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雙色風華

11

雙色風華 石磯醬醬 6728 2025-03-18 15:01:42

  魏溫婉剛轉身邁出兩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緩緩回過頭來,臉上依舊掛著溫婉的笑容,可眼神中卻透著一股不容小覷的堅定。

  “縣太爺,小女子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魏溫婉輕聲說道,語氣雖是詢問,卻沒有絲毫要離開的意思。

  趙德才心里暗自叫苦,臉上卻還得維持著客套,強顏歡笑道:“夫人但說無妨。”

  “我知道賑災事務繁雜,其中難處不言而喻。不過如今百姓們滿心期待,他們每日都在翹首以盼能早日恢復往日生活。”魏溫婉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憂慮,“若此時因為流程繁瑣、核對細節而拖延公布賑災進度,怕是會讓百姓們的希望一點點磨滅,從而心生不滿。”

  趙德才干笑兩聲,試圖岔開話題:“夫人,這賑災之事,遠非您想象的那么簡單,諸多環節環環相扣,急不得,急不得啊。”

  魏溫婉卻沒有理會他的推諉,繼續說道:“縣太爺,我聽聞鄰縣此前也遭遇災荒,他們在賑災時采取了公開透明的方式,每日在集市張榜公布賑災糧的發放情況,不僅讓百姓們心中有數,還得到了上級的褒獎。咱們臨川縣若能效仿,既能安撫民心,又能為日后其他事務的開展樹立良好典范,何樂而不為呢?”

  見趙德才依舊面露難色,魏溫婉話鋒一轉:“當然,我也深知縣太爺的顧慮,賬目核對確實需要嚴謹。不如這樣,我認識城中幾位精通賬目的先生,他們為人正直、做事細心,若能請他們協助核對,必定能加快進度,也能保證不出差錯。費用方面,我愿一力承擔,只為能幫縣太爺分憂,為百姓做些實事。”

  這一番話,軟中帶硬,既給足了趙德才臺階下,又將他的退路堵得死死的。趙德才心中暗自惱怒,卻又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思量再三,他只能無奈點頭:“既然夫人如此熱心,本縣也不好再推辭。那就按夫人說的辦,只是還得麻煩夫人去請那些先生,本縣這邊也會盡快安排相關事宜。”

  魏溫婉心中暗自松了口氣,臉上卻依舊保持著端莊的笑容:“縣太爺客氣了,能為臨川縣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我這就去安排,相信在縣太爺的領導下,此次賑災事務定能圓滿完成,百姓們也能早日過上安穩日子。”

  告辭離開縣衙后,魏溫婉腳步匆匆,她知道,雖然暫時逼得趙德才松口,但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她必須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在趙德才反應過來之前,將一切安排妥當,為蕭啟送出證據爭取更多時間。

  魏溫婉離開縣衙后,一刻也不敢耽擱,徑直前往城中德高望重的林老先生家中。林老先生曾在朝中任過職,如今雖已致仕還鄉,卻依舊心系百姓,在城中頗具威望。

  見到林老先生,魏溫婉恭敬地行了晚輩之禮,而后將臨川縣賑災的種種情況以及自己與趙德才的周旋一五一十地告知。林老先生聽完,氣得胡須直顫:“這些貪官污吏,竟如此膽大妄為,置百姓生死于不顧!魏夫人,老夫定會全力相助。”

  有了林老先生的支持,魏溫婉又馬不停蹄地拜訪了另外幾位精通賬目的先生。在她曉以大義、誠懇相邀下,眾人紛紛答應出山協助核對賬目。

  與此同時,趙德才在縣衙內如坐針氈。他深知魏溫婉這一招厲害,一旦賬目公開,自己貪污的罪行極有可能敗露。他趕忙召集心腹幕僚商議對策。

  “大人,萬萬不可公開賬目啊,一旦公開,咱們做的那些事可就瞞不住了!”師爺焦急地說道。

  趙德才臉色陰沉,狠狠地一拍桌子:“我當然知道!可那魏溫婉步步緊逼,如今又請了林老頭和那些賬房先生,若再拒絕,恐怕難以服眾。”

  這時,一個幕僚湊上前,小聲說道:“大人,要不咱們在賬目中做點手腳,把虧空的部分偽裝成合理支出,再買通那些先生,讓他們幫著圓場?”

  趙德才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覺得此計雖險,但眼下也別無他法,只好點頭應允。

  幾日后,賑災賬目核對正式開始。林老先生和幾位賬房先生圍坐在縣衙的書房內,仔細地翻閱著一本本賬本。魏溫婉則在一旁密切關注著眾人的反應。

  起初,一切看似順利,賬面上的數據似乎都能說得通。然而,林老先生畢竟經驗豐富,很快就發現了一處疑點。一筆巨額的糧食采購費用,卻沒有詳細的供應商信息和進貨憑證。

  “這是怎么回事?如此重要的采購,為何沒有相關憑證?”林老先生指著賬本,嚴肅地問道。

  負責記錄賬目的師爺臉色微微一變,支支吾吾地說:“這……這是因為當時情況緊急,匆忙之下未能及時補齊憑證,過后定會補上。”

  林老先生冷哼一聲:“如此大的數額,關乎百姓的救命糧,豈能如此草率?”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魏溫婉不動聲色地給身旁的丫鬟使了個眼色。丫鬟悄悄退出房間,不一會兒,便帶著幾個百姓代表走了進來。

  “縣太爺,我們都是受災的百姓,聽聞今日核對賬目,便想來看看,我們的賑災糧到底是怎么回事。”為首的百姓代表說道。

  趙德才看到百姓代表,心中暗叫不好。他強裝鎮定地說道:“大家放心,賬目正在核對,定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魏溫婉趁機說道:“縣太爺,既然百姓們來了,不妨就讓他們也聽聽,看看這些賬目是否合理,這樣也能讓大家更加信服。”

  趙德才騎虎難下,只好點頭同意。在林老先生和百姓代表的追問下,師爺破綻百出,賬目中的漏洞也越來越多。

  眼見局勢即將失控,趙德才突然站起身來,大聲喝道:“夠了!這賬目之事豈是你們能隨意質疑的?都給我出去!”

  魏溫婉見狀,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高聲說道:“縣太爺,您先別急。我這里還有一些關于賑災的線索,若您執意不讓核對,恐怕這些線索傳到京城,對您可大大不利。”

  趙德才看著魏溫婉手中的小冊子,心中一凜,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絕境,而魏溫婉手中的這本小冊子,極有可能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溫婉手持小冊子,目光冷靜地直視趙德才,從他慌亂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心虛。她深知,這本記錄著部分證據的冊子,此刻是制衡趙德才的關鍵,卻也明白,想要徹底扳倒他,還需步步為營。

  “縣太爺,這冊子中的內容,想來您比我更清楚。賑災乃關乎民生的大事,本應是雪中送炭,可如今卻成了某些人謀取私利的手段,您覺得,這要是傳到圣上耳中,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魏溫婉的聲音不高,卻在寂靜的縣衙內清晰地回蕩,每一個字都像一記重錘,敲在趙德才的心上。

  趙德才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強裝鎮定,色厲內荏地吼道:“你……你這是污蔑!僅憑這一本不知所謂的冊子,就想誣陷本官?”

  魏溫婉輕輕一笑,笑容里帶著一絲嘲諷:“縣太爺,您真覺得這些能瞞天過海?我既然敢站在這里,自然還有其他證據。不如這樣,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妥善解決此事,既能給百姓一個交代,也能保全您的顏面,不然,魚死網破,對誰都沒好處。”

  趙德才心中明白,魏溫婉絕非虛張聲勢,此刻自己已被她拿捏住了把柄。他咬咬牙,權衡利弊后,不得不服軟:“那你說,該如何解決?”

  “很簡單,”魏溫婉神色一凜,“第一,即刻停止一切掩蓋罪行的行為,配合林老先生和賬房先生,將真實的賑災賬目整理清楚;第二,把貪污的賑災糧和款項全部歸還,盡快發放到百姓手中;第三,主動向上級請罪,爭取從輕發落。只要您答應這三點,我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為您向上面求情。”

  趙德才面露難色,猶豫再三,最終還是點頭同意。魏溫婉知道,他這是無奈之舉,但只要能達成目的,過程并不重要。

  接下來的日子里,在魏溫婉的監督下,趙德才不得不乖乖配合。林老先生和賬房先生日夜忙碌,將賬目梳理得清清楚楚,一樁樁貪污罪行浮出水面。百姓代表們看著這些詳實的賬目,憤怒不已,紛紛要求嚴懲趙德才。

  魏溫婉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暗中聯絡蕭啟,將這邊的進展告知他。同時,她還積極籌備,準備在證據齊全后,將此事公之于眾,讓真相大白于天下。

  終于,所有證據都已完備,魏溫婉與蕭啟約定好時間,準備一同前往京城,向皇帝稟明此事。臨行前,她再次來到縣衙,看著趙德才灰頭土臉的模樣,冷冷地說:“縣太爺,您的所作所為,百姓們不會忘記,圣上也不會姑息。希望您能為自己的罪行承擔后果。”

  趙德才癱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和前程已徹底斷送,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和百姓的唾棄。

  魏溫婉與蕭啟帶著如山鐵證,快馬加鞭趕回京城。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不敢有絲毫懈怠,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盡快將臨川縣的真相呈到皇帝面前,還百姓一個公道。抵達京城后,二人不顧旅途勞頓,徑直入宮求見。

  御書房內,氣氛凝重壓抑。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陰沉得可怕,手中緊握著那沓罪證,越看眉頭皺得越緊,怒意在心底熊熊燃燒。“簡直無法無天!”皇帝猛地一拍桌子,茶杯被震得跳了起來,茶水灑了一桌,“這些貪官竟敢在賑災一事上如此膽大妄為,全然不顧百姓死活,實在是罪大惡極!”

  蕭啟與魏溫婉并肩跪地,蕭啟朗聲道:“父皇,兒臣與太子妃親眼所見,臨川縣百姓深陷水火,民不聊生,皆是這些貪官污吏所致。懇請父皇嚴懲,以平民憤。”

  皇帝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說道:“啟兒,溫婉,你們做得好。此次能不顧危險查明真相,實乃百姓之福。朕定會徹查到底,絕不姑息。”

  很快,皇帝下旨,派遣欽差大臣,帶著御林軍奔赴臨川縣。欽差大臣抵達后,迅速接管縣衙,將趙德才及其一干同黨全部緝拿歸案。在鐵證面前,趙德才等人無從狡辯,只能乖乖認罪。

  消息傳回京城,百姓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這場持續許久的賑災貪腐案,終于落下帷幕。魏溫婉與蕭啟在這場風波中的表現,贏得了滿朝文武的贊譽,也讓百姓們對他們寄予厚望。

  然而,魏溫婉深知,此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官場腐敗積弊已久,要想真正改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與蕭啟商議后,決定向皇帝進諫,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整治官場風氣。

  在朝堂之上,蕭啟率先出列,向皇帝闡述改革之策:“父皇,兒臣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監察制度,讓官員的一舉一動都在監督之下,防止權力濫用。同時,對于賑災、民生等重大事務,應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百姓監督。”

  魏溫婉也接著說道:“陛下,還可設立專門的廉政學堂,對官員進行定期培訓,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和廉潔意識。并且,鼓勵百姓舉報貪官污吏,對查證屬實者給予重獎。如此一來,定能凈化官場風氣。”

  皇帝聽完,沉思良久,緩緩點頭:“啟兒,溫婉,你們所言極是。朕決定采納你們的建議,即刻著手推行改革。此事就交由你們負責,務必將其辦好。”

  蕭啟與魏溫婉領命,自此全身心投入到改革之中。他們日夜操勞,制定詳細的改革方案,與各方勢力周旋。改革之路充滿艱辛,遭遇了諸多阻力,一些守舊官員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暗中抵制。

  但魏溫婉與蕭啟毫不退縮,他們耐心說服,恩威并施。在一次朝堂辯論中,一位老臣言辭激烈地反對改革,認為這是對祖宗制度的大不敬。魏溫婉不卑不亢地回應:“大人,時代在變,祖宗制度雖好,但也需與時俱進。如今官場腐敗叢生,若不改革,如何對得起天下百姓?又如何保我江山社稷長治久安?”一番話說得老臣啞口無言,不少官員也開始反思,逐漸轉變態度。

  經過數月努力,改革初見成效。官場風氣煥然一新,官員們辦事更加公正高效,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改善。而魏溫婉與蕭啟,也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愈發成熟穩重,成為百姓心目中的賢德表率,為日后治理國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初見成效,但魏溫婉和蕭啟清楚,這只是開始。為進一步整治官場腐敗,他們決定從地方入手,派出多個暗訪小組,深入各個郡縣。這些小組喬裝打扮成普通百姓、行商過客,分散在各地,秘密收集官員貪腐的線索。

  魏溫婉親自擬定了一份詳細的調查提綱,涵蓋了民生政務的各個方面,從稅收征收、工程建設到司法審判,事無巨細。她對暗訪人員千叮萬囑:“你們此行責任重大,關乎百姓福祉,一定要小心謹慎,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很快,暗訪小組陸續傳來消息。在一個偏遠縣城,一位縣令勾結當地富商,低價強征百姓土地,用于建造豪華府邸和商鋪,百姓敢怒不敢言。在另一個地方,官員虛報水利工程費用,中飽私囊,導致堤壩年久失修,每逢雨季,周邊村莊便飽受水患之苦。

  蕭啟得知這些情況后,怒不可遏:“這些貪官,簡直喪心病狂,必須嚴懲!”他與魏溫婉商議后,決定殺雞儆猴,對這些典型案例進行公開審判。

  公審當日,縣城廣場上擠滿了百姓,眾人都想親眼見證貪官的下場。那縣令和涉案富商被押上審判臺,面對如山鐵證,一開始還妄圖狡辯,但在確鑿的證據和百姓的聲聲控訴下,最終啞口無言,癱倒在地。審判結束后,縣令被革職查辦,沒收全部財產,打入大牢;富商也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消息傳開,各地官員人心惶惶,不少人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但仍有一些頑固分子心存僥幸,試圖繼續蒙混過關。

  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魏溫婉提議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所有官員必須定期如實申報自己的財產,包括田產、房產、金銀珠寶等,由專門的監察部門進行核查。一旦發現財產來源不明或與收入不符,立即展開調查。

  這一制度的推行遭到了部分官員的強烈反對,他們在朝堂上言辭激烈,稱這是對官員的不信任,侵犯了他們的隱私。魏溫婉據理力爭:“各位大人,我們推行這一制度,并非針對個人,而是為了維護官場的清正廉潔,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只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消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在蕭啟的支持下,財產申報制度最終得以實施。為了確保制度的嚴格執行,魏溫婉還設立了舉報熱線,鼓勵百姓監督官員。百姓們只要發現官員有可疑之處,即可通過書信、口信等方式向朝廷舉報。

  隨著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執行力度的加大,官場風氣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曾經貪腐成風的官場,如今呈現出一派清正廉潔的景象。官員們辦事更加公正,百姓們對朝廷的信任也與日俱增。

  而魏溫婉和蕭啟并未滿足于此,他們深知,反腐之路永無止境。他們開始著手完善法律法規,細化對貪污腐敗行為的懲處標準,讓法律成為懲治腐敗的有力武器。同時,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教育,定期舉辦廉政講座,邀請清廉官員分享經驗,讓廉潔奉公的理念深入人心。

  就在魏溫婉和蕭啟全身心投入整治官場腐敗,朝堂風氣逐漸煥然一新之時,一場皇子之間的暗潮涌動卻悄然來襲。

  二皇子蕭煜,為人野心勃勃,自恃謀略過人,對太子之位覬覦已久。他眼見蕭啟在整治官場中威望日隆,百姓和大臣們對其稱贊有加,心中妒火中燒。在他看來,蕭啟不過是運氣好,才立下這些功績,若不是有魏溫婉從旁協助,哪能如此順利。蕭煜不甘就此落后,決定聯合朝中一些對改革不滿的守舊勢力,伺機而動。

  這些守舊勢力,大多是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官員,他們習慣了往日的貪腐斂財、肆意妄為,改革的推行讓他們如鯁在喉。他們與蕭煜一拍即合,在暗中謀劃著如何扳倒蕭啟,破壞改革進程。

  一日,蕭煜在府中設宴,邀請幾位關鍵的守舊大臣。酒過三巡,他放下酒杯,神色陰沉地說:“如今太子借著改革之名,打壓我們,諸位大人難道就甘心坐以待斃?”

  吏部侍郎孫宏嘆了口氣:“二皇子,我們又能如何?太子如今圣眷正隆,皇帝對他的改革舉措也大力支持。”

  蕭煜冷笑一聲:“圣眷?不過是一時的。只要我們能找到太子的把柄,何愁扳不倒他。”

  這時,戶部尚書李豐湊近說道:“二皇子,我聽聞太子在暗訪小組一事上有些漏洞。那些暗訪人員,深入地方,難免與當地勢力產生糾葛,若是我們從中做點文章,誣陷太子放任手下魚肉百姓,說不定能掀起一場風波。”

  蕭煜眼睛一亮:“好主意!就這么辦。你們即刻著手收集所謂的‘證據’,務必做得逼真,我自有辦法將此事捅到朝堂之上。”

  幾日后,一份份彈劾太子的奏折如雪片般呈到皇帝案前。奏折中言辭鑿鑿,稱暗訪小組在地方橫行霸道,以權謀私,收受百姓賄賂,而太子對此視而不見,縱容包庇。皇帝看到這些奏折,眉頭緊鎖,心中不免產生一絲疑慮。

  朝堂之上,蕭煜率先發難:“父皇,太子推行改革,本是好事,兒臣也全力支持。可如今暗訪小組竟鬧出如此丑聞,實在有損皇室威嚴,也讓百姓對改革失去信心。太子身為改革主導者,難辭其咎,理應受到懲處。”

  蕭啟站出來,神色鎮定:“二弟,休要聽信讒言。暗訪小組皆是經過嚴格篩選和培訓,一心為百姓謀福祉。這些所謂的證據,定是有人蓄意偽造,企圖破壞改革,擾亂朝綱。”

  雙方各執一詞,朝堂上頓時爭論不休。魏溫婉站在一旁,心中焦急萬分。她知道,這是蕭煜等人的陰謀,必須盡快找出真相,還蕭啟清白。

  退朝后,魏溫婉與蕭啟回到東宮,二人閉門商議對策。“殿下,此事來勢洶洶,顯然是早有預謀。我們必須盡快查明真相,揭露他們的陰謀。”魏溫婉說道。

  蕭啟點頭:“我已暗中派人去調查那些奏折的來源,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只是如今朝堂局勢復雜,我們還需小心應對,防止他們再生事端。”

  果然,沒過多久,調查結果便出來了。原來,那些所謂的證據,皆是蕭煜等人指使親信偽造,還威逼利誘一些百姓作偽證。蕭啟和魏溫婉拿到確鑿證據后,決定在朝堂上予以反擊。

  再次上朝時,蕭啟呈上調查結果,將蕭煜等人的陰謀公之于眾。皇帝看完,龍顏大怒:“蕭煜,你身為皇子,不思輔佐太子,竟勾結官員,偽造證據,污蔑太子,該當何罪!”

  蕭煜嚇得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地:“父皇,兒臣知錯,兒臣一時糊涂,還望父皇恕罪。”

  最終,蕭煜被皇帝嚴厲斥責,禁足于府中;參與陰謀的守舊官員也受到了相應的懲處。這場皇子之間的爭斗,以蕭啟的勝利暫時告一段落,但魏溫婉和蕭啟都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朝堂之路,依舊充滿了挑戰和危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临邑县| 康平县| 措勤县| 九江县| 大连市| 三原县| 怀化市| 嵊泗县| 克拉玛依市| 英吉沙县| 淳化县| 临邑县| 台中市| 连江县| 吐鲁番市| 长岛县| 宝鸡市| 赤城县| 镇平县| 阆中市| 崇礼县| 齐齐哈尔市| 安龙县| 聊城市| 郴州市| 郯城县| 米泉市| 河东区| 张家川| 沙洋县| 东宁县| 邛崃市| 千阳县| 晋中市| 福州市| 天长市| 贵阳市| 三都| 辽中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