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莎莎的出租屋官方面積,事實上,它還有多出來的15平方左右座位外廳,用于晾曬,立體儲物,進門。冰箱,電飯煲,空氣炸鍋,微波爐放置等。
這個房子,從2019年七月開始忘記具體哪天,開始入住,莎莎獨居是在2020年疫情開始之時,生活的軌道開始有利于她。因為疫情,奶奶去世,父母離深,莎莎有機會獨居,獨立。在家網課半年,尋找附近的工作機會,得以增長工資,獲得未來五年的存款。這個房子也見證了莎莎亞倫的戀愛,新婚,治病,周末夫妻等人生階段。
一次又一次面臨離開,都未走成,莎莎說是云柱尚未升起,這個云柱就是離職通知。是的,未來二十年,莎莎不一定有工作的機會,不一定能繼續賺錢。她的社保如何繳納。亞倫會給她交嗎?
她其實心里很沒有底氣,畢竟亞倫不止一次說過,他的認知里,一個家庭就要夫妻雙方都投入,共同建造。
在莎莎的觀念里,丈夫如果有能力,應該獨立撐起家庭。
丈夫應該成為供應者,而不是享用者。亞倫的原生家庭里,父母不共財,使用觀念也不相同,他媽媽喜歡拿錢財來送人情。他爸爸則用來蓋房子。
來退休人員,守著不少的一筆退休金,過著分居而活的生活。有自由,或許缺少溫暖。
莎莎的父母也是,媽媽在以保姆兼女兒的方式與她媽媽同住照顧。爸爸則獨居老家,種菜喝茶。半生走過許多彎曲道路,兒女受其牽連甚多。莎莎的成長就充滿懼怕,缺乏,憂慮。
當莎莎認真工作,努力攢錢,存款來到十萬的時候,有一瞬間的迷茫,曾經她以為這事一大筆錢,現在看來,只是別人瞧不上的一個零頭,即是這樣,也是她辛辛苦苦幾年才攢下的。
金錢金錢,真是有力量的一種存在。
畢業十三年,她的同學中或有資產千萬的,百萬的。終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當年喊出茍富貴勿相忘的同學在得知莎莎得癌的時候,以兩百元的零碎打發了她。而失業在家帶娃的兩位朋友卻給出了六百和一千的數額。讓莎莎驚嘆不已。當然還有一個給了五十紅包的,算上莎莎給出去的八十,凈虧三十。
越有錢越扣,真是這樣。對于他們來說,莎莎就不是什么有價值的朋友吧。
情緒價值經濟價值皆無,生活真是搞笑。或許莎莎本就和她們沒有關聯,只是因為分宿舍而湊到一起。
走過的四年,許多怨懟糾結。真是讓人不解。
莎莎的靈魂就是一點一點在妒忌怨恨中敗壞的吧。
但莎莎不懂,她知道一切負面情緒的不利,卻時常走不出來,陷入莫名其妙的漩渦。
大梅姐說,那個蛋糕事件,完全可以用另一種態度話語去看待回應。根本不用到這個程度。
是啊,但莎莎當時已經懵了,突然而來的變故,讓內心本就波瀾起伏的她無力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