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特別愛看一檔綜藝節目【最強大腦】,感慨節目中的參賽選手都是學霸學神。活脫脫“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擁有著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讓人望洋興嘆: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我又怎么做才能學會如此高效的思維能力?
2017年我進了一家家具加工廠工作,因為不懂加工環節,所以我選擇了從普工做起。拿著三千六百每月的薪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因為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很多工廠的標語也是十分強調效率的重要性。比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經歷了兩個月重復性的工作,我總是比別人勤快一些,我是比較笨的那種,所以總是笨鳥先飛。我的努力,老板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兩個月后,我順利晉升廠長助理,薪水也水漲船高。我是廠里面最年輕的工人,所以培養自己能力的事必須持續不斷的做,也需要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方能成功。
那段工廠打工經歷,令我記憶猶新的不是條件的艱苦,也不是晉升后的喜悅。是每天早出晚歸的簡單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夜伏晝出,并不是顯得枯燥乏味。反而培養了我自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身體素質離不開早睡早起的生活好習慣。要使車子走的快,就得給車子勤加油。
我爸是一個非常勤勞能干的人。他有兩個好習慣,一直影響著我,一個就是早睡早起,另一個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實成了我生活觀的重要一部分。當然我也是這樣效仿爸爸的。反觀社會上越來越物欲橫流,人們焦躁的心,無法平息。據不完全統計,社會中患有焦慮,失眠,甚至抑郁的人群占總人口的比重在近幾年越來越高。年輕人越來越心浮氣躁。生活節奏的加快,房貸車貸的壓力,給社會留下了大量的“城市病”。所以我特別提倡放慢腳步,提升高效的思維學習能力。而不是和他人比身體勤勞度。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的辦事能力。
那如何才能擁有高效的辦事能呢?本質上是培養高效的思維模式,提升執行力。前者尤為重要。大量的閱讀新知識,不斷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學習提升知識面和認知水平上。豐富見識,完善思維,提升學習力。很多人每天堅持上班,他做的到,可是讓他學習,好像是一件很難的任務。聰明的人總是學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避免生活和工作中的隱患和風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人們更懂得花時間去逛街、購物、玩游戲這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生活選項上。反而不愿在上班通勤的路上學學英語,看看財經新聞,等等。魯迅能成為大文豪離不開他棄醫從文后,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發現社會生活的哲理,體會人間藝術。他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可見他對于如何高效利用時間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高效的學習產生高效的思維能力。只有懂得利用時間的人。方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深刻含義。
懂得學習的同時,更要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你應該有過這種體驗,出門的時候忘了帶公文包,結果遲到又單子沒簽成。是否也忘了自己的女友啥時候生日或者愛情紀念日,結果女友鬧情緒。是否有過去購買重要物件卻中途忘了帶夠錢……。我也想克服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卻不知如何下手。導致很多時候浪費了沒有必要浪費的時間。迷茫源于無知。懂得駕馭人生的人都深諳時間效率的重要性。
李嘉誠每次出門都比別人更準時到達相約地點,源于他會把手表調快十分鐘,可見好的方法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效果,改變不好的局面。最近看了一本書【如何高效管理時間】里面教會了我很多新穎的知識和方法。
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就會清楚該做什么。我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讓我生活工作都得心應手,井井有條。也比較高效。那就是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完成的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列出來,寫出前七條。然后第二天按照順序一一對應去做。讓我屢試不爽,結果任務都完成的比較好。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爭分奪秒。愛迪生就是憑借著這種高效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實驗,達到了一個又一個成就,在有生之年獲得兩千項發明。他深知科學發明是他人生得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懂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是什么,你還會迷茫而不敢前進嗎。
很多人一味的學習人脈學,關系學。想成功就要像成功靠近和優秀者做朋友。這種文化理念過于凝重而偏激。不可否認,人脈和關系在生活中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我更傾向于“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價值觀,你若是梧桐,方有鳳凰來棲。一味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去接近優秀者,成功者,顯然是無效社交。社會非常公平,提倡的都是等價交換。成功者更是深諳其中道理,與其每每參與酒桌文化,圈子文化。不如花更多時間,提升自我。當自我更具有輸出價值的時候,你的人脈才是有效的。
有一個高效的法則叫一三六定律。如果把人生的時間分為十份,其中一份用來維護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人和事。三份用來維護重要但不緊急的人和事。六份用來維護既重要又緊急的人和事。所謂人知輕重緩急是大智慧。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饒人。浪費時間叫虛度,剝用時間叫生活。如果你想影響一個人,那就去占據他的時間吧,前提是對你來說,他很重要。
生活在這個紫醉金迷的世界,物質和金錢顯得尤為重要。人們為了生存和生活奔波勞碌,櫛風沐雨。只為了那碎銀幾兩。你是否有一種感受,感覺錢始終不夠用?父母要贍養,孩子要教育,愛人要消費。當你花很多時間去賺錢的時候,卻忽視了一個重點,那就是資產和負債。資產就是能給你帶來被動收入的有價物,負債就是你要支出現金流的東西。大部分的人覺得家里有房有車,就是有產一族,其實不然。如果房子和車子都是按揭貸款的,需要支付月供的都是負債。簡而言之,資產就是會帶來被動收入的。懂得理財的人都清楚,看體力賺錢,最多只會小富即安。會用錢生錢產生更多被動收入的才會走向財務自由的人生道路。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具備理財意識,在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股票,基金,期貨,保險等金融知識,完善物質投資理念。這就是投資高效思維的創新。
其實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大腦和身體,顯然在投資大腦方面,大家都愿意花更多精力,而忽視了對身體的投資。一個好的身體是高效人生的關鍵。現如今,多少男士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不縱情聲色?這幾樣都不沾,在別人看來就是一朵奇葩。我可是不這么認同的,把人生時間緯度拉長去看待,那些不重視身體健康的人,必將為身體欠賬而損失慘重。官再大,身體不健康當不久,錢再多,身體不健康用不到。喬布斯再有錢,可是不注重飲食規律,結果得了胰腺癌死去,剛過天命之年,就撒手人寰。
生命的質量不僅在于高效,更在于健康,因為健康是身體高效工作和思維高效的源動力。真正的成功者不在乎你有多快,而在于你又快又穩,你同意嗎?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身體虛弱它將永遠不全培養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起民之不時,飲食之無節,侈于嗜欲,而吝于運動,此數者,致病之大源也。說的就是其中蘊含的哲理。
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稍遜即失的時代。培養高效思維顯得尤為重要。在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方能在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文君520
擁有高效的身體,方能成就高效的大腦,擁有高效的大腦,方能擁有高效的人生,擁有高效的人生,方能成就財富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