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能者所見略同,曹操經過與手下商議之后,果然如諸葛亮所言,決定出兵占領西涼。
曹操問荀彧:“我欲派一將去征服西涼,文若覺得,何人能當此任?”
荀彧道:“夏侯妙才,可當此任。”
曹操道:“夏侯淵正在鎮守南陽重地,怎可輕易調離?”
荀彧道:“可讓曹仁將軍換回夏侯淵將軍。”
于是,曹操令夏侯淵率兵五萬,以程昱為參軍,進軍西涼。
夏侯淵率軍來到長安,并向鐘繇詢問了雍涼局勢。
鐘繇道:“目前,西涼有兩大勢力和一些小股勢力,實力最強的是馬騰和韓遂,此二人,每人有兵馬六七萬,韓遂占據西平和金城二郡,馬騰占據武威,還有,張濟有三萬兵馬,占據安定,馬騰和韓遂都來拉攏過張濟,但張濟并沒有理會他們,我也曾派人去招降過張濟,可惜,未能如愿。”
程昱道:“可用反間計,先讓他們互相殘殺,削弱他們的力量,然后可圖。”
夏候淵道:“仲德可有妙計的?”
程昱問鐘繇道:“季常對韓遂和馬騰了解多少?”
鐘繇道:“馬騰和韓遂,以前曾經結為異姓兄弟,如今已反目成仇,韓遂還殺了馬騰的妻女,二人現在已形同水火,相互之間都有攻伐,我曾派人前去調解,然而,二人卻是再也不愿言和。”
程昱道:“夏侯淵將軍率軍來長安的消息,想必韓遂,馬騰,張濟他們三人都已經知曉,此時,萬萬不能對他們任何一方動兵,那樣會使他們三人聯合起來對抗我軍,眼下,夏侯將軍可令人在廣魏和新平一帶多造防御工事,馬騰他們就會認為我軍只是要防止他們來進攻長安,而并不是要出兵來討伐他們,然后,再派人向馬騰送去厚禮,接著,夏侯淵將軍將大軍駐扎在南安,并派人到金城那里撒播留言說,馬騰邀請我軍與其聯合,南北夾攻韓遂。”
鐘繇道:“嗯,此時,韓遂必定去拉攏張濟,共同對抗我軍,要是張濟應韓遂之約,則我軍就將兵馬從南安撤回,韓遂張濟他們就會聯手去攻打馬騰,若張濟不應韓遂之約,則我軍就出兵攻打韓遂的金城。”
程昱微笑道:“正是如此。”
卻說,韓遂聽說馬騰要與曹軍南北夾擊自己,驚恐之下,馬上派人來向張濟求救,說唇亡齒寒,韓遂若亡,張濟亦難獨木支撐。
張濟剛要發兵相救,其麾下賈詡卻道:“此必是鐘瑤的挑撥離間之計,將軍莫要中計。”
張濟道:“若是韓遂被夏侯淵打敗,那西涼各勢力將會被逐個擊破啊!”
賈詡道:“將軍只要不發兵,那夏侯淵必定出兵金城,到時候將軍再出兵襲夏侯淵之后,如此,夏侯淵必敗。”
張濟道:“好吧,就依文和之言。”
夏侯淵得知張濟不來救韓遂,于是,就率軍從南安而出,向金城而來。
程昱對夏侯淵道:“張濟雖然不發兵前來,卻也要防止他出兵襲我軍之后。”
夏侯淵道:“我派夏侯尚領兵一萬,去防守后路。”
張濟率二萬兵馬,來到金城以南二十里,正遇夏侯尚部隊,兩軍交戰,雙方都難以取勝,便各自收兵。
夏侯淵聽說張濟部隊在后方出現,擔心自己后路被堵,便率軍回南安以北一帶駐扎。
夏侯淵對程昱道:“不想張濟竟能看破我軍計謀,眼下,倒是不好辦了。”
程昱道:“目前,韓遂與張濟之間,只是臨時出兵,意見還沒有達成一致,將軍可趁此機會,率軍前往安定,攻打張濟,然后,在半路設伏兵襲擊韓遂。”
夏侯淵道:“好,仲德之言有理。”
張濟得知夏侯淵率大軍向安定而來,連忙向韓遂求救。
賈詡卻勸道:“將軍要是向韓遂請救兵,正是中了夏侯淵之計,韓遂若是率軍前來,必定會遭到夏侯淵的伏擊。”
張濟道:“夏侯淵有五萬大軍,若無外援,安定恐怕不能守。”
賈詡道:“將軍放心,夏侯淵要攻下安定,也并非易事,他不可能將兵馬過度損耗在這里,眼下,他的目標只是韓遂一軍,必定不會來攻城。”
張濟道:“嗯,文和之言是也。”
賈詡道:“不過,我更擔心的是,韓遂會自己率軍而來。”
張濟道:“我馬上派人提醒韓遂。”
賈詡道:“現在派人去,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卻說,韓遂得知夏侯淵率軍向安定而去,便也想學張濟那樣偷襲夏侯淵之后,不料,反而中了夏侯尚的埋伏,兵馬損失慘重,韓遂只好率軍返回金城。
程昱又對夏侯淵道:“眼下,將軍可在此處多樹旗幟,然后,將兵馬偷偷調往金城。”
于是,夏侯淵留夏侯尚領五千兵馬守大營,自己暗中率大軍前往金城。
韓遂得知夏侯淵率軍來金城,便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夏侯淵大軍來到金城,將兵馬駐扎在城外五里之處,并沒有要攻城的意思。
三天后,夏侯淵大營的軍旗突然多了很多。
有人報知了韓遂,韓遂對身邊的人道:“夏侯淵并沒有援軍,其故意多樹旗幟,必定又是后方被張濟偷襲,想利用空營來迷惑我軍,而他卻趁機率軍撤離,我若是率軍出城追擊,必能獲勝。”
于是,韓遂派人前往夏侯淵大大營打探,果然,大營已經是空營一座,韓遂不加思索,率軍傾城而出,追擊夏侯淵部隊,誰知道又中了夏侯淵的埋伏,韓遂兵馬損失過半,倉皇逃回了金城。
這時候,張濟已經得知夏侯淵主力在金城,又想發兵前來進攻夏侯淵,賈詡卻勸說道:“如今發兵已經來不及了,韓遂必然已經被夏侯淵所敗。”
張濟只好放棄了出兵的想法。
韓遂此時只有不到三萬兵馬,便緊閉城門,再也不敢出城作戰。
夏侯淵又兵分兩路,并大張旗鼓的率軍往西,聲稱要去攻打西平郡,西平乃是韓遂的后方根據地,同時又是他唯一的退路,自然不能有失。
韓遂無奈,只得將兵馬從金城撤出,退守西平。
夏侯淵占領了金城后,將兵馬駐扎于此,進行修整。
馬騰得知韓遂被夏侯淵擊敗,并失去了金城,于是,派兒子馬超率軍三萬,去攻打西平。
韓遂聽說馬騰竟然在這個時候來進攻自己,氣得咬牙切齒。
馬超率兵來到西平,先派人去隴西一帶,拉攏本地各部小股勢力,馬騰在西涼頗有威望,各勢力又看到韓遂大勢已去,于是,紛紛表示愿出兵響應馬超。
隴西各勢力集結一處,攻陷了西平郡后方的臨羌縣,韓遂腹背受敵,抵擋不了馬超的進攻,便率兵向西前往敦煌,但是,于半路被馬超的騎兵追上,韓遂被馬超所殺,余部盡降。
夏侯淵得知馬騰擊殺了韓遂,并占領了西平,打算先率軍進攻張濟,占領安定,以絕后顧之憂。
程昱道:“將軍要是攻打安定,馬騰就會進攻我軍金城,馬騰在西涼素有威望,又深得民心,不如招安馬騰,讓他入朝為官,并讓其長子馬超率兵鎮守西涼,那時,張濟獨守安定,早晚被我軍所迫。”
夏侯淵道:“只是,馬騰會不會接受招安?”
程昱道:“如果馬騰不接受招安,就以朝廷的名義,定他為反賊,讓他失去民心,然后再徐圖之。”
夏侯淵點點頭。
程昱又道:“馬騰一向還是心存漢室,如今又有自己的長子在西涼統兵,馬騰應該不會拒絕入朝為官。”
于是,夏侯淵馬上派人報知曹操,曹操收到夏侯淵的書信,當即就同意了夏侯淵之求。
夏侯淵于是派使者向馬騰授明自己的意思,馬騰經過再三考慮,最后同意接受招安,并帶上馬鐵、馬休一起入朝。
張濟得知馬騰降了曹操,知道自己已經孤軍難敵曹軍,于是,也打算舉兵投降,便詢問賈詡意見。
賈詡問張濟:“將軍覺得,黃勝與曹操,誰才是將來的霸主?”
張濟道:“曹操占領關中和中原,乃是天下之中心,又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利,我覺得,曹操應該是未來的霸主。”
賈詡道:“話雖如此,可我卻覺得,曹操并非黃勝敵手,早晚會被黃勝所敗。”
張濟問:“文和何出此言?”
賈詡道:“黃勝的經濟實力遠勝曹操,而曹操在用兵方面,雖然也是十分了得,但同樣數次敗于黃勝之手,眼下,曹操出兵占領西涼,看似像擴展勢力,實際上,曹操是怕中原被黃勝占領,而為自己準備的一條后路,關中之地,易守難攻,曹操要是穩定了西涼,就可以穩坐關中。”
張濟道:“文和之意,是讓我投奔黃勝?”
賈詡道:“正是。”
張濟道:“可是,此地離黃勝的勢力,最近也是并州,我軍要進入并州,還要經過羌胡之地,道路難行,又怕羌湖人來襲擾我軍,甚是不便啊!”
賈詡道:“將軍只要有決心,這些都不成問題。”
張濟考慮了幾日,最后決定,前往并州投奔黃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