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氓面前,王寅也自辭窮,無話可說,當下挺槍迎往兀顏光。
兀顏光與王寅俱是當世頂級高手,卻都有傷在身。二人相斗,兀顏光占據三項優(yōu)勢,一是他的武藝本就比王寅高上一籌,王寅酣戰(zhàn)多時,體力受損,更不是他的對手;二是兀顏光騎著鐵脊銀鬃馬,王寅從城上落下,只能步戰(zhàn),兀顏光居高臨下,又占了些便宜;三是兀顏光有遼軍相助,王寅只一人一槍,勢單力薄。
斗了十余合,王寅身上多處受傷,渾身浴血,漸漸不支,被兀顏光一戟刺中胸膛,口吐鮮血,大叫一聲:“來生必滅遼賊!”
王寅死后,轉世投胎,托生在蒙古國,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曾將遼國耶律氏后人建立的“后遼”九萬契丹人趕到高麗境內,致使“后遼”滅亡,報了前世之仇。他就是大蒙古國名將,“怯薛軍”之長,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并稱“四杰”的成吉思汗麾下諸將之首——木華黎。
兀顏光殺死王寅,指揮遼軍繼續(xù)攻城。
失去戰(zhàn)將王寅,周王柴進抵擋不住遼軍,北門率先告破,遼軍潮水般涌入東京汴梁城,燒殺擄掠,無所不為。遼軍攻入開封府衙門,守在這里的周軍左丞相婁敏中被遼軍捉住,殘忍殺害。
柴進見大勢已去,不得不集中所有周軍,拼死從東門突圍而出,往澶州逃去,要與石寶率領的周軍主力會合,再圖反擊。
東京汴梁城的百姓見遼兵殺人不眨眼,俱都恐懼不已,紛紛收拾細軟搶出城去,一時之間汴梁城四門擁堵,士兵往里突,百姓往外沖,一片混亂。誰都沒留意,一支喬裝改扮的隊伍混跡其中,趁亂混進城去。
兀顏光率領遼軍將城內殘余周軍肅清之后,親自帶一支親兵前往皇宮,準備攻占這座代表漢人最后體面的皇家重地,不料一支從服飾上看不出來歷的隊伍憑空冒出來,擋在皇宮前面,與遼軍對峙。
兀顏光心中一凜,難道宋軍在皇宮中還藏著一支秘密護衛(wèi)部隊?
兀顏光上前一步,道:“你們是何方隊伍,叫你們主將出來說話!”
面前不明軍隊左右兩邊分開,涌出一隊將領,中間一人赫然便是燕王朱武,“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分列左右。
朱武道:“兀顏光,咱們是不是算一下滑州之戰(zhàn)這筆舊賬!”
滑州一戰(zhàn),朱武不但被兀顏光追得狼狽逃竄,險些喪命,還失去了“花和尚”魯智深、“雙槍將”董平、“天目將”彭玘、“圣手書生”蕭讓、“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圣”李袞、“操刀鬼”曹正、“鼓上蚤”時遷等八位兄弟,此仇不報,將成為朱武的終生遺憾。
兀顏光這才恍然大悟,不禁勃然大怒,道:“我等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城池,居然被你等輕易混了進來,當真是無恥之極!”
朱武笑道:“從盟友手中奪取城池,這樣算不算無恥?”
兀顏光將手中方天畫戟一掄,道:“休呈口舌之利,咱們兵器上見分曉!”
“行者”武松手持雪花鑌鐵雙刀上前,道:“前次讓你逃了,來來來,今日與俺武松并個死活!”
兀顏光忌憚燕軍眾將武藝高強者甚眾,自己一虎難敵群狼,心思一轉,勒馬不前,指揮遼軍一擁而上,將燕軍團團圍住。
朱武見狀,厲聲喝道:“眾軍聽令!”
入城的數萬燕軍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從四處響起:“在!”
兀顏光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燕軍居然有這么多人進了汴梁城,他顯然低估了朱武的實力。
朱武道:“把契丹人趕出汴梁城,反抗者格殺勿論!”
“是!”
燕軍群情激昂,城中未離開的百姓也同仇敵愾,有力者紛紛拿起菜刀、木棍,加入到燕軍隊伍之中,殺向遼軍。
在城中進行巷戰(zhàn),遼軍發(fā)揮不出騎兵優(yōu)勢,只能與燕軍展開肉搏。燕軍在眾好漢的率領下,四處圍剿遼兵。盡管遼軍有七萬之眾,但隨著城里百姓參戰(zhàn),遼軍反而體現不出人數上的優(yōu)勢,加上地形不熟,被分割包圍,死傷無數。
武松、楊雄、石秀、燕青四員步將殺開一條血路,直奔兀顏光,要為昔日梁山步軍大頭領“花和尚”魯智深報仇雪恨。
兀顏光受舊傷影響,不能久戰(zhàn),在四大天罡的聯(lián)手攻擊下,且戰(zhàn)且退。遼軍失利,只能收縮防線,漸漸被燕軍逼到西城門。
見遼軍失勢,朱武準備給予兀顏光致命一擊,便讓關勝、林沖、卞祥、史進四人率領馬軍,直突對方中軍,目標便是殺死兀顏光。
燕軍八大戰(zhàn)將圍堵兀顏光,兀顏光哪里抵擋得住,在親軍部隊的護衛(wèi)下慌忙奪路而出,殺到汴梁城西門外。
此時遼軍耶律得華部趕到,雖然途中那群假扮遼軍的烏合之眾逃散殆盡,但得到耶律得華這員超級戰(zhàn)將的支援,兀顏光才算緩過一口氣,二人合兵一處,向滑州退去。
汴梁城得而復失,遼軍功虧一簣,終究還是未能占領東京開封府。
這一戰(zhàn),遼軍前后損失近兩萬人馬,尚余六萬人。燕軍此戰(zhàn)得勝,朱武率領眾將和四萬人馬駐守汴梁城,重新招攬百姓回城,漸漸恢復城中秩序。百姓得知燕王前來保護東京,俱都安心。
周王柴進在敗逃途中遇到前來接應的石寶軍,兩軍合在一處,也有六萬人。探聽到燕王朱武驅逐兀顏光,奪回汴梁城,柴進嘆道:“幸虧朱武,不然孤豈不成了千古罪人?!?p> 石寶道:“不如且去澶州駐扎,恢復生氣,再圖東京?!?p> 柴進道:“經此一戰(zhàn),王寅、婁敏中二人殉國,大周文武只剩祖丞相和石將軍二人,怎與大宋、遼國和燕王抗衡,不如降了吧?!?p> 石寶大驚,道:“降誰?”
柴進道:“我等反宋,趙佶必不容我;遼國乃異族,剛剛背后插我一刀;只有燕王與我有昔日梁山情誼,或可包容則個。要降,便降燕王。”
祖士遠道:“周王容稟,如今宋主暫棲梁山,以臣的計算,至多有五萬兵力;遼國經此一戰(zhàn),也不過剩下六萬遼軍;燕王滿打滿算,手下也超不過五萬燕軍。咱們手中還有六萬人馬,與誰結盟,誰便可制霸天下,何不分別聯(lián)系三方勢力,待價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