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王大人給了塵許一筆錢。他說有人托他將這筆錢交給她,可那人不愿留下名字。
塵許沒有拒絕,鏢局里其他人的家屬還在等著她來安置,他們都需要這筆錢。
塵許和塵源,塵滿分頭去給各家送錢,其余人家都收下了,只有石頭家將銀子丟了出來。
石頭家的銀子是塵許親自去送的,塵源原本想陪同她一起,塵許拒絕了。石頭娘看見敲門的是塵許,她當即搶過塵許手里裝有銀兩的荷包,奮力往門外砸去,隨即她紅了眼眶,一把將塵許推到在地,憤怒地關上了大門。
塵許看了一眼石頭家的大門,平靜地站起來撿起了地上的荷包,然后緩緩向家里走去。那一天黃昏,余暉灑在石頭家的大門上,可是那家的男人再也不會推門而入了,只留下娘仨兒相依為命。
發放完撫恤金后還剩了一些錢,塵許將它們存了起來,這些錢要留著塵源和塵滿將來趕考的時候用。
為了維持家里的開銷,塵許開始給別人做工。開始她想去干苦力,可是別人嫌她身板太瘦弱,并不愿用她。后來她苦苦哀求,愿意干一樣的活兒卻只拿一半的工錢,后來終于有人愿意用她了。
她每天早出晚歸,卻從不讓塵源和塵滿她在干嘛。若他們實在要問,她就兇巴巴地說:“你們一天很閑嗎?功課做完了嗎?功練了嗎?先生教的都懂了嗎?你們現在最要緊的事就是好好讀書,其他的事不需要你們操心。”后來他們真的不問了,只是每天晚上做完了工回去,塵許總能看到她房間的桌子上留有一些熱騰騰的吃食。
或許是塵許能吃苦,又或許是她要的工錢低,所以不久后就有人搶著用她,她也不用再擔心沒有活兒干。王大人見塵家生活不易,而塵源又寫得一手好字,于是他就給了塵源一個文吏的虛職。塵源每日就只用抄一些無關緊要卻又不得不抄的文案,到了月底王大人也會酌情給他工錢。塵許并不反對,在她心里,塵源遲早是要入仕的,現在讓他多接觸接觸官府里的事兒也是好的。
塵許本就只有十歲,又是一個女娃,幾個月來的體力勞動讓她越發清瘦,不要說塵源和塵滿,就是李奶奶看到她也心疼得直抹眼淚。后來,李奶奶經過多方打探,知道邊境戰士需要冬衣,她就帶著塵許和臨原縣其他的一些少婦一起包攬了縫制冬衣的活計。相比之下,縫制冬衣輕松多了,塵許在李奶奶的教導之下,沒過多久就能上手了。后來的幾年,塵許不僅會制冬衣,還當起了繡娘。有些制衣鋪也會請塵許幫忙繡衣服的圖案,塵許干苦力的時間也少了。這一切還是多虧了李奶奶。
不管生活多苦,塵許都從沒想過要松懈弟弟們的學業。就如塵偉在世時一樣,先生每日都來塵家上課,塵許也從未拖欠過先生工錢,一切好像都和以前一樣,只是鏢局再沒了塵偉,學堂也沒了塵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