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講堂:辜鴻銘講國學
辜鴻銘
文學已完結12.62萬
辜鴻銘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詩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古怪的言行在國內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本書選取辜鴻銘先生有關國學方面的論著,向讀者展示這位【怪老頭】眼中獨特的國學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
大師講堂:蔡元培講中國倫理學史
蔡元培
文學已完結14.41萬
《蔡元培講中國倫理學史》全書分緒論、先秦創史時代、漢唐繼承時代、宋明理學時代四大部分32章,系統地介紹了我國古代倫理學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闡述了各家學說的要點、源流及發展。《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民國時期影響國人的大師著作)》是第一部系統整理和研究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發生、發展及其變遷的學術著作,闡述了從孔子到王陽明28位思想家的倫理思想,附錄中列敘了戴震、黃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學說。
-
大師講堂:蔣廷黻講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
文學已完結10.5萬
中國近代的開端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用武力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強迫中國面對外面的世界。此后,人們開始了一步步的探索,從奕、李鴻章、曾國藩為首的洋務運動,到康有為等人提出的百日維新,最后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本書將近百年的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娓娓道來。
-
大師講堂:梁啟超講清代學術
梁啟超
文學已完結11.27萬
本書是有關清代學術的第一部專著。它系統評述了明末至梁啟超以來200多年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概況,就有清一代的哲學、經學、史學、等自然科學進行了全面論列,把每一時代的學術作為思潮進行總的歷史考察,探討起因,分析點,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對各個時代、各學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詳盡闡述。《儒家哲學》是1927年梁啟超在清華大學的講義,其中全面論述了儒家哲學的內涵、沿革、代表人物和研究方法。
-
不一樣的今天,是某一天的想念
宋增芬
文學已完結11.91萬
作品用樸素的文字,表達真切的感受,字里行間記錄下生活的點滴,聊的是柴米油鹽,寫的是天南地北,尋著煙火的味道,體會著生命的感悟,撿拾著生活的哲理,有酸甜苦辣,有春風化雨,有哭笑不得。不管生活是多么平凡,它都是美好和難忘的。
-
風荷憶旅
沈裕慎
文學已完結12.91萬
本書是一本宣揚愛國情懷,傳遞正能量的游記作品集。作者以激越豪邁之情,雋永秀美之筆,狀山水美景,風土人情,視野開闊,生動璀璨,流淌著作者對祖國的摯愛和對大好河山的贊美。作者以豐富的素材,獨特的視角,飽滿的情感,對諸多風光勝跡和地方特色,作了較詳的記敘,善妙語,重音韻,融知識、藝術、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體,無不張揚著較強的視覺震撼力與文學的沖擊力,無不透露著作者所擁有文字的自信與自豪,散發著一股溫馨的氣韻,使全書之品質與品位相得益彰,別具氣度,別見力度。作品風格冼練沉雄,行文瀟灑,敘事與抒情結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曠達幽遠的意境,是部很有文學感染力,也是很接地氣的游記作品,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語言質樸,文筆流暢,什色斑斕,精致華美,給人以知識的力量,以悅讀的享受,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獨具一格,雅俗共賞,適合大眾閱讀。
-
品味
靜子
文學已完結19.06萬
本集共收入閑情隨筆散文80多篇,大多在各級報刊發表過。共分為七個部分:品慢、品味、品靜、品讀、品野,品閑、品享。品味是高度、是格調,但更是一種態度,一種活法,在喧囂騷動的快節奏時代,如何慢慢地生活靜靜地品味,不僅僅是小資情調,已是大眾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該書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生活的品味及其理想生活中的品味,以及對品味多方位的探求。品味不是抽象的,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活法。而活法,每時每刻,舉手投足,點點滴滴無不顯示出品味的高低、品味的雅趣,不同的品味組成豐富多彩、琴鳴書香的生活品味,及其豐富充實的精神世界。可以說,這是一本內容豐潤、情趣高雅的現代休閑品味書,適合大眾閱讀。
-
夢里天堂:一城一景一味
呂峰
文學已完結13.74萬
這是一部享受旅行的書,記錄了一個人背著行囊游走的獨特感悟。筆者帶著相機、帶著一顆流浪的心,一路走走拍拍,記錄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描述了在路上的狀態,那是對時間和生命的致敬,是一種熨燙靈魂的享受。本書主要講述旅行途中所際遇的名山大川、古城名都和對逝去生活的懷想,以及行走中的點點滴滴,雖然不太成熟,卻是心靈的真實反映。全書分為傾城之戀、夢里天堂、追蹤前賢、跋山涉水、四方吃食五個部分,抒發了作者的人生感懷。一路行來,既完成了現實世界里的位置移動,又進行了歷史時空中的思想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