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琪、陸桂芳兩位老人,看著洪水漸漸退去,看著百姓平安無事,聽著鄰里鄉間對兒子的稱頌,心里欣慰無比。在洪水退去之后,虞龍回了一趟家,身上衣裳沾滿泥漿,樣子極為疲憊,他看見家人無事,也松了一口氣。
陸桂芳瞧見兒子模樣,心疼呀。她趕緊叫家人去殺兩只雞,煲個濃湯,讓兒子好好補補。陸桂芳道:“兒呀,苦了你呀。”虞龍挺挺身板,笑道:“阿媽,我才38歲,多壯,跟只牛一樣,哪里苦得了呢。”
陸桂芳再瞧瞧眼前兒子,覺得也是,也便笑了。
青荷站在一旁,對夫君也是心疼到不得了,只是阿媽在講話,她也不好意思插嘴,眼里的疼愛,都濃到快要掉下來了。待湯熟,她先捧了給阿爸阿媽,再捧給虞龍,陸桂芳嗔怪道:“你捧給我干什么呀,捧給虞龍呀。”
虞龍吃著濃濃的老火靚湯,真帶勁呀,連吃三大碗。這個時候,道行、道方、道從、道循、萍惠等,都站在屋前,都拿著鋤頭、鐵鍬,水退了,他們得去疏導農田水渠。兒女都長大了呀,大的十七,小的也九歲了。虞龍走過去,把萍惠手里的鋤頭拿下,道:“田里的水還深,你就不要去了,跟阿爸講講話。”小女兒哎了聲,卻走到青荷身邊。
虞龍苦笑了下,心道,這些年一直在縣里求讀,或出外游學,或在縣衙做事,家里少回,顧及不得,兒女們自是生疏了。唉,此事古難全呀。他轉過頭去問在一旁的虞?:“哥,小孩們功課還行吧?”
這些年,虞?就在家旁開了家私塾,教家里的小孩,教村內的也教村外的,有二十多個。只是,時下日子過得越來越難,像自己家的小孩,都還要下地種田,更別說其他家的了。自己家的,還要習練武功,讀書的心,自是難以專一。當下嘆了口氣,道:“還行。”
這次大雨,持續了好長一段日子,待雨水徹底消停,已是初秋。虞龍也已計劃好,待過完中秋,便動身前往京師,參加明年春舉行的會試。眼下,農民處處起義,盜賊四起,路途很不太平,上一趟京師,很不容易呵。
中秋之后,虞龍動身前往京師,還是黃小松作伴。黃小松身板已是越發的精壯。行至揚州,已是入冬,在客棧內,忽有消息自京師傳來,眾人議論紛紛,說原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袁崇煥,已于八月十六日,以“謀叛罪”被磔于市,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籍其家。如不是何如寵大人極力申辯解脫,滅族矣。黃虞龍心內一震,筷子跌落地下,渾然不知。
袁崇煥,廣州府東莞縣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啟二年,擢兵部職方主事,超擢僉事,監關外軍,后進兵備副使,再進右參政。天啟六年,因寧遠戰功,進右僉都御史,三月,為遼東巡撫。天啟七年七月,因得罪魏忠賢,被迫辭官。崇禎元年四月,再受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袁崇煥督師七八年間,遼東邊防軍事,大為振作,后金不能南下半步。崇禎二年十二月,下錦衣衛獄。
日間公務,多在縣衙,有時前往周邊縣衙,或府衙,甚至廣州府衙,眾官吏議起袁崇煥,皆熱血沸騰,直道精忠報國、赫赫英雄!山野百姓,議起袁崇煥,更是道岳武穆再世!去年下獄,人皆道,天下大冤也!不想如今,竟已磔于市!
聽說,當日行刑,圍觀者眾,眾皆爭食其肉。嗚呼!痛惜哉!恨甚哉!
袁崇煥真的叛國嗎?他真的與后金有密約嗎?不可能!想當年,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一掃此前頹敗,天下振奮。沒有袁崇煥,遼東早失矣,京師早危矣。“......當今圣上年輕力壯,銳意進取,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一心整頓故舊山河,想我大明繁華安定有日矣......”區大倫言語猶在耳畔,虞龍卻是茫然。
此次會試,虞龍再度名落孫山。怏怏歸家,又已是初秋矣。
袁崇煥被殺,鄉間尚在議論紛紛,都是一片嘆息。家中說起,阿媽也是嘆息不已,直道,如此國家基石,卻被如此狠殺,怕是大明要到頭了呵。阿媽又道:“虞龍呵,看來當今皇上,也是個昏君呵。你屢試不中,就算中了,媽也是揪心呀。”嘆息中,阿媽也病倒了。咳,發熱,看了好幾個大夫,也不見起色。
虞龍便辭了縣衙差事,在家專職照料母親。阿媽的病每況愈下。咳得越來越厲害,臉色越來越蒼白,人越來越消瘦。至寒冬,十二月二十七日,終是不治,撒手西去,享年66歲。時崇禎四年(1631年)。
母親逝世,虞龍悲痛欲絕。虞龍報了丁憂,將母親葬于后山之上,在家守孝三年,足不出戶,只埋首讀書。
期間,中原烽煙四起。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黃河于孟津決口,軍民商戶死傷無數,百姓轉徙,到處丐食,無路可走,又聚而反。崇禎六年(1633年)二月,農民軍進入河北,勢力大震,冬,入四川,入漢南。崇禎七年(1634年)四月,山西、陜西數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饑,人相食,民饑而亂興,朝廷官兵多殺良冒功,中州諸郡,畏官兵甚于賊。七月,后金軍攻入靈邱,遠近震驚。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農民軍(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攻下中都鳳陽,毀皇陵樓殿,朝廷大驚。
崇禎八年(1635年)六月二十六日,譚氏青荷不幸病逝,享年42歲。病榻前,虞龍手執青荷手,淚水一滴一滴噼叭墜落。二十三年前,青荷初嫁時,是如何的青春豐潤飽滿呀,如今本正青壯,卻病入膏肓。眼窩陷得多深呀,眼球昏濁;眼神是那樣的迷離呀,噙滿淚水。她不舍呀,她牽掛呀!虞龍悲從中來,淚水墜得更猛了。
二十三年來,她侍奉公婆,生兒育女,耕田織布,修建房屋,操辦兒子婚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手操持。她就跟阿媽一樣能干呀。這個家由小到大,由貧窮到富裕,她厥功至偉,比阿媽更要操勞呵。她孝順、勤勞、節儉、得體,貧苦不怨,富貴不驕,鞠躬盡瘁,實乃時世之楷模呵!
她辛苦了一輩子,就跟阿媽一樣,還來不及享福呀。奈何,蒼天無眼,嗚呼哀哉!虞龍緊緊握著青荷手,直至最后一刻。
虞龍將青荷葬于東南方的山崗上。此后,當他埋首窗前苦讀,或行走屋前,走在河邊小道,都能望見,她可愛而令人敬重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