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觀后山的竹林里,晨霧如紗。官人盤坐在青石上,眉心的朱砂在朝陽下紅得刺目。玄真道長手持桃木劍,在地上畫出一個復雜的陣法,每一筆都帶著金光。
“大人可想清楚了?“老道長聲音沙啞,“此法一旦施行,便再無回頭之路。“
官人望向陣法中央那盞并蒂蓮燈——燈芯已經換成他從枕下找到的玉墜。燈焰不是常見的橙黃色,而是一種幽藍,照得他半邊臉如同鬼魅。
“三百年前她為我赴死,三百年間她因我徘徊不散。“官人指尖輕觸眉心朱砂,“如今該我走向她了。“
玄真道長嘆了口氣,桃木劍尖挑起一張符紙。符紙無火自燃,灰燼落在陣法邊緣,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剎那間,竹林里所有竹葉都停止了沙響,仿佛時間凝固。
“閉眼。“老道長低喝。
官人合上雙眼,卻感覺眼前越來越亮。當強光達到頂點時,他聽見蕓娘的聲音近在耳畔:“遠之,看著我。“
睜開眼,官人發現自己站在一條陌生的街道上。青石板路兩側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行人穿著前朝服飾。不遠處,一座朱漆大門上掛著“國子監“的匾額。
“這是...“官人低頭,發現自己也換上了前朝書生的裝束,腰間掛著完整的玉佩——正面“蕓“,背面“寧“。
一陣清脆的笑聲從身后傳來。官人轉身,看見一個著鵝黃衫子的少女正在書攤前翻看詩集。她眉心一點朱砂,腕間玉鐲隨著翻書的動作叮咚作響。
少女似有所感,抬頭望來。四目相對的瞬間,官人如遭雷擊——這分明是活生生的蕓娘,不是魂魄,不是幻影。她臉頰透著健康的紅暈,睫毛在陽光下投下細密的陰影。
“這位公子可是要買《杜工部集》?“少女笑著指了指書攤,“最后一冊在我手里呢。“
官人張口,卻發不出聲音。他急步上前,想要抓住少女的手腕,手指卻穿過了她的身體——原來他才是那個沒有實體的存在。
“別費力氣了。“身后傳來熟悉的聲音。官人回頭,看見另一個蕓娘飄在半空,正是他熟悉的那個魂魄模樣,“這只是我記憶里的場景,是我們第一次相遇。“
活生生的少女看不見他們,捧著書繼續往前走。官人跟上去,看著她走進國子監側門,與一位祭酒打扮的老者說話。老者慈愛地摸摸她的頭,少女便笑著跑開了,裙角飛揚如蝶。
“那是我父親。“魂魄蕓娘輕聲說,“三個月后,他會因卷入科舉舞弊案被貶嶺南,我則被送入慈云寺帶發修行。“
場景突然轉換。官人發現自己站在慈云寺的藏經閣里。窗外電閃雷鳴,年輕的自己——寧遠之正與一位著素衣的少女并肩而坐,共讀一卷《楚辭》。燭光下,少女睫毛輕顫,寧遠之的手悄悄覆上她的手背。
“那晚我們私定了終身。“蕓娘的聲音有些發抖,“你說等上元節我正式還俗,就三媒六聘來娶我。“
雨聲漸歇,場景再次變換。這次是陰森的刑部大牢。寧遠之戴著鐐銬坐在草堆上,面容憔悴。牢門突然打開,一個穿著官服的纖細身影閃了進來——竟是女扮男裝的蕓娘。
“快換衣服!“蕓娘急切地解著官服扣子,“我買通了獄卒,只有一刻鐘時間!“
寧遠之卻按住她的手:“不行!若事發你會——“
“我父親已死在貶所,這世上我無牽無掛。“蕓娘眼中含淚,嘴角卻帶著笑,“而你剛中了狀元,前途無量...更何況...“她突然壓低聲音,“朝中需要清流,天下需要能臣。“
官人看著年輕的自己仍在猶豫,急得想要出聲,卻依然無法干預這段早已發生的過往。最終,寧遠之被蕓娘說服,兩人互換了衣物。蕓娘替他戴上鐐銬時,突然湊到他耳邊說了句話。
“你當時說了什么?“官人轉向身旁的魂魄蕓娘。
蕓娘搖搖頭:“看下去。“
場景飛速流轉。午門刑場,穿著官服的“寧遠之“被押上刑臺。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舉起鬼頭刀。就在刀光落下的瞬間,官人看見“寧遠之“——實則是蕓娘——嘴唇輕動,說了三個字。
“好好活。“
刀落。鮮血濺上刑臺東側的柳樹樁。官人痛苦地閉上眼,卻聽見蕓娘說:“還沒結束。“
再睜眼時,他站在黃泉路上。無數魂魄排著隊走向奈何橋,橋頭坐著一位老婆婆,正給每個過橋的魂魄遞上一碗湯。隊伍中,蕓娘的魂魄頻頻回首,似乎在尋找什么。
輪到蕓娘時,孟婆遞上湯碗。蕓娘接過碗,假裝飲用,實則悄悄將半碗湯倒進袖中。孟婆似有所覺,抬頭看了她一眼,卻什么也沒說,只是擺擺手讓她過橋。
“所以判官說的減壽一紀...“官人恍然大悟。
“是我的陽壽。“蕓娘輕聲道,“我倒掉半碗湯,所以判官罰我少了一紀輪回。而你那半碗完整的孟婆湯本該讓你忘記一切,卻因我的執念留下了缺口...“
場景突然破碎。官人發現自己回到了青云觀的陣法中央。并蒂蓮燈已經熄滅,玉墜裂成兩半。玄真道長癱坐在一旁,面色灰白。
“大人看見了嗎?“老道長氣喘吁吁地問。
官人點點頭,淚水滾落。眉心朱砂突然灼熱起來,像被烙鐵燙過。他痛呼一聲,捂住額頭,再放手時,掌心多了一點鮮紅的朱砂——而眉心的印記并未消失。
“這是...“官人茫然。
玄真道長掙扎著站起身:“她給了你一半的魂印。“老道長聲音里帶著前所未有的敬畏,“從此你在陽間行走,便如同半個陰差,能見鬼物,通陰陽。“
官人想起蕓娘最后說的“不必忘“,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沖出竹林,直奔刑場舊址。那棵老柳樹還在,樹干上深深的刀痕歷經三百年風雨仍未磨滅。而那條紅綢,在無風的空氣中輕輕飄揚,像在對他招手。
官人解下紅綢,綢布入手竟化作一張薄如蟬翼的紙。紙上墨跡新鮮,像是剛剛寫下:
“遠之:
若你讀到這封信,我已入輪回。這一世我托生在城南賣豆腐的人家,名喚朱砂。
不必尋我,時候到了自會相見。
蕓娘“
官人將信紙貼近心口,忽聽身后傳來細碎的腳步聲。轉身看去,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站在不遠處,眉心一點天生的朱砂痣,正歪著頭看他。
“大叔,你哭什么呀?“小女孩聲音清脆如鈴。
官人蹲下身,平視著小女孩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朱砂。“小女孩笑嘻嘻地說,“我爹說生我那日夢見一位仙女,眉間也有一顆這樣的紅痣。“
官人笑了,淚水卻流得更兇。他伸手想摸摸小女孩的頭,又在半空停住,最終只是輕輕碰了碰她眉心的朱砂痣:“好名字。“
小女孩突然湊近,在他眉心也點了一下:“大叔這里也有紅點點,真好看!“說完蹦蹦跳跳地跑開了,銀鈴般的笑聲灑了一路。
官人站在原地,望著小女孩遠去的背影。眉心的朱砂痣微微發熱,像是某個靈魂在輕輕嘆息。他抬頭看向天空,正午的太陽明晃晃的,照得人睜不開眼。
恍惚間,官人看見陽光中浮現出蕓娘的臉。她對他微微一笑,然后如朝露般消散在光芒里。
“好好活。“風中似乎傳來這樣的低語。
官人整了整衣冠,向城中走去。他的影子在陽光下輪廓分明,再沒有分離出另一個“影官人“。路過一家豆腐店時,他聽見店內傳來小女孩歡快的笑聲,還有婦人溫柔的呵斥聲。
他沒有駐足,只是嘴角微微揚起。眉心的朱砂痣在陽光下紅得耀眼,像一粒永不熄滅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