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旅游回來,到家已經是晚上11:30。孩子們睡了后,林夏也終于可以回房間休息。她去開主臥的燈,連續按了三下都沒反應。隔一會,再試幾下,還是不亮。林夏氣得又去按志剛那側的床頭柜開關盒,她激動的不停的拍打開關,可燈還是沒反應。林夏崩潰的癱坐在地板上,失聲痛哭。她氣自己不懂電學知識的笨,氣自己的累,也氣自己的苦。那些平常硬撐出來的堅強頃刻瓦解。婷婷沒有說話,不停輕撫著媽媽的背。軒軒緊緊的抱住了媽媽,打開自己的玩具手電筒:“媽媽,你看你看,亮了亮了!”真的亮了,不只是軒軒的玩具手電筒,志剛那側的開關開亮了主臥的燈。
“爸爸什么時候還會回來?我想爸爸!”燈照亮了桌子上志剛的照片,軒軒天真的問道。
“爸爸是去了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另一種方式生活著。”林夏回答道。
“那爸爸還能回來嗎?”軒軒好奇的問。
“你只要想爸爸,爸爸就在你的身邊,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林夏平靜的解釋著。
“媽媽,你會一直陪著我和姐姐嗎?我們看不到爸爸了!”軒軒哭了,婷婷也哭了。
“當然啊,媽媽會一直陪著你和姐姐,陪著你們長大,媽媽跟你們一起成長很幸福呢!”林夏迅速收起悲傷,眼神中透著堅定。
“媽媽,同學問到爸爸,我怎么說?我不想同學們以異樣的眼光看我。”婷婷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爸爸不在了,你沒有錯。這是你長這么大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你不必在意大家的眼光,你最應該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克服這個困難!媽媽相信,同學們會因為你的堅強和樂觀更佩服你的!你遇到了以前沒有遇到的情況,你戰勝了以前沒有戰勝的困難,你的世界會不一樣的!”林夏耐心的鼓勵道。
林夏就是這樣,自己可以脆弱、可以悲傷,甚至有時短暫的一蹶不振,但面對孩子們的時候,她總是用正面的積極的言語和行動去鼓勵他們。
林夏生日的時候,婷婷送給她一個親手制作的生日卡片。上面寫著“媽媽,你不是超人,但你是最好的媽媽,想哭的時候你就哭,累的時候就休息,別硬撐著。我們不需要媽媽完美,只希望媽媽可以快樂!”后來才知道,孩子們每天都會算著媽媽回家的時間,在陽臺上等媽媽的車。他們目視媽媽的車進車庫,然后靜靜的等待媽媽回家。婷婷注意到了媽媽在車庫的滯留,也注意到了媽媽眼角的淚痕。
再難的日子也有日升月落,好好的活著,苦難紛擾終會收場。每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會經歷一些難熬的時光,我們容易見到別人光彩照人的樣子,卻很難看得到那些光彩照人的背后,硬生生熬過了多少生活的苦痛。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生活的磨盤很重,你以為它是將你碾碎,其實它是在教會你細膩,并幫你呈上生活的細節,避免你太過粗糙地度過這一生。”當你熬過了人生低谷,你就換了一個樣子,也會變得更強大。那些陪你度過難熬時光的人,是你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林夏和孩子們,一起經歷的這段時光,也會是他們母子三人心底里最珍貴的經歷。
“這么貴,真是要命了!”林夏盯著自己手機上微信支付的賬單,一個個的數字讓她咋舌。這兩天,她去交了兩個孩子半年的培訓費用,整整八萬。下個半年的培訓費用也不會少于這個數字。不工作,越來越少的存款讓林夏心里發慌,她決定收拾好心情,努力找工作。
人的心情有時候也是難以理解的。剛開始休息在家,林夏覺得心神不定,總覺得工作日在家里不踏實。去超市,她覺得店員看她的眼神怪怪的。去學校接送兩個孩子,熟悉的家長問:“今天沒上班啊!”林夏說:“今天休息的。”可每天都說休息,林夏心里就覺得也不是個滋味,好像自己被這個時代拋棄了一樣。還有,她會覺得孩子們也沒有因為她的陪伴學習更好了。可在家里待了一段時間,林夏又覺得這樣不用起早貪黑、生活規律的生活簡直太棒了。可以隨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任何時間壓力。可普通人獨自一人養育兩個娃,沒有收入,長期壓力還是蠻大的。
林夏找工作的資本還是有的。她的專業技能無論是資質還是實戰能力都是拿得出手的,英語口語可以跟老外無障礙交流、參加英文會議也是得心應手。她的目標是一個月內找到跟之前同等的工作。她仔細修改更新了簡歷,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獵聘、boss、前程無憂、智聯幾個招聘平臺上投簡歷。工作機會中雖然有不少年齡要求在40歲以下的,但還是有一些企業不限制年齡的。看著經驗要求都很契合,林夏自信滿滿的投簡歷,初期不少獵頭聯系她。她也是一個個的分析各個機會的優劣勢,可通知面試的機會卻是很少。林夏也沒有失望,好事多磨嘛。她繼續著每天的簡歷投遞。可兩個月過去了,除了異地的、單休的,可通勤距離內一個合適的面試機會也沒有。
林夏有些沮喪,也有些苦惱,不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她試探性的擴大一些可承受的通勤距離,也接受單休,有了幾個面試機會。可面試時,她就知道沒戲。有一家不停的問她做過項目的具體細節,后來知道這家公司沒有意愿付林夏這樣的薪資,但內部員工又搞不定類似的方案。她們的面試不是真的面試,是借此學習這類項目的運作。還有一家,溝通面試意向的時候說招聘崗位是總監,等到三輪面試通過,溝通offer時是經理崗,解釋是說公司內部還沒有總監崗位設置。
有些面試呢,面試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可卻有其他的問題。林夏面試了一家公司,老板是一位儒雅的北歐人,讓林夏印象頗好。面試三次,公司對林夏的評價都很不錯,可一直不說發offer。對于懸而未決的面試,你只能往前看,林夏幾乎是放棄考慮那家公司了。隔了幾天后的下午12:30,獵頭來電,讓林夏買13:30跟那家公司老板同班次的火車票。獵頭說是對方公司老板下午坐火車去機場,乘當晚的航班回國,準備利用火車上的時間對林夏再次面試下。林夏覺得有些不對勁,可想想還是去了。火車上問的幾個面試問題,林夏根據多年的經驗和過硬的專業知識,都做了近乎教科書般的回答。那家公司的老板依然沒有說錄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