就是哲理詩;偏于用形象思維和意象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就是抒情詩。
這樣,不知道說明白沒有?
浮云ys:
當寓情于物時,情感收放的度要如何把握才更融洽得當?怎樣判斷詩和分行散文的區別?
古不為:
詩歌語言和散文語言是有明顯區別的。
第一,詩歌最忌諱敘述和描寫,散文卻沒有這個限制。創作一首詩,卻從頭到尾在敘述描寫交代說明,那就不是詩,而是分了行的散文。
舉例:“在那里/它不生長枝葉/只把泡桐苦苦地等/等黃昏/等清晨/卻鋪上密密石子/厚厚瀝青”之類,這樣的語言,比較缺乏光彩,詩化得很不夠。
什么叫鋪陳?就是鋪敘和陳述。寫詩不能鋪陳太多,要把鋪陳壓縮到最低限度。
“泡桐原來站立的地方/梧桐留一片相思的天空”,“既是結束黑夜的句號/又是祝福白晝的眼睛”,這才是好句子,是詩歌的語言。
第二,詩歌有“三個講究”:講究含蓄,講究意在言外,講究言在此而意在彼。散文則是有啥說啥,直言不諱。譬如:散文可以直接說,我愛你。但是詩歌應該怎么說呢?白居易這樣說:“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所以,有些不懂詩歌的人罵詩人,就是不好好說話,盡拽文詞兒。
上述兩點,應該可以說明問題了。
浮云ys:
說到詩歌的情感,對一些看似情感表達不明顯,或者干脆說“拒絕情感”的現代詩歌創作,現代詩歌也常以營設連環意象和觀察敘述寫實相搏,對這類詩歌如何從表象到本質,就是如何讀懂它們到底要表達什么?
古不為:
這是關于詩歌的欣賞問題,進一步說,就是怎樣讀懂一首難懂的詩歌?
愛好詩歌的人,特別是愛好詩歌創作的人,閱讀量都不會太少。在閱讀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類型的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好懂的,一類是不好懂的。
現在一些人提倡的口語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汪國真的詩,更早一些郭小川、艾青、孫文波等人的詩,臺灣余光中的詩等等,我認為都是好懂的詩。好懂的詩,應該不在我們此刻這一個話題涵蓋的范圍之內。
我覺得各個流派中,學院派、朦朧派、意象派、象征派等流派的詩歌是相對比較難理解的。
今天,我只談談意象派。
什么是意象?意象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第一,意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是通過形象引領出來的,是要體悟的、抽象的。第二,一個意象或多個意象的組合,構成意境。意境是靠一首完整的詩歌表達出來的,而一首詩可以由一個意象組成,也可以由多個意象組成。古今很多詠物詩都是單意象的詩,更多的詩是多意象的詩。
而聯想和想象,是通往意象和意境的必經之路。
這些概念百度一下,各種解讀都能看到。
這樣從概念到概念的敘述,初學的詩友可能會不得要領。
在這里,古不為給大家打一個比方,應該就能夠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意象了。
不知道各位在家里腌過大蒜沒有,但肯定都是吃過的,至少都是見過的。
腌蒜需要的材料:一是大蒜,二是食鹽、白糖、醋、水組合的溶液。腌制過程就不說了。
大蒜就是現實中的物象,混合溶液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聯想、想象,最后腌制成的能吃的美味可口的腌蒜就是意象。
還是舉個例子。美國意象派鼻祖詩人龐德代表作《地鐵車站》,這里給出兩個翻譯的版本:
譯文版本一:
這些臉在人潮中明滅
朵朵花瓣落在
濕潤的
黑粗樹枝上
譯文版本二:
在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般顯現,
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
關于這首詩的寫作過程,龐德自己曾在1916年寫道:“我發現這對我為了擺脫那次在地鐵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寫了一首30行的詩,然后銷毀了,……6個月后,我寫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詩;一年后我寫了下列日本和歌式的詩句。”
在這里,我展示了兩種版本的譯文,以及詩人自己講述的寫作過程。
這首詩,就一個單一場景的意象組合。地鐵車站人潮涌動,一張張臉如朵朵花瓣,整個地鐵站看上去如黑色的枝條一樣。
這樣的詩歌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解讀,正所謂詩無達詁,誰也不能做出精準的解讀,甚至,連作者本人,都不一定是解讀的最精準的那個人。因為有時候,詩歌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100多年來,它竟然淪落為(這個詞兒是不是很牛逼?)意象派詩歌的扛鼎之作。
那么怎樣閱讀和欣賞此類難以理解的詩歌呢?
我的原則是:第一,不要勉強自己非要一次性徹底弄懂,順其自然就好,此次讀不懂就下一次,今年讀不懂就明年,隨著閱讀經驗的增加和積累,該懂的時候自然就懂了;第二,有人說,詩人會在一首詩中故意留下破綻和線索,讓讀者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者只要足夠用心去讀,一個詞一個詞去品味,再結合標題的主線提示,最終會得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讀。至于精準不精準,那都是次要問題了。因為,此類詩歌的解讀沒有標準答案。
理解這首詩的途徑,必定還在這首詩里面。通過這幾個詞語“地鐵車站”“人群”“面孔”“花瓣”“枝條”提供的信息,你可以盡情展開想象了。上述五個詞匯里面,“地鐵車站”“人群”“面孔”是眼中看到的客觀存在,而“花瓣”“枝條”是詩人聯想得來的意象。由客觀存在到聯想出來的意象,就是詩歌形成的過程。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個“地鐵車站”“人群”里的一個個“面孔”,多么像“枝條”上的“花瓣”啊!后面,讀者就可以繼續推理,從花開到花落,是多么短暫的時間啊!這情景又如人生,如歷史,如世間一切的存在一樣,生生滅滅,無窮無盡······
當然,你可以繼續推理想象下去。
浮云ys: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近三個小時過去了。在詩會創版16周年之際,最后請您說說您對詩會版面內容有哪些想要說的寄語?包括對斑竹組的一些建議?
古不為:
對于一個人來說,十六歲,才剛剛步入青年時代,一切才剛剛開始,對未來充滿神秘美好的希望和憧憬。
作為互聯網時代中國詩歌界一個巍然獨立的平臺來說,天涯詩會能生存16年之久,至今依然生機勃勃,絕非偶然事件,必有其深層的原因。天涯詩會是天涯社區這方沃土上的錦繡花園。一茬茬詩會人栽花植樹種草澆水施肥護理,不懈地努力,才會有詩會的生生不息。本屆天涯詩會管理團隊,在河山首席斑竹帶領下,齊心協力,勵精圖治,硬是把天涯詩會這塊曾經蒙塵的金字招牌,再一次打磨得锃明瓦亮,由幕后的副板重新殺回主板陣地。這種跨越式的進步靠的是什么?我認為,靠的不僅僅是管理團隊自身出類拔萃的詩歌才華,更重要的,靠的是虛懷若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仁者情懷和君子風度。
天涯詩會依托天涯社區的招牌優勢,有16年的光榮歷史,其版面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宜人性、不設門檻、不論等級、一視同仁、來去自由的特點,多年來,成為了廣大詩歌愛好者自由交流的優秀園地,曾經有不少當代優秀詩人是出自天涯詩會。相信以后會有更多的詩歌人才,立足天涯詩會,從天涯詩會出發,走向更大更輝煌的詩歌舞臺。
我曾經與河山首席斑竹,以及詩畫斑竹,暢想過天涯詩會的未來。
有那么一天,天涯詩會管理團隊能擁有20~30人的斑竹團隊,擁有30萬以上的詩人會員,天涯詩會論壇成為優秀詩歌的選稿基地,有自己的會刊,每年都有至少一部到十部詩人專集和詩人合集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
對于斑竹這塊,我本人做過幾個文學論壇的編輯和主持人,我認為,應該壯大斑竹隊伍,嚴格工作考核,從而極大限度地活躍詩會論壇,增強天涯詩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全國乃至更大范圍的詩歌愛好者加入進來。
一定會有朋友不屑地說,這簡直是癡人說夢。其實,更可悲的是,有一天,我們連夢都沒有了的時候。
最后,再次感謝河山首席斑竹!感謝天涯詩會管理團隊!特別感謝浮云斑竹的訪談!感謝交流的詩友們!深深祝福大家!
浮云ys:非常感謝詩會老朋友古不為老師抽時間在詩會創版16周年之際,與詩友們一起度過這個具有紀念性的日子,您的答復是詩會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期待下次與您再聚!再次非常感謝!
感謝大家的參與,祝大家寫詩愉快!
以下是古不為先生答詩友部分問答:
秋水漁火:
1詩歌的現代性指的是什么?
2格律詩的詩歌沒落,補救方式是什么?
3告別紙筆時代,傳承古詩意的步驟和方式?
伏愿鴻詞!
古不為:
1詩歌的現代性指的是什么?
現代人寫的詩,本身就具有現代性,不需要去追求現代性。
2格律詩的詩歌沒落,補救方式是什么
格律詩之所以沒落,是因為其太過于呆板的形式,已經不適合時代進步的要求。任何事物都有其從生到死的發展歷程,這是自然規律,任何人無法阻擋。如果一個人行將就木,什么靈丹妙藥也不能讓他起死回生。補救徒勞無益啊!
3告別紙筆時代,傳承古詩意的步驟和方式?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任何時代都不能代替的,是唯一的,無與倫比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的詩人,所創作的詩歌,也將是任何時代的詩人都不能代替的,是唯一的,無與倫比的。但是,無論我們的時代有多么偉大,都離不開對我們先輩的優良傳統的傳承。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傳承問題,只要認真去寫,我手寫我心,傳承就在其中。為什么?因為我們不是生下來就會寫詩歌,必須學習先輩們的詩歌,然后才能創作出自己的詩歌,這樣,傳承怎么會是問題呢?兒子再厲害,還能沒有父母自己從石頭里蹦出來嗎?
伍心妙爸爸:
請問古兄,詩歌原本一家,但如今詩逐漸沒落,歌依然蓬勃,為什么會這樣?
古不為:
簡單說,歌與詩是不分家的,任何一首詩都可以拿來唱,之所以說分家,那是表面現象。周杰倫的歌詞就是很好的現代詩歌,因為他會唱,于是,火起來了。那不光是歌火,他的歌詞(詩)也火。
我們大多數詩歌為什么不火?因為我們自己不會唱,也沒人發現我們的詩歌替我們唱。還有,說歌火起來了,全國才有多少首火起來的歌?
易脆的麻繩:
古先生認為現代詩歌是以情動人重要還是炫技引入重要?詩非崎嶇不能脫穎嗎?
提前學習現代詩歌,與正常修辭相悖的創作技法,會不會不入傳統教授之眼,造成高考作文不合格?
古不為:
文學包括詩歌,向來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可能千人一面,詩人們必然是各有千秋,風格各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詩歌要想發展,海納百川,包容性,有度量,才能異彩紛呈。
易脆的麻繩:
古先生認為詩歌是李白一氣呵成好還是磨章考句,李賀那般的好?
古不為:
因人而異。曹植七步成詩,那是天才!一般人還是應該多加琢磨才好,所謂慢工出細活是也。
嶺南歲月:
1,請教古先生,如何看待漢語的美,尤其是舊漢語的美?
2,舊漢語中,那些千錘百煉的詩性語言,如何運用到現代詩中?
古不為:
首先,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來在歲月淘洗中磨礪出來的供炎黃子孫交流的得力工具。漢語的美就如母親的美。舊漢語的美就如母親的母親的母親的美!
其次,舊漢語中,那些千錘百煉的詩性語言,在不斷學習中,就可以潛移默化地運用到現代詩中。
擔花郎:
古老師好。我個人覺得現代詩歌雖然可以傳唱,譬如現在的流行歌曲,但是,好的詩歌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歸之于朗誦,歌唱反而削弱了詩歌的感染力,很多深沉性的感悟體現不出來。
古不為:
這個問題有深度。你發現現在歌壇歌手們有一種連說帶唱的形式吧?我認為,和你的疑問有契合度。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歌劇,包括我們的《西廂記》《牡丹亭》《竇娥冤》都是很好的詩歌體啊!
█昨夜今晨
文/古不為
昨夜,你是風吹動的塑質門簾
夢打著節拍,你迎風起舞
你的存在,不是為了聽命于風的擺布
你說你高掛江湖,不敢忘乎所以
夜風里,你是塑質門簾拍打著的朱漆木門
拍一下,你就喊一聲疼;拍兩下,你就喊兩聲疼
連著拍,你就連聲喊疼;用力拍,你就大聲喊疼
不拍了,你即刻就沉默了
今晨,你是站在南窗外的一棵柿樹
一枚枚圓鼓鼓的金黃,沉甸甸壓彎你的慈藹
西風中搖搖晃晃步履蹣跚的柿樹啊,多像一位
拖兒帶女的母親,披掛一身疲憊的滄桑
今晨,門用一派朱紅打開大半個金秋
開啟又一幕萬果飄香的劇情
天地之間的晴朗,像愛人一樣擁我入懷
然后把生活的沉重,橫在我肩上
昨晚,我起夜的時候
全世界都睡得像個嬰兒,不知宇宙的黑
今晨,我起床的時候
鳥鳴是枝葉間流出的山溪,洗盡世間的濁
2022/09/26(33)
█大步向前的日子
文/古不為
泰山不艷羨鴻毛的輕
鴻毛不艷羨泰山的重
揮一揮手,悲傷便如黃葉
在西風里紛紛凋零
大步向前的日子
雙腿的剪刀,剪碎了
無數的黃昏和黎明
目光會生出翅膀
不能在三寸天井里生銹
被冷落的云朵依舊天馬行空
總有一件事,會讓你
把腳步當作鼓點
擂響萬里征程
而,所有的事
當你老了,都能泡在
一杯茶中
2022/10/02(34)
█一個詞的微末情懷
文/古不為
一個詞單槍匹馬
闖蕩一部又一部書里的人間
尋找有沒有躲在不朽背后的答案
主謂賓定狀補
看看究竟端得動哪一只飯碗
副介連助嘆,看看究竟哪一個位置
才是立足的地盤,在任何一個章節落座
首先都要入得了一支筆的法眼
最初的樣子,結繩竹簡
后來的裝束,真草隸篆
容顏會改,真情不變
做書名,是書國的王
做回目,身份很不一般
居段首,引領或多或少的句子
命運不濟,就落得一身輕閑
逍遙于文字的深山
當一只手,又一只手
從書架上抽出一部經典
一個詞在封面上,像鐮刀
收割塵世茂密的視線
2022/10/07(35)
(天涯論壇置頂2022/10/17)
█感謝祖國
文/古不為
1
外盤期貨美原油,像個魚餌
而我,活脫脫像一條疲鈍的魚
矛和盾,對峙到后半夜
一直堅信自己是未來的巴菲特
從來沒有想過,證券市場是個粉碎機
一點一點粉碎了濫觴時的天真
2
外盤期貨美原油,像個魚鉤
而我,是一條瘋狂愛上魚鉤的魚
半輩子了,那些商品不動聲色
像群山,忽而舉起忽而按下命運的峰谷
一根又一根的紅綠K線,甩出魚餌
一個又一個的圓月亮被釣出來了
一聲又一聲的嘆息被釣出來了
3
此刻,剛放下拖把,就覺得
拖把像我,把地板的臉擦干凈以后
就欣慰地看到,被服務的地板
以整潔去迎送著進出的腳步
一陣風是不速之客,突然薅著衣領
把滄桑和歲月,拖進了小院
4
一個個節日都是債主,輪番叩響門環
催討功名、財富、榮華、吉祥和幸福
而我只有挫折、貧窮、屈辱、禍患和痛苦
明年吧,或許明年,用足夠的心血和汗水
用田野里的耕耘,用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
繼續下注,但愿會中個好彩頭
5
人生很苦,卻仍然需要感謝
感謝母親飯后還能圍著黃昏轉幾圈
感謝親人們奔波中都能平安無事
感謝桂花,從中秋、國慶到霜降,連續四十多天
竟然綻放了一波這么久這么長的幸福
感謝祖國,在我們的版圖上,不允許任何人
妄圖描繪出一筆狼煙
(2022/10/19)(36)
█三條河遇到一座城
老家在登封縣嵩山里的潁河來了
老家在伏牛山脈石人山下的沙河來了
老家在新密市圣水峪的賈魯河來了
三條河是三只犁鏵,犁開大地曲曲折折的艱辛和阻遏
三條河都是從山里來的,三條河聚會的地方叫周口
三條河互不相識,三條河不約而同,三條河殊途同歸
三條河都是沖著老子來的,都想讀讀道德真經
三條河都是沖著龍湖北岸的太昊陵來的,都想看看七千年前
太昊伏羲氏作為人文始祖在此定都創造華夏遠古文明的神奇勝跡
三條河相會于老國槐樹下的周口,然后手挽著手
入淮河,投長江,奔大海,無論相聚之前
還是相聚之后,他們所走的路,都藏著七彎八拐
三條河要去的大海,不是最終的歸宿,只是歇腳的驛站
那澎湃洶涌的深藍里,有三條河送給大海的祝福
2022/10/24(37)
█嵩山走出的一道水叫潁河
嵩山走出的一道水叫潁河
石人山走出的一道水叫沙河
圣水峪走出的一道水叫賈魯河
一座叫周口的城,順手接住了三道水
十指輕輕一捋,捋出一條腰身粗壯的沙潁河
捋出沙潁河滾滾東去的曠達豪宕
辭別了周口,沙潁河不再回頭
在潁上,走進淮河的隊列中
在濱海扁擔港,撲向黃海的古戰場
在三江營,投入長江的萬里征程
在崇明島以東,馳騁于東海的浪谷波峰
太平洋的大聯歡里,能聽到沙潁河的鏗鏘歌聲
沙潁河站起來的每一朵浪花,都能
把輪轉的四季,舉向天空
2022/10/28(38)
█我的城,我的上弦月
文/古不為
我的夜晚,屬于我的星光陪著我
走在內環線外側人行道上
前不見李白,后不見汪國真
很多樹從我身邊走過,錯把我
當做是和他們一樣的一棵樹
我往四周挨個看過去
一時想不出來自己是其中的哪棵樹
還是每一棵樹,他們,把身上
變黃變紅的葉子,一片一片
摘下來,交給西風,眼看西風就要下崗了
北風已經等在冬天的大門口
夜晚,走在內環線外側人行道上
左手是我的城,右手是我的曠野
前面天空里,掛著我的上弦月
我的上弦月有兩個尖尖的角
一角挑著城市的繁華
一角挑著曠野的寂寞
我的上弦月有點黃,像剛煮熟切開的蛋黃
又有點紅,像你當年的嬌羞
2022/10/31(39)
(十月詩歌六首天涯論壇置頂2022/11/21)
█一塊會呼吸的石頭
文/古不為
腦溢血是一個休止符
前年三月,是一個句號
是命運之手,在有節奏的揮動中
突然握住的拳頭,終止了
小連襟56歲的生命樂章
或許是愛的潮水,太過于洶涌
厄運之外,為親人追加,半年植物人的劇情
生命的尷尬延續,不斷堆積著近處的沉痛
和遠方的茫然,我們去看他
像看一塊會呼吸的石頭
從黃瓷葫蘆里放出來的救心丸
一天出手七次,才漸漸扶穩我趔趄的悲傷
半年后,我們抬著水晶棺中的他下樓的時候
就像一群螞蟻,抬著被人遺棄的飯粒
不同的是,螞蟻抬著的是口糧
我們抬著的是半生的記憶
2022/11/09(40)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底稿)
文/古不為
腦溢血是一個休止符
前年三月,是一個句號
是命運之手,在有節奏的揮動中
突然握住的拳頭,終止了
小連襟56歲的生命樂章
或許是愛的潮水,太過于洶涌
厄運之外,為親人追加,半年植物人的劇情
生命的尷尬延續,不斷堆積著近處的沉痛
和遠方的茫然,我們去看他
像看一塊會呼吸的石頭
從黃瓷葫蘆里放出來的救心丸
一天出手七次,才漸漸扶穩我趔趄的悲傷
半年后,我們抬著水晶棺中的他下樓的時候
就像一群螞蟻,抬著被人遺棄的飯粒
不同的是,螞蟻抬著的是口糧
我們抬著的是半生的記憶
前年五月,91歲老岳父化為星斗去了夜空
去年三月,55歲大內弟化為星斗去了夜空
去年八月,50歲表弟化為星斗去了夜空
今年十月,57歲堂弟化為星斗去了夜空
救心丸是我的雇傭兵,一次次出手
救下我的人間,心被悲傷一番番淬火
變得堅硬的目光之上,越到后來
越能夠承受消息的沉重。今夜
獨自憑欄,端一杯星斗,品味春秋
2022/11/09(40)
█在詩里,一百個十年我們依然風度翩翩
文/古不為
走在內環線外側的人行道上
每一棵樹,每一叢草,每一縷風
都災難深重。奈何橋騎馬,孟婆湯坐車
電光石火一般,都在奔來的路上
走在內環線外側的人行道上
走在我的天上人間
北移的西風,如無形的利刃
多少黃葉,多少十年,已被斬落馬下
今夜,月兒沒有昨夜的圓
腳下的路,卻和昨天一樣的遠
沿著一首詩能達到親們相約的十年
在詩里,一百個十年我們依然風度翩翩
2022/11/10(41)
(中國文學論壇精華推薦)
█我的城佇立岸上
文/古不為
沙潁河是嵩山止不住的淚
白色的云舉了手帕,拭也拭不盡
彎彎曲曲不盡的苦難和悲傷
我的城佇立岸上,留不住遠行的一河風浪
卻留住了,關帝廟,老國槐,大鐵牛
留住了土生土長的鄉音,粗獷豪邁的越調
還有,三百條街的勤苦和繁華
扶著一百三十三棵古樹名木
太昊陵從龍湖北岸站起來
看一眼西南角那棵偉岸奇崛的柏抱檀
人祖爺墳前的香火就跪下了
此刻,我的城放養著的樓群
堅守崗位的一支支奮不顧身的棉簽
客廳里上網課的讀書聲,廚房里烹煮著的牽掛
路過的一場冬雨,都在靜默中
2022/11/13(42)
█畫家
文/古不為
總是一個人的時候
會用寂寞,點燃一支煙斗
一管畫筆
吐出一條滾滾而來的長江
把所有的是非恩怨
付之東流
從筆端
請出大森林,邀來曲徑通幽
大森林里,高山打坐,澗水撫琴
做客的春風秋雨不胖不瘦
高處留出足夠廣闊的天空
廣闊的天空里要豢養幾朵白云蒼狗
一只婀娜多姿的白狐是從聊齋里來的
俯看人間,總有不盡的擔憂
一筆蟬鳴是一把尖刀
給所有的夏天留下傷口
再用一筆大河的長劍
把千年的孤獨穿透
2022/11/15(43)
█洗牌
文/古不為
小時候跟著外婆在鄉下,外婆是我手里的牌
農忙時節田野是我們的游樂園,成群的土坷垃是玩具
大人們的玩具是鐮刀鋤頭鐵鍬耕犁老黃牛,他們玩兒起來不要命
雙腿懸空我倆坐在老井沿兒上,派一只涼鞋下去問井水有多深
小舅是我的另一張牌,急火火奔過來,順著井繩把涼鞋救出來
如今,我手中的牌里面,已經沒有外婆和小舅
2022/11/16(44)
█夢,棲息在沙潁河左岸
文/古不為
平原從我腳下向四方鋪展
一縷風戲耍著另一縷風,星辰照亮了星辰
熱衷于寂寞的曠野,守著半生不值錢的光陰
樹的高,草的低,雀鳥們習以為常
高的,學著堅守;低的,學著坦然
生死都有海拔,去來都會遇到一場雨
窗外的冬雨,傾聽著淅淅瀝瀝的我
親愛的,千年后我的詩一定會找到你
并在你的目光里,讀出高山大海,讀出水中的游魚
一直到此刻,我確信老天爺生下我是有用途的
至少能用這一副軀殼,干掉敵人一顆子彈
河中匆匆而過的波濤,回頭看岸上的兩個人
挽著手,像兩棵樹,兩棵草,兩朵浪花
(2022/11/23)(45)
█疏浚
文/古不為
把身子蹲到比西風還低的低點
把拿缸子的手延伸到超過悲苦的長度
把血液和呼吸逼迫到沒有退路
然后,一下一下掏出下水道沉淀池里
積聚淤塞了許久的隱痛
身體尺寸由最短變為最長的時候
口罩里的呼吸像一朵遠行的花回到春天
手套離開了手,令人刮目的下水口
像個溫婉的女子,面含微笑
滿足于這一刻的輕松舒爽
(2022/11/25)(46)
█聽濤
文/古不為
幾聲春雷過后
一雙手推出日輪
滿河的冰寒紛紛破碎
水波掀去鐵板覆蓋的沉悶
/
放下一杯茶
彈落一粒塵
一場海嘯,就改變了
一片山川的命運
/
坐在云端,俯瞰
一處處帶有落差的乾坤
能聽到,這里那里
常有轟響跌落的聲音
/
一步內
還是神游萬仞
一步外
已經碎骨粉身
/
起起落落
浮浮沉沉
總會體現著
浪濤的意志和至尊
/
(2022/12/03)(47)
█弱者
文/古不為
雞蛋遭遇石頭,躲不開
就沖上去,哪怕碎身粉骨
也要濺你一身黃白
水碰到山,只能繞著走
繞開了,就揚長而去
繞不開,就去低處
聚成一汪翠湖,寂然里
修煉翅膀,研習飛騰之術
修成霧和云,逾越千山
修成雪和雨,露和瀑
而后,居高臨下
心堅石穿
2022/12/10(48)
█浣濯紅塵
文/古不為
狂舞之后,洗衣機有大師風范
面不改色心不跳,交出干凈的一件件忠貞
一雙皓腕翻飛如蝶,給衣架穿戴之后
讓他們看上去,一個個都像歸來的赤子
居陽臺,晾衣繩有悲憫之心,收留萬般辛苦
分發足量陽光,讓這些不再思量的軀殼
風來,照樣起舞,笑靨如花
2022/12/11(49)
█無人機
文/古不為
黑海北岸的天空是一個大擂臺
地球上多個維度貪婪的鋼鐵插上翅膀
蜂擁而至,那么多野心登臺比賽
守擂者:金鷹,灰鷹,全球鷹,天音,彈簧刀,一個比一個高傲
攻擂者:高雄,前哨,獵戶座,恨不能毀滅一切
水深火熱者:空降,懲罰者,WB,R18,沒有外援早就完了
旁觀助戰者:萊萊卡,天竺葵,見證者,步行者
奧蘭,大疆,道通,拜拉克塔爾,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面對每一次血腥的過招,星星吃驚地眨著眼睛
風拉著云彩做看客,一直擔心,當世事發生裂變和聚變的時候
大拇指,或者二拇指,如果喝醉了酒,會不會放出
死胖子和壞男孩
2022/12/19(50)
█一道門,松開陽光的手
文/古不為
一道門,松開陽光的手
讓一棵樹和全世界,都陽了
此一座山,彼一條河,都在發燒
夜里,北風彎下腰,一陣咳嗽
幾片雪花就從天井里飄下來,落我雙肩
新冠是一種惡勢力,讓多少樓臺飲恨
用全部黃昏,鑄劍,殺掉荒蕪
耳邊飛過的鴿哨,剩下一個塵世
立于荒原,所有的野草,不懼枯萎
梅花登上枝頭,已經有資格談談春天
2022/12/27(51)
寫阿四的詩歌十三稿修改過程
第1稿
◎阿四的斷橋
修在心里,一個夢穿梭了四十年
老婆和人跳舞,跳出了火花,偶然跳成了必然
舞步越輕盈,橋墩越止不住動搖
根基不牢的橋撐不住風雨,最終就是個斷
再找個也是斷橋的女人
斷橋和斷橋接在一起,日子和日子還能相連
幾年后,新橋扛不住最初的恥辱,歲月開始淪陷
河深且寬,再也無法通達明天
阿四邁出的腳步,四樓的窗戶伸出手
硬是沒能阻攔
2018/04/01
第2稿
◎過不去心里這條河(修改稿)
引子:當年,部隊復員后,阿四常去姐夫家玩,愛上大姐的婆妹子阿蓮,婚后育有一子。四十歲左右,跳交際舞時,阿蓮和別的男人好上了。離婚后各自組成新家庭。再婚不久,承受不住前妻背叛的恥辱,阿四漸漸神經失常,終于有一天,和二婚爭吵后,從四樓自家窗口跳出去,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作為反面教材,為紀念這位兒時玩伴,古不為特以詩記其事。
交際舞有毒,老婆的心交給了別人
架在心里的橋,走了四十年
背叛,抽走最后一塊橋板
離婚證是帶血的刀,腰斬橋墩
從此,水深且寬,再也找不到渡河的船
四樓窗口泊著快艇,順手解下纜繩
2020-11-21
第3稿
◎要命的交際舞
題記:當年,部隊復員后,阿四常去姐夫家玩,愛上大姐的婆妹子阿蓮,婚后育有一子。四十歲左右,跳交際舞時,阿蓮和別的男人好上了。離婚后各自組成新家庭。再婚不久,承受不住前妻背叛的恥辱,阿四漸漸神經失常,終于有一天,和二婚爭吵后,從四樓自家窗口跳出去,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作為反面教材,為紀念這位兒時玩伴,古不為特以詩記其事。
化了妝的懸崖
專等妻子和別人牽手
把家推向絕路
獸性的肉體靠近一寸
墜落的腳步加快三分
一把出鞘的刀
專等妻子和別人相擁
就往丈夫心窩插
跳一曲,插一刀
再跳一曲,再插一刀
一朵裝睡的火苗
專等兩只偷腥的貓兒相聚
點燃枯葉一樣的誓言
點一次,山盟成灰
再點一次,灰飛煙滅
一塊神奇的魔法石
牽了不該牽的手
該牽的手就會荒蕪
牽一次,一生都是陰天
再牽一次,人間變成地獄
2020/11/23
第4稿
◎要命的交際舞
題記:當年,部隊復員后,阿四常去姐夫家玩,愛上大姐的婆妹子阿蓮,婚后育有一子。四十歲左右,跳交際舞時,阿蓮和別的男人好上了。離婚后各自組成新家庭。再婚不久,承受不住前妻背叛的恥辱,阿四漸漸神經失常,終于有一天,和二婚爭吵后,從四樓自家窗口跳出去,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作為反面教材,為紀念這位兒時玩伴,古不為特以詩記其事。
化了妝的懸崖,邀一個家
來到崖頂上
一把出鞘的刀,插心
跳一曲,插一刀
再跳一曲,再插一刀
一朵睡醒的火苗
點燃枯葉一樣的誓言
瞬間,山盟成灰
一塊魔法石
牽了不該牽的手
該牽的手就會荒蕪
牽一次,一生都是陰天
再牽一次,人間變成地獄
2020/11/23
第5稿
◎交誼舞
題記:當年,部隊復員后,阿四常去姐夫家玩,愛上大姐的婆妹子阿蓮,婚后育有一子。四十歲左右,跳交際舞時,阿蓮和別的男人好上了。離婚后各自組成新家庭。再婚不久,承受不住前妻背叛的恥辱,阿四漸漸神經失常,終于有一天,和二婚爭吵后,從四樓自家窗口跳出去,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作為反面教材,為紀念這位兒時玩伴,古不為特以詩記其事。
舞步款款,邀一個家
來到崖頂上
舞姿翩翩,擦出的火花
點燃枯葉一樣的誓言
讓山盟成灰
牽了不該牽的手
世界開始荒蕪
牽了不該牽的手
一生都是陰天
2020/11/26
第6稿
◎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題記:當年,部隊復員后,阿四常去姐夫家玩,愛上大姐的婆妹子阿蓮,婚后育有一子。四十歲左右,跳交際舞時,阿蓮和別的男人好上了。離婚后各自組成新家庭。再婚不久,承受不住前妻背叛的恥辱,阿四漸漸神經失常,終于有一天,和二婚爭吵后,從四樓自家窗口跳出去,結束了悲劇的一生。作為反面教材,為紀念這位兒時玩伴,古不為特以詩記其事。
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我的全世界就開始荒蕪
天空擠滿了烏云
太陽不出
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懸崖就召喚著一雙腳步
聽到的旋律,都是刀
殺了所有的路
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所有舞曲都變成熊熊火爐
點燃已經枯萎的誓言
山盟焚成了焦土
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我開始喜歡家里的窗戶
四樓足夠高了,只有這里才能夠
找回丟失的世界,和幸福
2020/11/27
第7稿
◎自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寫給兒時玩伴阿四
自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全世界就開始荒蕪
烏云弄臟了天空
自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懸崖,就勾引著一雙腳步
舞步如刀,殺了所有的出路
自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舞曲如火,點燃枯萎的誓言
山盟焚成了焦土
自從你和那個人跳舞
我開始喜歡家中四樓的窗戶
沒路的地方,或許就是路
2020/11/27
第八稿
◎聽到四樓窗口對阿四說話
實際上,是你讓她和那個人跳舞
是你把自己的全世界變得荒蕪,是你
讓烏云弄臟了自己的天空
實際上,依然是你
讓別人的舞步變成了刀
殺了自己所有的歸途
讓所有的舞曲變成了火
焚毀自己所有的幸福
你一次次來到我身邊
想在沒路的地方,找一條路
從這里上路的人有很多,都不好評價
但是你,肯定是懦夫
所以我勸你,下輩子要多讀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缺
黃金屋
2020/11/29
第九稿
她穿著有魔法的石榴裙(第9稿)
古不為/文
鏗鏘的音樂最像孫行者
在她懷抱里演奏歡樂頌
在你耳朵里播放安魂曲
她穿著有魔法的石榴裙
讓你的婚房變成開心屋
讓你的平庸萌發斷腸草
四樓窗戶是一架放映機
回放你翻越出去的懦弱
風雨都羞于做你的觀眾
2020/11/30
◎阿四(第11稿)
文/古不為
他放下課本
到部隊去幾年,再回家鄉
分配到機關,端鐵飯碗
做保衛
每天開兩次大門
關兩次大門,每月按時
領工資,一次對我說,上海灘
許文強,是他的偶像
后來,結了婚,生了兒子
老婆很漂亮,跳交誼舞時
不慎把自己跳丟了
阿四覺得,自己活成了垃圾
就喝了不少酒,把自己和剩余的歲月
從四樓窗口,一塊扔了出去
220/12/02
◎我手握一杯悲傷想起你(第12稿)
文/古不為
女人的石榴裙類似漁網
廣場舞類似河水,可以打撈歡樂
男人壘長城,紙煙一根接一根
燃盡手指間的光陰
愈來愈瘋狂的舞曲里
飄動著被突破的防線和凋落的山與海
交誼舞是一個迷宮
讓女人記不起回家的路
四樓窗戶張開的嘴,一口吞沒了
一個男人剩余的所有歲月
在這個冬天
我手握一杯悲傷想起你
想起你一次,那快速墜落的記憶
就如一棵樹添一圈年輪
2020/12/04
◎我手握一杯悲傷想起你(第13稿)
文/古不為
愈來愈瘋狂的舞曲里
飄動著被突破的防線和凋落的山與海
男人壘長城,紙煙一根接一根
燃盡手指間的光陰
在這個冬天
我手握一杯悲傷想起你
想起你一次,那快速墜落的記憶
就如一棵樹添一圈年輪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