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生活

山茶映海

第19回 此身墮地獄 彼心向樂土

山茶映海 滇翳神道 5588 2025-07-21 12:46:37

  “快去看!神龜出來嘍!”

  錦官城內百姓奔走相告,都說通濟橋下有綠毛大龜率群龜出沒。

  “說那龜殼足有磨盤那么大,背上爬滿大大小小烏龜,身后密密麻麻的小烏龜跟著,自通濟橋洞下游出,浩浩蕩蕩往城外游去!兩岸怕是有萬人圍觀,都說是上游河水暴漲沖了神龜老巢,神龜帶著龜子龜孫逃難去了!”

  青竹連日忙于司錦號事務,疏于照看紅蓮。近聞下人說二小姐性情陡變,茶飯不思,得暇便來探望。沿途人聲鼎沸皆議“神龜”,她心下亦奇。

  不過數日未見,紅蓮形容枯槁,唯雙目灼灼,雙頰異樣潮紅。青竹心頭“咯噔”一沉——此情此景,何其眼熟!

  “紅兒,你臉上這痣……怎地黑了?!”

  紅蓮只道“哪有”,別過臉去。

  青竹見其回避,便講起街巷奇聞,暗中察其神色,卻見她神思恍惚,心馳他處。

  紅兒果然有異!

  當日爹爹走火入魔之初,豈非正是這般光景!

  一念及此,青竹驚懼交加,一把攥住妹子手腕:“紅兒!你究竟如何?!”

  紅蓮如夢初醒,回眸嫣然一笑:“我好得很!”

  連日暴雨如注,上游洪峰洶洶,一夜之間府南河決堤漫溢。縱是地勢稍高的司錦號機坊,此刻也已淪為澤國。人皆惶惶,機杼錦緞盡棄,只顧搶收細軟。街巷間逃難者蜂擁,背負箱籠,拖兒帶女,呼號不絕。

  青竹連日調度江門船只,欲將大花樓織機與庫貨運走。本欲送母親、妹妹隨舅父同赴江門,紅蓮卻執意留城。

  無奈,母親只得攜天賜登船先行,囑其江門安頓后,即來接青竹、紅蓮。

  連日大雨滂沱,上游來水洶洶一夜之間就致府南河漫堤,即便是地勢較高的司錦號機坊如今也泡在了水里。所有人都慌了神,機坊里的織機錦緞都顧不得了,忙著收拾財物細軟,街上到處都是慌亂逃竄的人,背著大大小小包袱,牽著兒女,大呼小叫。

  青竹這些日子忙著安排江門來船把司錦號機坊里的大花樓織機和庫房里的貨運走,本打算送母親和妹妹她們和舅舅一同去江門,但紅蓮卻不肯走,非要留在城里。

  無奈,母親只得帶天賜隨船先走,說好待她在江門那邊安頓好,就來接青竹和紅蓮他們。

  “看今日水退下去了,官府又派人加高了堤防,應該無妨了,不然你陪母親先去吧!她一個人在那邊我不放心。”青竹對五寶說。

  五寶搖頭:“如今城里不太平,獨留你一個女子處置這些事情啷個行!我必須在屋里頭守著你們!”

  青竹聽了心頭暖,值此多事之秋,有一個這樣的人在身邊令她覺得踏實有靠,她語氣溫柔地道:

  “有你在當然好嘛......不過這里畢竟是城里,外有官府照看,內有大掌柜幫我料理,反倒是江門那邊的事母親一個人打理不過來,紅兒又執拗不肯同去,得你在母親身邊幫她照看天賜兒,她也省心些。天賜也只有你領得住不是?有你在他們身邊,我也才能安心做事的嘛!”

  在青竹溫柔勸導下,五寶咬咬牙答應了,他要帶他師傅一起走,老胡決意不從……

  就這樣,一眾人在大雨中彼此千般叮嚀,萬般囑咐,依依不舍作別,眼見著滿載著司錦號織錦家當的大船自府河碼頭駛出,往江門方向而去。

  望著岸邊越來越小的那些人,五寶心頭涌起不安與惆悵。他在船艙內坐不住,冒著雨出來再次檢查船上的貨,確保遮蓋花樓織機的油布妥妥當當,蠶絲織錦沒有被雨水淋濕。看著包裹得好好的織機,他心里踏實起來,仿佛是安慰遠方的青竹,又像是給自己鼓勁,篤定地說:

  “不怕!你看著,我一個人都可以把織機裝起!只要有織機和織工在,就織得出錦!織得出錦就養得活我們全部人!”

  雨沒有停駐的跡象。府河一夜暴漲數尺,沿河有房舍倒塌,流離失所者在別人家屋檐瓦舍下避雨,遭人唾棄驅趕。青竹命人將機坊打開,供他們存身。眼見這些老弱病殘者的慘狀,她更加掛念母親,一心想與五寶團聚,自覺不能再多待片刻了。

  青竹日日安排管家去碼頭打聽江口來船。

  忽一日清晨,洪水沖垮司錦號圍墻,濁流瞬間灌入院落!管家急率人壘沙袋堵缺,催大小姐速往高處避水!

  青竹憂心浣絲坊的紅蓮,趟水尋人。水勢瘋漲,頃刻及膝!

  待她踉蹌趕至浣絲坊,院內積水已漫過腳踝,紅蓮房中空寂無人!

  “紅蓮!紅兒!”

  青竹焦聲呼喚,杳無回音。正惶然間,地底傳來沉悶撞擊。

  “地庫!”

  青竹心念電轉,涉水急奔隔壁地庫。

  庫門洞開!地庫已沒于水下!

  側耳傾聽,庫內確有異響!

  四顧呼救無人,青竹不及多想,深吸一口氣,縱身潛入……

  ……

  五寶和母親在江門心急如焚,日日催著發船往成都去接青竹姐妹倆,但接連幾日雨急浪大,不便行船。這一夜間江水突然暴漲起來,妻舅家的兩艘船都被洪水沖走了,他們原本在江岸邊十里長街上的十余間吊腳樓也被洪水沖垮,全家人自凌晨起就忙于逃命,哪里還顧得上回成都去接人!

  五寶在碼頭焦急地尋找裝著自家織機的船,只見停靠在碼頭上的幾十艘船橫七豎八地倒在江面上,桅斷船翻,貨物飄滿江面,往哪里尋去?!他只得背著天賜,攙扶著母親,跟隨逃難的人群往彭山縣城退去。

  ......

  已經走了三天了,五寶的兩條腿如有千斤,泥濘的道路不時“咬”住他的鞋,他索性脫了鞋光著腳走。

  母親第一天還和其他人同坐一輛馬車,在過江口時突遇泥石流阻路,馬被石頭砸死了,只有棄車而行,這后面的兩天,幾乎是被五寶架著走,可憐她一雙小腳難行,走了這兩日,兩股戰戰不能立。

  背上的天賜這一路哭累了睡去,醒了又繼續嚎哭,如今也只能發出嗷嗷的干嚎聲。

  妻舅一家不耐他們仨人走得太慢,抱怨他們一路走走停停拖慢眾人……終于,今晨醒來發覺他們一家人已無蹤影,母親又氣又急,忍不住大放悲聲!

  五寶徒勞地沖出去找妻舅一家人,見人就問,遍地都是陌生逃難的人,去哪里尋人?!

  “您老不要哭,有我呢!咱們一定能走到彭山縣去!”五寶安慰著母親。

  五寶背起天賜,攙起母親,三個人隨著逃難的人群往彭山縣方向走去。

  天色暗下來,帶在身上的干糧昨日就吃完了,只剩下半個餅子,母親嚼細了嘴對嘴喂給了孩子。

  這半日粒米未進,渾身被汗水、泥水濕透之后,五寶覺得身上的血都是冷的,他精疲力竭,可他不能停下腳步。

  “五寶,五寶,我實在走不動了。”母親癱坐在地上,不顧身上錦緞的袍子裹在泥里。

  “媽!您老不能坐起!這泥漿地里一停就再也站不起嘍!”五寶去拉母親,努力了幾次都拉不動她。

  “五寶!別廢力氣了!你聽娘說,如今咱們已經被隊伍拉下許多了,我這小腳是走不了路的,你和天賜不能被我老婆子拖累,若是不能趕到彭山縣城,我們仨都會餓死!來,這些金銀你拿著,你帶著娃兒走!別管我!”

  五寶見母親實在是走不了,只有另想他法。他把母親扶到背風處坐下,把嚎哭的天賜交給母親,自己去尋吃的。

  天完全黑了!五寶懷揣著幾個野果在山路上踉踉蹌蹌地奔走,他不記得來時的路了!想到母親和天賜還在泥地里苦等著自己,他心里很急!一路高聲呼喚著母親和天賜,不知過了多久,終于依稀聽到了前面傳來一陣孩童的啼哭聲。

  “是天賜!小爸在這里!小爸來了!”

  五寶拖著樹枝扎成的簡陋拖架,載著母親與天賜,勾頭弓背,深一腳淺一腳跋涉于泥濘。雨水濕衣,山風復干;腳底磨泡,泡破血凝,血痂又裂……

  夜里躺下歇息時,母親看著累到脫力的五寶,心疼不已,撕破自己的錦緞衣服給五寶包腳。

  “寶啊!難為你了,再忍忍,等到了彭山縣,只要進了城就好了!”

  母親這一路一直念叨著,仿佛爹娘所在的彭山縣城就是這人間樂土。

  這日好不容易冒雨走到彭山縣,卻見城門緊閉,難民們聚集著哀求入城。

  聽說因為連日來涌進城的難民太多,致城內糧食物用緊缺,打砸搶之事群起,縣衙不堪重負,命把城門關了,不許難民進城!

  母親不顧一切擠進人群,高聲喊著:“求兵爺放我進去!我本是彭山縣人氏,爹娘家就在城內云錦街!”

  任憑她喊破喉嚨也無人搭理,母親倒在城門外嚎啕大哭,五寶拉她不住。

  忽然,有人大喊:“快跑啊!大水來了!”

  五寶回身看,只見所有人都從地上爬起來四散奔逃,遠處一堵席卷著泥土雜草的“水墻”在緩緩朝這里移動!

  “母親,快!快起來!水來了!快跑啊!”五寶急著去拉癱坐在地上的母親。

  母親萬念俱灰,再也無力站起來了。

  “五寶!娘到家了,再不走了……聽娘的!你背著天賜快跑吧!”說著,她把頭上一根梭子形狀的金簪子拔了下來硬塞在五寶手里。

  “拿著這個!快走!”

  “娘!不得行啊!我不能留下你,我答應過姐姐要照管你們的啊!”五寶急得哭了起來,拼了命去拉母親,天賜在他背上嚎哭著......

  洪水席卷而來,彭山縣城破,一片汪洋。

  ……

  殘陽西沉,五寶依舊踽踽獨行。腐尸惡臭隨風灌入鼻腔,垂死哀鳴自暗處蒸騰。洪水退后的世界恍若煉獄。荒野間時見幽白火焰騰起——“火蓮”燃處,必有亡者,其軀腐化,其魂正以此焰向塵世作別。

  五寶掛念著家里的人,他只有一個念頭:

  回去!

  一路而來,沿途從成都府方向逃難來的人越來越多,每向人打聽一次城里的情形,消息越來越壞:

  “成都府被水淹了!房子沒了!人也沒了!大水退以后城里堆滿了死人!”

  “活著的人沒有吃的,都棄城跑出來了!”

  “不要往前走了!我們都是從成都跑出來的!”

  ……

  他不甘心,獨自背著娃向成都府走來。

  七日洪水已退,昔日的錦繡繁華大城,如今滿目瘡痍,一片瓦礫......

  五寶進得城來,那傾家蕩產,失去親人的災民,痛哭哀號之聲不絕于耳,饑寒倒地的人滿目皆是,雖然早就聽人形容過:洪水溢撲上岸的瞬間,城內盡成澤國;新東門大橋、安順橋、北門大橋、萬福橋均被洪水沖垮,當時聚集在橋上觀看漲水的人群落入河中順水而逝,一片呼救之聲......但當他親眼看到兩岸原本鱗次櫛比的商鋪、民居盡數被毀的慘狀仍然觸目驚心。

  五寶的心砰砰直跳,直奔青蓮街,眼前哪里還有記憶中的青蓮街!離開不過半個月,整條街都化為了瓦礫!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水泡過后的腐敗腥臭味。江五寶見人就問“有沒有司家的人?”“司錦號的師傅見沒見?”眾人皆搖頭。

  司錦號的機坊的柱子還立在原地,來不及運走的花樓織機被落下的屋頂壓住,司家大宅僅余殘垣斷壁,江五寶沖上去徒勞地挖著……

  成都府經歷滅頂之災,舉城豪紳士之家也不能免。那些房屋被毀,不肯離城的幸存者,或于殘留破廟棲身,或于街頭露宿,或搭棚容膝。水退之后城內立刻面臨饑荒,糧食物用一掃而空,市場無米應市,被洪水泡過的街道上污物遍地,臭氣熏天,瘟疫接踵而至......

  這座城已死

  五寶機械地朝前走,麻木地從一具尸體邊上走過,這一路見過太多死亡了。

  天賜在他背上睡醒后又開始哭了,啼哭聲讓他停下了前行的腳步,為娃找口吃的是他如今最重要的事情。

  他站在高地上四處望,眼前是一條被逃難的人趟出來的泥濘大路,一個個倉皇疲憊的人如行尸走肉般順著這條路往前走,雖然人人都不知前路通往何方,即便是白天,也有野狗在啃食死尸……

  現下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和娃兒活下來!可是,該往哪里去呢?

  “見龜走,莫耽擱,閻王地府中門開。天降諭,地涌蓮,有緣之人得幸免。東北隱,西南現,故人地下來見面......”

  他想起了那神秘的老人和他吟唱的歌謠!

  對!朝西南去!故人在西南!

  1970年,西南福地,春城

  聽說鄭驤鎣先生今天晚上在云南大學開設講座,楊芃匆匆吃過晚飯便趕來,進入禮堂時,已座無虛席,踮起腳尖也看不見臺上的人,但覺鄭先生氣朗聲清,字字入耳。

  鄭驤鎣今天講的題目是:

  《洪峰下的文明涅槃——從1870庚午大水看華夏基因里的生存密碼》

  “史上有記載,1870年的庚午洪水,是目前史料記載長江上游自宋代以來最大的洪水。這場洪水自當年五月起,長江上游出現連續降雨,致上游岷江、嘉陵江、渠江、涪江水位暴漲,宜昌河段洪峰流量達十萬立方米/秒,持續了整整半個多月,洪水肆掠長江流域諸省,受災最嚴重的川、鄂、湘三省八十余州,受災人口達百萬,災后帶來的瘟疫和饑荒對這些地區的影響持續時間長達三年之久!

  根據考證,在人類自誕生起的歷史長河中,近一萬年以來,1870年的這場洪水也是幾乎創了紀錄的!

  諸位請看這張對比圖,從此圖我們可以發現,這一萬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洪水發生在距今約六千年前,也就是考古界所稱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時代。

  而這之后,近五千年,洪水都沒達到這個水平,第二大的洪水,也就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洪水就發生在1870年,這一年的洪水,幾乎達到了六千年前的水平。”

  臺下眾人交換著欽許的目光,這些洪水的數據源自長江沿岸各縣地方水文志,不但有據可考,而且互為佐證,數據詳實,邏輯嚴密,足見先生治學嚴謹!

  只聽鄭先生繼續說:“根據史書記載,涪江下游銅梁縣志:“六月溪水陡漲至五六丈”;合川縣志:“六月既望猛雨數晝夜”,“雨如懸繩連三晝夜”;萬縣志:“十九日夜子時大雨徹宵……經兩日雨止”。江北、長壽、忠縣均有“六月大雨”的記載。

  史書記錄不過寥寥數語,可以想見,以當時農耕生產力水平,靠著人力建造的基礎設施,遇到這樣萬年一遇的大洪水,對所處其間的人而言實為滅頂之災!

  以當時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最繁華的成都府為例,在岷江水量暴漲數倍之后,滔滔洪水沖入城內,水深一丈七,兩個月才退去。全城盡沒,水高于城數丈,倉谷漂失,官、民宅半為波濤洗去。無數人一生的心血化為烏有。整個SC省被水淹沒36縣,房屋倒塌4萬余間,兵民淹斃萬余,數十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流徙千里,魂游異鄉!

  成都府!這座錦繡大城!在經歷洪水和瘟疫、饑荒、兵亂的重重打擊后,人口從三十萬減少到不足七萬!十室九空!

  ……

  大洪水不僅是人類的不幸!亦是生存在同一個時空里所有生靈的末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我輩身處這太平盛世,人間樂土,幸甚!隨著科技進步和文明昌盛,人類越來越有人定勝天的信心和力量,幸甚!

  回顧整個人類歷史,多有天災人禍,像庚午洪水這樣的浩劫,乃是對人類族群的滅絕!對人類社會的顛覆!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大清洗!而這樣的滅絕、顛覆和清洗,我們華夏民族經歷了不止一次!”

  鄭先生神情悲狀,語氣沉重,座中鴉雀無聲,人人動容!當了解了華夏文明經歷的毀滅性打擊之后,所有人都對華夏文明頑強的生命力,對我們先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心存敬仰!

  “很難想象,那些幸存的人們,面對滿目瘡痍,一無所有的世界,是用怎樣頑強的精神和意志堅持下來,去重建家園,繼續創造璀璨的人類文明的,生而為人,我為我們的祖先自豪,我為我的基因里流淌著祖先不屈的靈魂而驕傲!”

  會場中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楊芃也和大家一起起身鼓掌,少年為自己身體中流淌不息的熱血而振奮!

  身居盛世樂土,回望劫波,今人能否感同身受那困于災厄、饑寒、病痛……瀕死絕境之眾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阿拉善盟| 利辛县| 永靖县| 拉孜县| 红安县| 焉耆| 延津县| 陆川县| 晋宁县| 同德县| 类乌齐县| 田东县| 灵台县| 阳东县| 虹口区| 德钦县| 兴文县| 景东| 德令哈市| 惠东县| 保德县| 即墨市| 乳源| 金华市| 防城港市| 红桥区| 康平县| 宽城| 武穴市| 临武县| 慈利县| 丰台区| 积石山| 裕民县| 平利县| 安龙县| 永胜县| 本溪市| 平昌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