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已經接近尾聲,永琪和小燕子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最后一幕,南書房,永琪和小燕子一道,來面見乾隆。
永琪道:兒臣此次前來,是向皇阿瑪辭行的。
乾隆道:此是何故?
永琪道:兒臣非皇阿瑪親生,二十年來,承蒙教導養育之恩,舔犢之情,歷歷在目,魚目混珠,雖百死難辭其咎,皇阿瑪不計前嫌,一如從前,兒臣本欲常伴左右,方能報答一二,只是一事,兒臣思來想去,惶惶不可終日。
乾隆道:究竟是什么事呢?
永琪道:前不久,皇阿瑪頒布律法,禁止下面各地官員不可借故強拆民房,弘瞻皇叔為此觸犯律法,已被處罰,兒臣一家同樣犯下欺君之罪,若不處罰,則一來皇叔不服,二來有法不依,皇阿瑪免不了落下個處置不公,恐難以服眾,為此,兒臣自求處罰,以示公正。
乾隆道:這是朕的家事。
永琪道:皇阿瑪,自古以來,善治天下者不能治左右,家事亦是國事,還請皇阿瑪以國事為重。
一旁的小燕子亦說道:是呀,皇阿瑪,我們都已經想好了,還請皇阿瑪下旨吧。
乾隆沉思良久,道:你們已經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
小燕子道:是的。
乾隆問道:你們想好了?不會后悔嗎?
永琪和小燕子一起說道:不會的。
乾隆道:那好,你們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永琪道:兒臣想說,皇阿瑪既然已經頒布律法,就應當貫徹落實到底,切不要半途而廢,還請皇阿瑪答應。
乾隆道道:好,朕一定說到做到,朕最后問你們一次,你們真的不后悔嗎?
兩人一起答道:絕不后悔。
最后,處罰下達,永琪貶為庶民。
最后的最后,永琪和小燕子兩人乘坐一輛馬車,在夕陽西下的余暉中,緩緩而行,從此,紅塵作伴,不離不棄。
完
結后語:
回顧整個故事,作者想要表達的其實是,人性本來就是亦善亦惡,比如乾隆,他可以對小燕子百般縱容,卻為了得到心儀的含香,步步緊逼,完全就是人性中惡的一面。
一切的山盟海誓不過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就像孟丹對含香說了無數的山盟海誓,卻隱瞞了自己的病情,這和世間上大多數人的愛情何其相同,只是最后孟丹自殺身亡,含香殉情,卻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簫劍,自始至終沒有做出一絲承諾,卻在最后時刻帶著晴兒離去,世上也有許多人,一輩子沒有承諾過什么,卻攜手走到了最后。
永琪和小燕子的故事,更像是發生在童話里的故事,童話里的故事是經不起現實的比較的。
張書勛和李若凡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比較真實的人和事。
當然作者還有其它想要表達的,但作者不想一一說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限于時間和精力,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諒解,只做交流,不做他用。
始作于二零零年,整理于二零一六年,后稍作潤色,限于才能,不足漏洞之處,敬請諒解。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