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攛掇
人都跑了石聞津氣的一口氣上不來下不去的,指著外面對自家婆娘說:“你聽見沒,你聽見沒,這小丫頭片子這么小就敢和我扎刺了!
全是和她那個二姐不學好!”
石家媽媽勸:“滿村的沒人不羨慕咱家這幾個孩子,你別總說小菊她們不好,孩子們都長大了,聽著會不高興的?!?p> “我這個當爹的,還要管他們高不高興?!真是反了天了,不高興就別吃我種的糧食別住我的房子,全給我滾出去!”
“說啥呢?怎么一回來就聽見讓我們滾出去的話?”剛剛到家的小菊摟著自家小妹,笑嘻嘻的進了灶房。
有了撐腰的,曉梅探出頭對著她爸石聞津做鬼臉。
石家媽媽看著幾個孩子回來,腳也不泡了,濕漉漉的塞進草鞋里,連忙招呼:“我和你爸隨便聊呢,沒說你們。一路累著了吧,快上火鋪烤烤火,媽給你們買了肉就等你們回來了?!?p> 一邊的石聞津撇嘴,剛剛還說是看他這幾天累著了給他補身體的,現在又成了給孩子們買的。他就知道這婆娘心里最重要的還是孩子,別的都是拿話來騙他的!
一回家,石博銳放下書包就去砍柴,春蘭也是把這一個星期全家人攢下來的衣服都拿到河邊去洗。
小菊有事要和她爸說,就留在了家里,幫她媽做飯。
洗了一個吃了一個冬天的大白菜,用刀細細切成絲,用鹽稍稍腌一下,擰出水分之后,往火堆里扔了幾個干辣椒,烤的焦焦的捏碎,拌在白菜里再倒上一點醬油醋。
這個下飯的涼菜就做好了。
石聞津像個大爺一樣坐在火鋪上,伸手捻了兩根白菜絲,嫌棄的說:“一個白菜還讓你吃出花了,直接水煮了還能喝點菜湯暖身子,多好。”
小菊:“天天吃水煮的換個口味也挺好的,我這個做菜的都不嫌麻煩呢。”
“你有啥麻煩?用的我買的鹽,一灑就是半瓢,全擰成水倒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你是不心疼?!卑撞私z剛剛入嘴,一股辣味就直沖石聞津的腦門,嗆得他滿臉通紅直咳嗽。
小菊忍不住笑了起來,被她媽輕輕拍了兩下,才收斂了。
云都是個吃辣大省,但是桃花縣的人卻口味比較淡,很少吃辣。
小菊也是出去打工之后才喜歡上了吃辣,重生回來也把這個口味偏好帶回來了。
這么冷的天,又沒厚衣服穿,再不吃點辣的,更過不下去了。
看著她爸邊咳還邊用手指她,小菊辯解道:“爸,咋這么不小心,看著我做的菜放了辣椒還能被嗆著,來喝口米湯?!闭f著打開蒸飯的鍋,拿勺子舀了小半碗,吹了吹遞給她爸。
她們這兒覺得米湯補人,做飯時都會額外多放水,煮個六成熟再把米舀出來蒸著吃,剩下的米湯就拿來喝。
石聞津緩過來之后,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小菊悄悄笑了笑,主動開口說話:“爸,咱家今年養不養豬?”村里很多村民都養了豬,就像隔壁冉家,還養了兩頭呢。
天天在豬圈哼哼叫喚。
養肥了年底自家除了做臘肉吃的,剩下的還能賣個三四百塊錢。
而且豬愛拉屎,用來肥田可以少用不少化肥。
勤快人家必備項目。
不過小菊家一直沒養。
石聞津橫眉冷對的:“我倒是想養,誰來伺候呢?我一天田里的活都干不完,你媽也是忙的團團轉,養你們幾個和供先人一樣,啥事不干就花錢,一天還想精想怪的。”
小菊隱晦的翻了個白眼,她媽忙她知道,她爸就只能說太能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明明只在春耕秋收的時候才會和她媽一起下苦力干活。
干完這兩個農忙時,別的時候天天就牽著家里的牛去放,扛著鋤頭裝模做樣,一塊田的除草能磨洋工磨一天。
他不愛干,就只能她媽干,一天還要做飯伺候家里的菜地,養雞啥的,忙的團團轉。
不過小菊說這事也不是想讓她爸養豬的。
“不養,我們幾個讀書家里的活也幫不上太多忙,我也心疼你和媽忙。”
石聞津聽這話,臉色才稍微好點:“我還以為你要當個白眼狼呢,你知道我和你媽為誰忙就行了,自己眼里要有活,等會吃完飯就和你哥你姐一起去把咱家的玉米洋芋種上,別懶?!?p> 她們家也不知道是誰懶,連她哥石博銳都比她爸勤快好嗎!
小菊心疼她媽肯定會去干活的,應承下來之后說道:“那咱家地窖里那些紅薯,爸你有什么打算嗎?”
整個冬天就是吃紅薯吃白菜,一個冬天過去了,地窖里還有不少呢。
石聞津拍了拍褲腳上烤干的泥巴,說:“啥打算?和去年一樣,賣給粉條廠?!比ツ甑膬r格是每斤六分四,今年還漲點,八分。
小菊開始進入正題了:“賣給粉條廠咱家一地窖里還剩的四五百斤紅薯也就四十來塊錢,我看大集上私人賣的紅薯粉條一斤一塊三都有人搶呢,咱家要是做成紅薯粉條去賣,起碼多掙三四倍的錢?!?p> 石聞津聽到能掙錢倒是有了興趣,沒有第一時間潑冷水。
家里養著這么四個光吃不吐的貔貅,他也想多整點。
而且這個掙錢的方法最好不太累,也不危險,要不然再掙錢他也不愿意干。
只是他姐夫就是粉條廠的工人,他之前就聽他大姐罵過,外面有私人的家庭小作坊搶廠子的生意,讓廠里不得不往外縣拓開銷路,連他那個老實姐夫都領了銷售任務,完不成還扣獎金呢。
讓他有些遲疑。
“讓你大姑知道了,不得罵上門來???”
小菊心想,就是要讓大姑知道,自家親弟弟不支持她還拖后腿。有她在中間攪和,她就不信這姐弟倆,還能和上輩子那樣狼狽為奸。
“咱縣里的粉條廠現在主要是往外面銷售,留給咱縣里的份額又不多。公家的量不夠就私人的往上補,而且時不時的還有隔壁幾個縣的人,來大集上采購私人的紅薯粉條呢,也沒人管啊?
縣里做紅薯粉條的又不止咱一家,百分之八十都是廠里員工的親屬私底下搞的,咱不賣有的是人賣,但是咱家不去掙這個錢,大姑還能給咱補上嗎?
我也是心疼你和媽,辛辛苦苦在地里忙活,平常買個肉都舍不得。
賣點紅薯粉條,不用特意等著我們回來,好歹能隔三岔五吃頓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