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在瀝青路面上投下搖曳的光斑,云曦的帆布鞋踩碎了一地梧桐葉的影子。身后天文臺的鐵門突然發出刺耳的吱呀聲,顧棱炎的腳步聲急促地追了上來。
“等等。“他的手指剛觸到云曦的背包帶,林逸軒的聲音就從臺階上方傳來:“彗尾光譜分析出來了。“
平板電腦屏幕在黑暗中亮得刺眼,綠色離子軌跡的頻譜圖上疊加著幾道異常脈沖。林逸軒的指尖劃過那些波峰:“這些不是自然形成的輻射特征,更像是...“
“編碼信號。“顧棱炎突然搶過平板,放大頻譜圖邊緣的一組波形。云曦認出那是他們高中時自創的星圖密碼——用特定頻率的脈沖代表星座連線。
夜風吹亂了三人的頭發。遠處傳來救護車的警笛聲,紅藍燈光掃過天文臺的白色穹頂,將他們的影子短暫地釘在瀝青路面上。
凌晨三點的便利店,冰柜的嗡鳴填補著沉默。林逸軒將熱可可推到云曦面前:“七年前那場流星雨,顧棱炎原本報名了MIT的。“
鋁罐在顧棱炎手中變形,汽水泡沫溢出來,在虎口的舊疤上流淌。那道獵戶座形狀的傷痕在熒光燈下泛著詭異的青色。
“我退出了選拔。“他的聲音比冰柜還冷,“因為發現實驗數據被人動了手腳。“
云曦的太陽穴突突跳動。她想起高中畢業前那個暴雨夜,顧棱炎渾身濕透地出現在她家門口,手里攥著被雨水泡爛的申請表。當時他說是因為“弄錯了截止日期“。
林逸軒突然翻開手機相冊,放大一張泛黃的實驗記錄:“這是當年火星模擬艙的故障報告,簽名處被墨水涂掉了。“照片角落,半個未被遮蓋的簽名依稀可辨——是顧父的名字。
晨霧籠罩的大學實驗室里,云曦將六分儀放在光譜分析儀下。激光掃描過黃銅底座時,隱藏的刻痕在屏幕上逐漸顯現:一組以0.3度為間隔的凹點,連起來正是北斗七星的形狀。
“這是母親的習慣。“顧棱炎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他手里拿著從天文臺服務器導出的數據盤,“她總說北斗是天空的羅盤。“
林逸軒突然闖入,白大褂上沾著顯影液:“解碼完成了!“他手中的照片還滴著水,上面是翡翠彗星爆發瞬間捕捉到的畫面——綠色光塵組成的箭頭,直指云曦家鄉那座早已關閉的天文館。
顧棱炎的懷表在這時發出古怪的嘀嗒聲。掀開表蓋,原本靜止的秒針正以異常速度旋轉,表盤背面浮現出微型投影:一張火星地表照片,日期顯示是母親“遇難“前三天。
天文館的穹頂布滿蛛網,午后的陽光透過裂縫在地面投下光之傷痕。云曦推開控制室的門,霉味中混雜著某種熟悉的松木香——顧棱炎常用的鏡頭清潔劑味道。
“有人來過。“林逸軒抹去操作臺上的灰塵,露出清晰的指紋。顧棱炎徑直走向角落的老式幻燈機,從片匣里抽出一張殘缺的幻燈片。
投影亮起的瞬間,三人都屏住了呼吸:年輕的顧母站在火星模擬艙前,手中舉著的正是那條星形項鏈。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無名指上的戒指與顧家父子的一模一樣,而背景里的模擬艙控制臺上,赫然貼著云曦高中時的天文社證件照。
幻燈片邊緣用紅筆標注著日期:2010年8月12日——云曦和顧棱炎初遇的前一天。