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后,曹操驚懼,意欲遷都。時丞相軍司馬司馬懿勸諫曹操,聯合孫權,以制衡關羽兵馬。曹操從之。
當曹操密信孫權之后,孫權接到書信哈哈大笑,對著一旁的江東第三任軍事統帥呂蒙道,“子明,剛剛曹仁吃了大虧,曹操便送來書信,請我襲取關羽后方,并以荊州之地重惠我。明知我與劉備結成抗曹聯盟,卻行如此之計。你說我是接還是不接?”
呂蒙道,“接。為什么不接。如今劉備已橫跨漢中、蜀中、荊州之地,從武都可取涼州,從上庸可達洛陽。若是關羽進一步逼近許都,那么劉備的地盤,豈不是最多最廣乎?再說,本來就是要與關羽動手,奪回荊州。至于曹操之令,完全是附帶的,為什么不接?”
孫權手抬起又放下,道,“子明,你要知道,北方曹操稱雄,區區關羽,只是一時戰績驚人。荊州兵馬算起來,總共亦不過五六萬人。至于遙領關羽印授者,不過出自其各自的野心和利益。離散之眾何以成大事。這個時候,曹操卻一反常態,請我們江東相助,我們真的要背后捅上一刀么?”
呂蒙緩緩說道,“縱使曹操有什么陰謀,也無非是讓我們不打合肥的主意,借機調走張遼的駐軍,圍剿關羽罷了。何況計劃了這么久,怎可輕言放棄。主公,徐州于我江東,不如荊州來的重要。當此之際,速斷之。關羽必將是要敗的,是敗于曹操,還是敗于江東,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敗于曹操,荊州何存?敗于我師,我軍便可割長江以南而治,望觀天下。”
孫權道,“再等等。通知陸遜,殷勤點。”呂蒙退出大殿,望空徒嘆,“當斷不斷,必受其害。”這時,虞翻請呂蒙一敘,“呂將軍,對于當下局面怎么看?”呂蒙道,“趁其無備,攻之。”虞翻道,“翻與將軍一般。故而愿與將軍協文武百官,共勸主公。”是日,孫權同意呂蒙領軍,并定下偽裝突襲之策,以速定江陵,奪取荊州。
與此同時,陸遜在關羽擊敗于禁,威震華夏后,十分殷勤的送上賀禮和稱頌之書。關羽打開書信,只見上面寫著,“于禁等見獲,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勛足以長世,雖昔晉文城濮之師,淮陰拔趙之略,蔑以尚茲。聞徐晃等少騎駐旌,窺望麾葆。操猾虜也,忿不思難,恐潛增眾,以逞其心。雖云師老,猶有驍悍。且戰捷之后,常苦輕敵,古人杖術,軍勝彌警,愿將軍廣為方計,以全獨克。仆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雖未合策,猶可懷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關羽看罷,陸遜之言,溜須拍馬之意,毫不避諱。禮單更是豐厚,而劉備方面卻是一點響動都沒有。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前些日子,讓自己與黃忠這等老兵同列,同為上將,實在令人心中窩火。關羽越想越生氣,陸遜這么實在,劉備卻遲遲未有犒賞!
關羽很生氣,后果很嚴重。關羽將荊州兵馬盡數調出,并向劉備索要兵馬支援。當消息傳至CD,劉備問法正、諸葛亮等文武建議,法正曰,“南有孫權,北有曹操,如今攻取許都,玄之又玄。早棄之,守之。”,諸葛亮曰,“漢中初定,益州疲弊,國家之制,尚未完全,不宜動武。退保江陵,方為良策。”張飛也道,“南蠻未定,異族未平,蜀尚未安,何以動刀兵而破大魏乎?”劉備想了想,稱漢中王時不覺得,當自己坐上王位,卻發現自己占據地盤雖廣,卻與實力不符。劉備便覺得自己,心太急了,有些居功自傲了。于是,劉備給的回復是讓關羽坐擁當前戰果,退回江陵靜待時機。
關羽收到后,更加不爽。人家陸遜送來賀禮,更是愿為使役。而你劉備,卻讓我退下,這是覺得我關羽老了么?沒有資格打下荊州、攻破許都么?
關羽這一急,傾巢付于一戰。曹仁壓力倍增,但這時江東孫氏的使者將書信送達曹操手中,曹操趁機命徐晃將書信多抄幾遍,射入關羽軍中。關羽看到書信后,手足無措。一時間,不知如何自處。關羽心中不是滋味,“退吧,不甘心。更何況,要退的輕松也不容易。曹操虎視眈眈,徐晃兵馬在側,曹仁臨陣反擊,是個傷人的問題。不退吧,這樊城拿不下還兩說,后方更有孫權背叛,陸遜小兒的欺我,江陵都不一定在手。”
關羽還在思量,徐晃卻不給他機會思考,直接領著十二營兵馬開戰。當時,關羽的主力部隊屯于圍頭,而另一部有關平領軍駐于四冢。徐晃想了想,首先拋出煙霧彈,揚言欲攻圍頭,吸引關羽主力,爭取時間。其次,趁關羽注意自家門前,出其不意突襲四冢。徐晃再手書一封,邀關羽交戰四冢。
關羽一方面擔心四冢有失,另一方面不想落了下乘墜了顏面。于是,關羽點齊五千精兵,前往四冢戰場。戰前,關羽邀徐晃來一場單刀赴會,徐晃隔著百米,遙聲道,“云長啊,恕我今日不能與你當面相見。戰場之上,無兄弟啊。”
關羽正色道,“自當如此。公明,今日,你我但說平生,不及軍事。”關羽笑著道,“公明,你還記得……”,關羽、徐晃這兩位同鄉和朋友,聊起了故鄉之事。
許久之后,關羽道,“公明,戰吧。”,隨即翻身上馬,提起青龍偃月刀。徐晃伸手擦了下似有如無的眼淚,翻身上馬,大聲發布軍令,“得關云長首級的人,賞金千斤。”
這時,尚未擺出開戰姿態的關羽十分不解,脫口大聲道,“大哥,你說的這是什么話?”徐晃答道,“這,是國家之事。”關羽道,“既如此,那么便放手一戰,爭個高下吧。”
隨后,兩軍混戰。關羽英勇沖殺,豪氣沖天道,“公明,你這些兵,不過我一合之敵。還不速速投降!”徐晃隔著軍隊卻不答話,只是從容的下著軍令,從容的布置和應對。不久,關羽敗勢漸出,徐晃道,“云長,投降吧。丞相待你如舊,劉備終究不過是一介賊子。降吧。”關羽也不反駁,待循著突破口,一舉帶著大軍撤回圍頭。
徐晃得勢不饒人,乘勝追擊。窮追不舍的徐晃軍團,就這樣迷迷瞪瞪的沖進了關羽主力部隊之內。若在平時,徐晃的兵馬不夠關羽吃的。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進入營中更是難以突圍而出。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關羽是被追著打。徐晃乘關羽大軍陷于混亂之機,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曹魏荊州刺史)、傅方(曹魏南鄉太守)。關羽不得不率軍撤出營內,徐晃隨即下令勿要再追。正所謂,窮寇莫追。
十月,關羽退至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